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实施结核病定点医院以来的工作总结市一医2015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篇:实施结核病定点医院以来的工作总结市一医2015

实施结核病定点医院以来的工作总结

XX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于2012年6月下旬被XX市卫计局及市疾控中心指定为XX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之后我院单独成立了感染科及结核病门诊,门诊单独设立结核病药品库房,网络直报及结核病药品发放由专人负责管理,做有药品台账。我院作为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以来工作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例如流动人口增多和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便于此项工作持续有序高效开展下去,评价我院结核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总结经验,明确新形势下所存在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其他地区开展医防合作策略提供示范作用。现将我院为福泉市结核病定点医院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我院作为开展结核病定点医院的经验总结:

1、实施定点医院后的相应工作统计数据: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完成门诊量6000多人次,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使肺结核服药率、转诊率、痰检率、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漏诊率、丢失率明显降低。

2、我市肺结核病防控是在市、区(县)、乡村及社区三级组织管理架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各级疾控中心管理为枢纽,以定点医院归口诊治为依托,以疾控中心督导为保障。通过与教育、民政等部门合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覆盖,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病例发现作用的综合防治模式。

3、结核病控制运行管理过程(1)病例发现及报告:综合医院实行非中心化发现病例,门诊病房各科医生对结核病疑似病例转诊至我院结核病门诊通过X线和痰检涂片进行筛检,放射科通过对口转诊等措施确保转诊到位。我院结核网报人员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疾控中心落实并追踪病例。各医疗机构通过开展早发现、早诊断及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等途径提高了病例发现率。

(2)诊断治疗:定点医院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痰涂片或培养检查,并参考胸片或CT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对于多数确诊病例,结核病门诊医生按照国家规定开展规范化治疗。提供及时服务、给患者提供医生电话、医护人员主动电话提醒等措施可确保患者按时复诊。

(3)督导化疗:督导方式以全程督导管理为主,各社区乡镇依托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以培训乡村督导员的方式对患者实行分级管理,并通过上门、电话、预约到结核门诊等多样化访视方式对患者进行督导。

(4)健康教育:针对肺结核病患者及家属、普通民众、流动人口、医务人员等开展针对性的结防知识宣传是必要的。形式主要包括一对一宣讲、宣传海报、科普讲座等,效果显著。

(5)质量控制与考核:市疾控中心制定明确的考核方案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常规化的督导考评,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确保结防工作质量。结防医生定期检查临床医生、全科团队医生的职能完成情况是医疗机构内部考核的主要形式。

4、结核病定点医院防治效果 2012-2014年间,肺结核病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变化趋势基本平稳,本地人口新登记患者数基本呈平稳或降低趋势,流动人口新登记患者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转诊到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涂阳患者的治愈率和涂阴患者的完成治疗率均有大幅度提升。

二、定点医院不足

我院采取的是公立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作的医防结合策略,充分强调综合医疗机构对于结核病控制的重要作用,各个地区开展了多种不同的防治模式,但存在职责不明确、协作不通畅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作为我市医防合作策略的先行者,推行的是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为主体,乡镇医院普遍参与的结核病综合管理模式。

1、对结核病控制运行的评价:

(1)服务能力 1)各机构结防人员数量基本满足需求,定点医院、疾控人员专业背景优势突出,但全科医生专业素质尚待提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提升了各类结防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能力;但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和社区人员不足。2)结核病专项经费实行预算机制确保补偿持续到位;对疾控中心的督导报病等补助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但公卫经费中结防经费拨付比例不够明确;对住院及门诊结核病病人实施定额补偿金费不够,难以对照市合医办的实施方案执行。3)定点医院痰检和放射检查仪器配置基本满足结核病防治要求,但诊断技术和信息化问题仍有待完善。

(2)服务提供 1)各机构针对各项服务的提供及时有效,保障性措施的执行提高了服务效率,但病例发现和督导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低依从性不利于服务提供。2)随着结防工作要求逐步升高,医生和结防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工作负担逐步加重,主要体现在报表填写过多、报销流程繁琐等方而。3)部分门诊医生宣教不到位,乡镇访视医生临床技能不足。

(3)机构协作。以各级疾控中心管理为枢纽,以定点医院归口诊治为依托,以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督导为保障的综合模式确保了辖区内各机构间通畅的联系协调。但部分医院与各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仍有障碍,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效果不理想。

(4)管理支持。病例发现中各综合医院采取奖惩措施提高了主动发现的积极性,菌阳和耐多药患者的管理仍缺乏政策约束,督导过程中各社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其中专科医生专管优势最为突出,质控方面部分考核指标计算不科学、忽略过程指标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政府需进一步明晰多部门职责并配套监督措施。2.继续强化卫计局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行政干预和协调力度。3.充实结防人员的适宜配置,强化各类结防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我市的结核病的防治能力。

