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篇: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一年来,XX社区的依法治村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市、镇依法治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普法宣传为推手,大力构建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体系,彻底深化依法治村工作成果。现将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社区居委会地处XX镇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XX居委会,南邻XX,西邻XX居委会,北邻XX。辖XX、XXX个村民小组。下设X个党支部,党员XX名。现有农户XX户,有乡村人口XX人,其中农业人口X人,劳动力X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X人。

全村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海拔X米,年平均气温17.3 ℃,年降水量800毫米,全村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田X亩,旱地X 亩)人均耕地X亩。

X年X月始,我村委会流转土地X亩,除宅居地外其他土地已全部交由X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我地村民现享有土地租金收益权,劳动力服从X公司、X公司两个企业的安排就业,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0000余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1.紧扣“七五”普法内容,根据XX社区村组干部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宪法》、《土地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培训。今年以来,XX社区居委会组织村组干部进行普法培训4次。

2.我社区利用黑板报、村村通小广播等方式及在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时机,对普通居民大力宣传《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持法》、《安全生产法》、《法制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技防+人防”,不断刷新群众的安全感 1.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主要通道、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XX镇为XX社区各个进村路口、主要通道安装了监控10个,建成了覆盖全社区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和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7×24小时视频全覆盖,不断刷新公众安全感。

2.XX社区成立了以民兵连长为队长,党员、退伍军人、民兵为骨干的治安联防队。自成立以来,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20余次,在逢年过节等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发生,在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村级人民调解逐步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 处置

XX社区调解委员会在XX司法所、XX社区“三委”的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确保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2017年成功调解X件,受到了各级的好评。

(四)依法按时“三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XX社区及其下辖的XX、X、X、X四个居民小组均按照镇纪委的要求,定期定点公开社区及小组的党务、村务、财务,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工作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二是村组干部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村组干部思想有所懈怠,依法治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紧扣“七五”普法的主弦,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普法宣传。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

四是巩固加强公开力度,让群众参与监督。

XX社区居委会 X年X月X日

第二篇: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自“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建制、依法治村,社区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努力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省级创安工作先进村、省级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社区两委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该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两委会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听取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普法工作中实际困难与问题。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健全普法教育网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为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保证了普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组建普法宣传队伍。成立社区普法宣传队伍、普法志愿者队伍、业余文艺宣传队。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居民法制观念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普法宣传一条街,设立宣传灯箱10块,在社区主要街道设固定标语二十余条,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二)着力抓好普法阵地建设。开办了全区第一个社区法制学校。区、镇有关部门、社区聘请的律师定期为居民上法制课。

(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把居民学法、守法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等活动的重要依据,有效的调动了广大居民的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强化依法治理工作

(一)健全完善社区管理制度。认真制定了符合社区情况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社区各项管理规定汇编》,对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规范居民的言行,社区工作实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规范化管理。

(二)坚持“四民主、两公开”,健全村务公开。

1、强化村务公开。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设立公开栏;二是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设立接访电话和举报箱;四是按季度召开党员会议;五是召开居民恳谈会。通过五项措施,社区工作实现了事前公示、事中公布、事后公开的民主管理程序。

2、抓班子建设,增强社区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社区“两委”承诺“四不”、“四主动”,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标准,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3、大力推行民主管理。严格落实政务、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成立居民理财小组,定期检查财务收支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建立企业干部奖罚制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干部的责任感、危机感和压力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4、实行居民代表评议制度。通过民主评议,实现了民主管理由“议事”到“议人”的转变,调动了居民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5、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基础上,开展“十星级文明模范户”评选活动,成立老年人道德评议小组,达到了群众平安自治的目的。近年来,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成功率达100%,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越级上访和群访现象。

四、深化普法依法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事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的效果。一是社区经济健康发展。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居民人均收入6800元。二是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建设。四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五是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给社会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居民生活待遇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普法的实效性。

第三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村2009年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2009年里,村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两委会,统一思想,加深了对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狠抓落实,借“十七大”东风,以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贯彻省、市、县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村在今年不仅巩固了依法治村成果,并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

首先总结去年的经验,我村在今年进一步铺开了依法治村“战场”,继续“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思路,做到“横纵结合”,彻底深化依治法村成果。总结今年依法治村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户三联”,促和谐、保平安、增实效

全村村域广,户数多,居住房屋密集,隔壁邻居以小事起矛盾难以避免。自从启动“十户三联”创建平安工程,“十户联调、十户联保、十户联创”以相邻十户联为一组,明确一名综治小组长,一名德高望重的调解员,一名综治信息员,一名法制宣传员。针对本组十户内的矛盾进行调解、劝服。通过认真落实,效果明显。这样把小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了村干部下组调解的频率,也使群众再没有为一些琐事耽误自家农业生产,自然实现了邻里和谐、农民增收。

