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大班语言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推荐度:

大班语言教案《拜年》

推荐度: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

推荐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做哥哥了》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2、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自我改正两种态度以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过程

一、导入

介绍来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嘟嘟。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那是不是嘟嘟的错呢?

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一部分(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讲述故事之前先提醒小朋友们仔细听,注意听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话

提问:

1、老师询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的时候,嘟嘟是怎么回答的? (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2、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 (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门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3、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是怎么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觉得嘟嘟这样说对吗? (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不对)

(二)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什么? (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模仿老师说话

3、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得?

(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

(没有。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4.、小朋友们觉得是谁的错?

三、引申

1、提问: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师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

2、模仿 :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作为迟到的嘟嘟和一位不迟到的嘟嘟

3、提问:以后小朋友们上小学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4.、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是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四、总结

把故事的大概再复述一遍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 不迟到,真好。

不是我的错

嘟嘟刚走进教室,老师就问他:“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

嘟嘟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自行车太慢了。”

第二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爸爸喊我太晚了。”

第三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闹钟的声音太轻了。”

听了嘟嘟的话,有的同学“嘿嘿”地笑出声来,有的捂着嘴偷偷地笑。

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弯下腰来,小声地堆嘟嘟说:“以后,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嘟嘟想,也许应该照着老师的话试一试。

这一天早上,嘟嘟早早地就起来,很快地转杯好。他和妈妈来到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玩呢。

嘟嘟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师,他看见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嘟嘟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他和同学们一样,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他心理想:不迟到,真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目的:扩展幼儿认知,丰富幼儿词汇

形式:分组游戏,每组7-8人

游戏规则:

1.教师选择物品类别一种,如,动物,水果,蔬菜等(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自选)

2.幼儿排成一排以接龙的.方式说出教师规定类别的具体事物名称,不能重复以被说出的事物

3.游戏以淘汰的方式进行,如幼儿说不出,说错或重复别人的就做淘汰

4.一组产生一名胜利者,最后每组胜利者进行最后争夺,产生一名总冠军。

5.不参加该组游戏的幼儿应尽量保持安静,如出现提示现象,提示者与被提示者都取消游戏资格。

注意:

1.教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选取类别名,小组游戏时不宜过难,应让每个幼儿都有至少一次的正确回答

2.若幼儿对某一类别概念掌握较好时,教师可以加强难度如加快连接速度等形式对获胜幼儿作一定的奖赏,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尝试根据图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 。

活动准备:

1、梅花图片,墨梅图。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梅花图片,认识梅花,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二、欣赏墨梅图,了解作者与古诗名字含义。

1、了解古诗题目含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了解古诗作者。

教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三、欣赏图文课件,理解古诗内容,学习古诗。

1、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2、尝试根据图文,学习古诗。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

3、解释古诗意思。

教师: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4 、感受古诗意境。

教师: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 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想象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1、教师根据图谱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一遍。

2、幼儿多形式朗诵古诗。

3、集体完整吟诵古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进行墨梅画。

附: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想象,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我们以这个故事慢慢切入“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个站点,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和智慧。

本节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天和地的由来,在孩子们的猜想中引出故事;第二环节,让孩子们完整欣赏故事,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第三环节,让幼儿讨论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英雄,拓展经验。让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进一步的认知。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安静的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2、感受中国古典神话充满想象力的特点。

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活动准备:图书ppT

活动过程:

一、谈天说地

1、你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吗?

2、太阳、山脉、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

3、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盘古开天辟地》,故事里就有答案。

二、故事欣赏《盘古开天辟地》

1、播放ppT,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盘古是谁的孩子?

(3)传说中的天和地怎么会分开的?

2、播放ppT,幼儿分段倾听故事。

提问:

(1)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了什么?

(2)盘古让自己的声音变成了什么?

(3)太阳、月亮、星星又是他的什么变成的`?

(4)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

3、第三次自主阅读故事

(1)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女娲娘娘和盘古呢?

(3)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变的呢?