4.明确并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诊疗工作的补偿力度。

5.全方位加强对肺结核病患者的社会支持。

6.优化肺结核减免报销的方式和流程,可探讨切实可行的定额补偿机制。

7.进一步强化对各类人群的宣教和培训并落实效果评估。

综上所述医防合作是结核病控制的必然趋势,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防治网络健全,各机构职责发挥到位,综合防治模式优势更加突出。持续通畅的协作机制是结核病控制的有利推动因素;人力资源是结防工作成功与否的基础;经费筹集与补偿机制是结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市结防工作开展中监督与考核落实到位,服务质量有所保证;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是结核病控制的核心问题,弱势人群如流动人口的依从性仍面临挑战。

XX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年4月30日

第二篇: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督导记录

XX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督导记录

(2008 年第 4季度)

督导人员:陪同人员:

一、县(市、区)CDC结防科工作开展情况:

1、病人发现 :本季度初诊病人就诊例,发现涂阳病人例;其中新涂阳病人 例,复治 4例,完成全年新涂阳发现任务数%;涂阴病人 23 例(初治 19例,复治 4 例)。

2、病人治疗管理:上年同期登记新涂阳病人例,治愈;登记复治涂阳病人 0例,治愈0 例,治愈率%;登记涂阴病人 20 例,完成疗程率 100.00 %。

3、综合医院病人转诊:本季度辖区综合医院共报告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其中转诊 例,转诊率 100.00 %,转诊到位 4 例,转诊到位率 80.00 %。

4、追踪情况:县(市、区)CDC结防科对辖区内转诊未到位例中的例病人进行追踪,追踪率 100.00 %,追踪到位 1 例,追踪到位率 100.00 %。

5、总到位:总到位100.00 %。

6、督导:本季度县级结防机构应对辖区乡(镇)督导次,实际督导次,督导病人例。

7、结防资料管理(三个登记本、各类报表、病历、检查单)

⑴ 三本登记本资料记录完整,病历书写认真,记录齐全,各种检查单随档保存。

⑵ 初诊病人登记本2008年4季度登记非结防机构转诊20人,但网络报告只有7人,非结

核病人的转诊单未保存。

8、其他:

抽查2008年登记治疗新涂阳病人病历11份,治愈10例,中断1例,治愈率90.91%。

二、存在问题:

⑴ 督导病人频次过低,访视病人少。

⑵ 个别结核病人登记信息在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登记本上尚出现一些差异。

三、建议:

⑴ 加强病人治疗督导工作,尤其是强化期治疗的病人。

⑵ 加强网络录入质量工作并注意核查。

⑶ 非结防机构转诊单应注意保存好。

被督导单位:督导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医改以来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医改以来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医改以来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自医改以来,妇幼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重大、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规范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现将医改以来妇幼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我市实行平产、剖宫产限价,平产750元,剖宫产根据机构类别限价。1—12月全市共有3960名符合补助条件的农村孕产妇领取住院分娩补助,完成率

100%。

2、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

2012年,拓宽了叶酸的发放渠道,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印制了《服用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手册和宣传单下发到各村,要求市、镇级妇幼保健人员定期督导,村妇幼保健人员定期进村入户走访,电话随访,并对目标人群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教。1—12月,新增服用人数5785人,发放叶酸18930瓶,依从人数4659,依从率80.5%。

3、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

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工作逐渐规范,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常规进行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知识宣传和咨询,表册登记规范。2012年1月—12月,共有住院分娩孕产妇4923人,孕期接受HIV抗体咨询4701人,咨询率为95.49%;孕期接受HIV抗体检测4701人,检测率为95.49%。孕期接受梅毒检

测4701人,检测率为95.49%。孕期接受乙肝表面抗原检测4699人,检测率为95.44%。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梅毒感染的孕产妇,阳性发生率为0;共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250例,阳性发生率为5.07%,除一例家属拒绝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外,其余都及时给予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99.60%。

4、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

7月27日全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后,积级与市妇联协调,成立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领导小组,下发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于8月2日召开***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查项目工作启动动员会议,通过8、9月两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全市3000名任务。共检查3019人,阴道镜检查96例,病例检查3例,CIN3级2例,CIN2级0例,CIN1级1例。

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建册

3942人,并对建册孕妇进行了系统管理。2、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我们积极按照市卫生局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开展此项工作。我市0—6岁儿童24370人,其中:0-36个月儿童11501人,4-6岁儿童12869人,建册率达100%。全市共计85所幼儿园,在园儿童12869人,体检率100%,患病儿童1469人,患病率11.4%,其中营养不良儿童328人,患病率为2.5%;轻、中度贫血儿童739人,患病率为6%;肺炎儿童83人,患病率为0.6%;腹泻儿童8人,患病率为0.1%;佝偻病后遗症儿童19人,患病率为0.14%;发现先心病11例。对在体检中发现的患病儿、缺点儿,我们都进行了正规指导与矫治,矫治率达100%。

三、妇幼卫生执法工作

为了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配合卫生局依法加强对从事母

婴保健服务的机构、人员进行审查登记和技术培训,于2012年12月11日对母婴保健技术人员70余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从事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2、《出生医学证明》等法律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程序发放,规范全市《出生医学证明》微机打印,保留存根和新生儿父母身份证复印件。督促使用《出生医学证明》软件单位每月及时上报数据。2012年发放《出生医学证明》5218份。