二、成立治安巡防队,震慑犯罪,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年初,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指导员,村治安主任任队长,十名村里党员、退伍军人、组长、有过保安经验的先进青年任队员的“村治安义务巡防队”。自成立以来,参加黄兴镇平安行动6次,行动过程中,队员们着装整齐,服从指挥,精神饱满,树立了一名合格治安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黄兴镇政法队伍壮大了力量,有效地震慑了在镇域范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村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30余次,对村域范围内易发生偷盗事件的局域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针对被盗时段多发期,坚持不定期夜间巡查,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频繁发生,打击了企图在村域范围内实施犯罪的违法行为。队员们经常坚持从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进行值班,增强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力度,村连续创下三月无盗窃案件发生。在支村两委和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社区警务室,接警出警,快速打击犯罪行为。

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指导安排下,在村村部设臵警务室,大大提高了村域治安犯罪事件的出警速度,使案件的侦破取得实效,维护了正义,威慑了治安犯罪违法行为。

村支村两委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深化了“平安”建设工作;有效应对了全村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快速处理问题事件发生的萌芽状态,率先推进了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全村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完善,医患调解效果显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支村两委的直接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今年已成功调解医患事件4起,受到了市、县各级综治部门和医患双方的好评。

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邪教工作机构健全,措施得力。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支村两委统一协调,把握关键环节,大力宣传,落实机构责任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击邪教组织行为。反邪教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措施得力,社会局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满意。

村依法治村工作由此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目前发展形势,依法治村工作任重道远,村支村两委将和全村老百姓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平安,实现一个和谐。我们更期待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第四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才能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又好又快发展,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我村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时刻把握着以下工作重点: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以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和用法水平;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工作,把依法治村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健全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支村两委干群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提高农村整体法治水平,用法治手段解决农村稳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农村繁荣稳定,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我村现有耕地面积2400亩,林地面积1650亩,水面157亩。辖14个行政小组,580户,人口2406人。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认识到位,把依法治村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村干部联系村民小组责任制,积极开展依法治理示范村民小组、示范户、合格户活动。村党支部、村委会提出了依法治村工作目标: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赌博、无群众性械斗、无乱砍乱伐、无吸毒、无民转刑案件等6种违法犯罪案件。开设了固定的学习阵地、办公场所、目标责任、村规民约、宣传队伍等软硬件设施。健全并规范了村务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间、办事方式和经营管理等5项制度。成立了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安置帮教、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宣传教育、理财小组、议事小组等组织,实现处理违反村规民约事件不出村,调解一般民事不出社。

在普法教育活动中,着力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山林、水利、土地纠纷和民间纠纷等问题,村民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过去是“你要我办”,现在是“我同意要办”,过去“重经济轻法制”,现在是“既重经济又重法制”,过去依靠行政管理为主,现在是学法、懂法、用法管理社会事务。在此基础上,我村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了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加强了群众组织建设。从“八公开四民主”制度入手,把依法治村工作推向深入:人事制度公开、财务公开、企业承包公开、工程项目招标公开、计划生育公开、宅基地审批公开、税费收缴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开。这样更加有利于推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建制、依法治村工作,把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经济社会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使依法治村关键工作落到实处。

为突出依法治村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支村两委干部村干部采取联片方式,利用农闲季节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座谈会、散发资料等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落实“四个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提高依法治村水平。加大调节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近3年来,该村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50余件,成功率达99%以上,全村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依法治村有力地推进了我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融洽,村级经济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我村现在形成了烤烟,蔬菜等优势产业。其中以优质烟草为龙头,每年种植1500亩,年产值450万元,冬瓜种植500亩,年产值150万元。外出订做皮革服装,羽绒服装,沙发,床垫的有近200户,产值在3000万左右,饮食,外出打工及其他收入近XX万,人均纯收入6000以上。

第五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才能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又好又快发展,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我村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时刻把握着以下工作重点: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以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和用法水平;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工作,把依法治村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健全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支村两委干群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提高农村整体法治水平,用法治手段解决农村稳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农村繁荣稳定,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在普法教育活动中,着力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山林、水利、土地纠纷和民间纠纷等问题,村民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过去是“你要我办”,现在是“我同意要办”,过去“重经济轻法制”,现在是“既重经济又重法制”,过去依靠行政管理为主,现在是学法、懂法、用法管理社会事务。在此基础上,我村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了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加强了群众组织建设。从“八公开四民主”制度入手,把依法治村工作推向深入:人事制度公开、财务公开、企业承包公开、工程项目招标公开、计划生育公开、宅基地审批公开、税费收缴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开。这样更加有利于推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建制、依法治村工作,把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经济社会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使依法治村关键工作落到实处。

为突出依法治村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支村两委干部村干部采取联片方式,利用农闲季节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座谈会、散发资料等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落实“四个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提高依法治村水平。加大调节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近3年来,该村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50余件,成功率达99%以上,全村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56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