4、小结:这个故事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虽然神话故事不是真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三、延伸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了不起的人,哪些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呢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童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2、能够积极参与想象性谈话,学习词语:“隐身”、“畅游”、“凉爽”、“冰天雪地”。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图卡(飞机、非洲黑人小朋友、南极、大草原、衣服)一套,相关生字卡若干,教师收集各式服装布置成展台。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参观了解过服装厂或者逛过商场,对服装的不同种类、不同布料材质和不同的用途已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教师把收集到不同款式、材质和用途的服装陈列摆放,让幼儿参观,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服饰的特点。

自由讲述。鼓励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配乐故事欣赏:新奇的衣服。教师出示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感受创造的神奇。

提问:

①驾驶航天飞机的小剑来到科技城服装厂,厂长送给他一件什么礼物?他决定要去哪里?(渗透:“畅游”)

②穿上21世纪衣服的小剑来到炎热的非洲,他有什么样的感觉?(渗透“凉爽”)

③小剑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时为什么感觉不到寒冷?

④来到大草原的.小剑碰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渗透隐身”)

⑤下雨了,小剑被淋湿了吗?

迁移讲述:我最喜欢的……衣服。根据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喜欢哪些类型的服装。

想象讲述:我要发明……的服装。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绘画——神奇的衣服。

音乐律动:穿衣扣子。

科学领域的活动:参观服装厂。

健康领域的体育游戏穿衣比赛”。

情境渗透:

把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和款式的服装进行归类摆放供幼儿观察了解。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行业对服装是有不同要求的。

家庭中渗透:

家长可在家多引导幼儿看各种类型的服装秀,让幼儿感受多姿多彩的服装。

故事:新奇的衣服

小剑驾驶着飞越时空的航天飞机,来到了新世纪的科技城服装厂。

飞机降落在科技城服装厂的平台上,厂长送给小剑一套服装。他说:“穿上这套新世纪的衣服,你就能畅游整个地球了。”

小剑开始了环球旅行。他来到非洲,周围的黑人小朋友只穿着短裤,还热得满头大汗,可小剑却觉得凉爽,一点也不热。

他飞到冰天雪地的南极。南极科考队的叔叔阿姨都穿着厚厚的鸭绒衣。可小剑却感到浑身暖呼呼的,一点也不冷。小剑拨通了厂长的电话问:“厂长,你送的是什么服装?穿上它,怎么既不怕热,又不怕冷?”

厂长说:“这是自动调温衣,它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

小剑又来到大草原,这儿有犀牛、獅子、猎豹……咦,真奇怪!这些凶猛的动物从小剑身边慢悠悠地走过,没碰到他一根毫毛。小剑拿起对讲机又问厂长,厂长说:“你的衣服现在成了隐身衣了,野兽根本看不见你。”

天黑了,小剑走在漆黑的公路上,他发现自己的衣服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来往的汽车都主动让道。

突然下大雨了。可小剑身上一点也不湿。这时,传来厂长的呼叫:“小剑,这衣服怎么样?”小剑说:“妙极了,我要买许多这种衣服……”

厂长笑了:“这衣服只供新世纪的人穿,送给你一套,只是让你开开眼界。希望你好好学习,还有更多的东西靠你去创造发明呢!”(王一明/文)

活动分析

活动选取的科幻故事想象奇特、情节丰富,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欣赏水平。活动由“服装展”导人,让幼儿在欣赏不同款式、不同材质服装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见过的各类服装,然后欣赏故事。通过欣赏,幼儿能够汲取故事中的语言,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并在接下来的“迁移讲述”、“想象讲述”环节加以运用,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设计符合大班“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这一目标。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能够基于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活动难点:能够讲述自己发明的新奇服装。

活动拓展:

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各种特制的服装供幼儿认识和了解。

充分挖掘周边的资源,组织幼儿参观服装厂,让幼儿了解服装的制作过程等。

创设故事中的不同场景让幼儿进行情境剧表演。

结合美工活动,让幼儿把自己想要发明的神奇衣服画出来并能用流畅语言表述。

注意事項

注意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讲述。

在“幼儿发明神奇服装”这一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在服装的功能上进行创造想象。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大班《学习活动》教参中“我自己”主题下的内容与要求之一。教参对教育目标的提示是:“了解并交流大人在生气、着急或伤心时怎样调节情绪,哪些方法较好。我们生气时又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兴的。”分析我班幼儿的现状,幼儿在遇到困难或与同伴交往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一般都会生气或发脾气,但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他们也乐意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是,在独自不开心的时候,幼儿不会自我调节。由此,我借助故事《阿力的烦恼》,让幼儿在问题情境中协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同伴的经验,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这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

活动目标

1.在帮助阿力变快乐的故事情境中,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2.能大胆地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活动准备:心情图、绘本《阿力的烦恼》、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说说心情图——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活动内容

1.出示快乐的心情图。

你们经历过快乐的事情吗?说来听听吧(幼儿尽情讲述)。

小结:生活中总有许多高兴的事情,让我们变得快乐。

2.认识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力。

他叫阿力,是个快乐的男孩,可这几天,阿力有些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自主阅读绘本——了解阿力不开心的故事,引出问题情境

1.幼儿阅读绘本。

要求:每人拿一本书,自己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看。看看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等会儿把它告诉大家。

2.交流阅读内容: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阿力觉得自己长得比别人矮不开心;阿力希望自己长高;阿力屹了许多能使自己长高的食物,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阿力还积极运动、多睡觉;阿力没有长高感到不快乐。)

小结:原来生活中不都是快乐的事情,也会有烦恼的事情。

三、分组讨论——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

1.小组讨论:让阿力变快乐的办法。

要求:

*先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讨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阿力变快乐。

*把想出的好办法记录在纸上。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把想出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2.集中交流: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让阿力变快乐?

要求:参与介绍的幼儿要把本组想出的好办法说清楚,让其他幼儿都能听明白。

小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和好朋友、家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都会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变得快乐起来。

四、完整欣赏故事——验证调节心情的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1.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边看边听,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阿力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快乐?

小结:生活中有快乐的事情,也会遇到挫折和烦恼。阿力找到了让自己变快乐的办法。以后,当我们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可以试试阿力的办法,也可以试试小朋友想出的办法,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心情变好了才会有勇气、有信心、有智慧去解决困难和面对烦恼。

2.延伸:把心情图张贴在心情墙上,幼儿可以了解和记录自己爸爸妈妈调节心情的办法。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提示幼儿尝试运用这些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点评

观摩活动“阿力的烦恼”让我忍不住想到:“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细细辨析,发现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回味。

寻找身边的话题,是确保教学活动“有益”的关键

绘本《阿力的烦恼》和幼儿“聊”着生活中“快乐或不快乐”的话题。话题似远但又好像就在我们身边,还常常发生着:可说近也不近,幼儿很少会思考“如何去面对生活中不快乐的事”。于是,这样一个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的话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机智地引用绘本,在引领幼儿关注自己情绪的同时,帮助大班幼儿获得正确的缓解情绪的方法,激发积极的情感,这是活动“有益”的关键。

充分运用绘本,让书本真正成为幼儿的朋友

如今许多教师常常会不遗余力地寻找一本绘本,并借助绘本的精彩内容作一番轰轰烈烈的设计。不过,此则活动却别有一番朴实无华的效益。活动中,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了绘本,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绘本、理解绘本,教师还在活动最后带领幼儿一页一页翻看绘本,完整听赏故事……“一个故事,演绎一个道理”这样的绘本,已不仅仅是教师活动设计的源泉,它更能走进幼儿的“视野”,成为幼儿手中熟悉而又钟爱的一本“好书”。