3、协助省筛查中心,运城市筛查分中心,大力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全市2012年筛查人数为3681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11例,其中省中心筛查人数2476人,运城中心筛查人数1205人,总筛查率达70.36%,涑北医院筛查人数为68人,筛查率达94.76%,人民医院筛查人数为561人,筛查率达91.82%,妇幼保健院筛查人数

为967人,筛查率达81.4%,城区医院筛查人数为201人,筛查率达79.76%,中医院筛查人数为43人,筛查率达71.67%,黄河中医院筛查人数为646人,筛查率达71.07%,苗玲妇产专科医院筛查人数为933人,筛查率达68.1%,第二人民医院筛查人数为21人,筛查率达44.68%,电机医院筛查人数为84人,筛查率达37.84%,迎新妇产医院筛查人数为157人,筛查率达34%,2012年筛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共3人,三例阳性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实现了早筛早治的根本目标,有效控制了我市出生缺陷的发生。

四、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做好全市妇幼保健常规工作

1、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推行住院分娩,做好孕产妇系统化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统一的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严格按照***孕产妇管理规范开展工作。2012年产妇数4805,建卡数4792,建卡率99.73%,产检人数4792,产检率99.38%,早检人数4620,早检率95.81%,产后访视人数4728,访视率98.05%,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

2、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按照项目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定期健康检查,并利用小儿生长发育监测图进行定期生长发育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对发现的体弱儿进行管理建档。对集体儿童,定期与托幼园所联系,进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格检查,对发现的患病儿、缺点儿进行了矫治。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专人负责监测工作,严格控制质量关,减少漏报率,建立逐级质量检查制度,认真分析儿童常见死因,定期下乡督导工作,按3+1模式严格统计儿童死亡数。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9‰,新生儿死亡率3.73‰,婴儿

死亡率4.77‰,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3、开展市直机关妇女病查治工作

对全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676名女职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共查出妇科病人数300人,发病率为44.4%。其中阴道炎患者69例, 慢性宫颈炎201例,子宫肌瘤43例,卵巢囊肿13例,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4、“三网监测”、妇幼网络建设及信息工作

三网监测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依照上级的指示及安排,按照制定的三网监测方案进行实施;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并定期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及时收集全市妇幼卫生信息,按时向运城市妇幼院上报各种报表,定期下基层质控、督导、检查,作到各种报表上报及时、完整、准确。

5、健康教育工作

妇幼保健院印制《实施“降消”项目保障母婴安全》《母婴健康素养55条》,《服用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手册》,《宫颈癌筛查知识手册》各2万册及宣传单下发至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宣传。定期对全市镇级保健人员进行一次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了基层保健人员对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职责。

二〇一三年一月五日

第四篇:实施新医改的工作总结

实施医改的工作总结

根据县卫生局的要求,城关卫生院基层医改工作实施进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城关镇共17个行政村,1.4万余人口。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18所,编制人员23人,实际在岗职工23人,近一年,卫生院平均每月诊疗人次达264人。

城关乡卫生院于去年6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6.43万元,去年6月至今,门诊1200人次,总收入10.26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城关卫生院医护管理制度》、《城关卫生院考勤及奖惩制度》、《城关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城关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基层医改的一项内容,也是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问题 人员少、工作量大,我院在医改前实际在岗人员数达23人,其中临床3人,护理3人,门诊243人次/月左右,月均收入1.2万元,随着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在逐渐增加,导致部分医护人员人均负荷量增加近一倍,我院自医改以来所有在岗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特别是护士甚至需要连续加班几个昼夜,在突击公共卫生时,因人手不足,只得关闭部分科室。

二、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本人因管理水平有限,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时间充当一线人员,对部分职工串岗、脱岗缺少监管,对旷工、违规违章人员处罚落实不能到位,导致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以上主观问题我们将加大力度进行整改,逐渐克服,客观问题恳请各位领导能否带到相关会议上,对医改政策进行再深化,为乡镇卫生院院长指明方向,走出困境。总之,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和支持下,我院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距领导的要求还不够,横向和其它乡镇卫生院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的工作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努力推进我院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五篇:市一医支援雅安抗震救灾倡议书

市一医支援雅安抗震救灾倡议书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累计造成150万人受灾,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地震涉及面广,危害程度深,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被毁家园等待重建,灾区人民需要我们帮助。

灾害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此,我代表院红会向全院干部职工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集聚关爱的力量,为灾区群众奉献一份爱心,帮助灾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美好家园。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伸出您温暖的手,帮助雅安同胞。当您奉献一片爱心,他人得到的是温暖和幸福,友爱之花也同样在你、我心中绽放,当您履行慈善之举,他人得到的是信心和勇气,仁义之情必将化作涓涓暖流滋润雅安!滋润全社会!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红十字会

2013年4月30日

5521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