学会倾听、了解幼儿所思所想是落实有效互动的根本

其实,每一个活动都会有师幼互动的过程。“阿力的烦恼”中同样也有着教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你们经历过快乐的事情吗?”“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让阿力变快乐?”……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教师都能找到幼儿的不同经验。尤其,当教师引领幼儿去阅读绘本,去发现“故事中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时,不同能力的"幼儿会告诉我们截然不同的阅读结果,有的毫不费力地读懂了全部,而有的却只读懂了一点点。此时,倾听幼儿的表达,捕捉同伴间的差异,这可是教师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最好契机。

附故事:阿力的烦恼

阿力是个小男孩,是个快乐的小男孩。可是这几天,他有些不开心。

阿力觉得自己太矮了。他希望自己快快长高。

妈妈告诉阿力:“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你很快就会长高的。”

于是,阿力每天吃许多含蛋白质的食物。

爸爸告诉阿力:“多做运动就会长高。

于是,阿力每天坚持做运动。

姐姐告诉阿力:“多睡觉就会长高。”

于是,睡觉时间一到,阿力就乖乖上床,绝不拖拖拉拉。

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些办法似乎都没有用,阿力没有长高,他还是一点儿也不快乐。

于是,他去找叔叔,并把自己不开心的遭遇告诉叔叔。

叔叔问阿力为什么想长高。

阿力说:“高个子又神气又帅。”

叔叔告诉阿力,其实高个子也有许多的烦恼。

“高个子坐车时,每次要把自己塞进车里,被挤得扁扁的很不舒服。”

“每次进门的时候,一不小心忘记低头,就会撞到自己的额头。”

“还有,就是不容易买到合身的衣服。”

“也许,长得和你一样高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我还是希望自己长得高一点点。”

叔叔笑了:“阿力,爸爸、妈妈、姐姐的办法都可以让你长高。只是需要些时间,坚持下去,你很快会长高的。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可以让你变得快乐的秘密。”

叔叔弯下腰在阿力的耳朵边小声说话。

从那一天起,阿力照着叔叔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

每天早上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看着爸爸妈妈的笑脸,阿力变快乐了。

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说笑话,阿力变快乐了。

天气好的日子就去户外骑自行车、游泳,阿力变快乐了。

晚上边泡在洗澡盆中边大声唱歌,阿力变快乐了。

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阿力变快乐了。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叔叔的办法真的有用吗?

阿力不再为自己“太小”而难过了,每次当他遇到烦恼的时候,他都会尝试叔叔的办法,尝试我们小朋友想出的许许多多的办法,阿力又成为一个快乐的小男孩。

渐渐地……阿力长高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组词能力。

2、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仔细辨别游戏中的指令性语言。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皮球一只,贴有眼睛和鼻子、画有嘴巴的排球一只,水桶一只。

2、学会音乐游戏“堆雪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语言引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师:下雪天,你们玩过滚雪球的游戏吗?雪球越滚越大,可好玩啦!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组词滚雪球的游戏好吗?

二、介绍游戏的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

1、幼儿必须用前一幼儿词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作新词的头一个字。

2、不会组词或组词不正确者,不能将雪球传给别人,只有请别人帮助回答正确后,方能传雪球。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组词练习,教会幼儿按规则进行组词活动。

师:教师先说一个词语 “高大”,然后请幼儿 用“大”组成一个新词。例如:高大——大小——小花——儿童——童话——话梅——梅花——花心....。教师在幼儿组词过程中,鼓励幼儿不重复别人的词语,原词重复或停顿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扩散幼儿的思考范围,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4、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师: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说出一个词语后,将雪球(皮球)传给第一位幼儿,接着幼儿边组词边依次将雪球传给旁边的同伴,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答不上来时,可请大家帮忙,回答正确后,游戏继续进行。雪球传完一圈后,教师可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活动结束。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滚了一个大雪球,现在老师已用这个大雪球作了一个雪人。(教师用桶和排球做成雪人状,放在教室的中央)。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围着雪人玩一个堆雪人的游戏吧。

师:音乐起,幼儿围着雪人随着欢快的音乐边唱边跳,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15234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