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疫情防控幼儿园大班教案

推荐度:

养成好习惯幼儿园大班教案

推荐度:

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出示穿好的项链提问:

1、这条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活动反思:

《排排队》本课的亮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造型表现的经验,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

一、以趣味为本

学生画的人普通是用几个圆和火柴人的线条为符号的形象化,一种习惯性的表现,缺少观察和思考的成份,对此,我以游戏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同桌来感受“人”的外形线条,再用童趣的长高高,减减肥的`添画法来动动手术,在本课中有玩,有学,有乐,尽管如此,快乐了还需要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仍是课堂追求的最终目的。

二、以生活为样

排排队此课用公共场合常见的排除现象设置情境,进行观察和人物绘画表现,排队不管学生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很常见,上学,放学,吃,玩都经历过,容易唤起学生的回忆,从而也能“侃侃而谈”排队时的场景和发生的故事。例如有个学生说,他在买车票的时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进一步引导,让他谈谈不排队的行为,以及他当时的感受,这样比说一句空洞平白的我们都要讲文明,守秩序要来得生动和深刻。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观察,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出示图片小狐狸

教师:小狐狸找不到朋友了,小朋友能帮助找一找吗?

小狐狸为什么会找不到呢?

请用“我在xx地方找到了谁”表述。

二、交流、探究

课件演示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后小结)

像斑点蛙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

以此来隐蔽自己,不让敌人发现。

3.课件演示,逐一出示图片

认识这是什么环境,在草地、海洋、森林、沙漠中有些什么动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请小朋友观察后和同伴交流。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交流了许多动物的"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

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有的动物的保护色更神奇。

4.课件演示:紫色的蟹蛛

在这个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为什么很难看到蟹蛛?

教师适当小结。

三、提升、扩散。

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

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活动延伸

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迷彩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5、教师,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四、做游戏"找朋友"1、教师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境中创作,体验给托马斯火车头找朋友的快乐。

2.初步了解火车的外部结构,学习用方形或圆形表现火车车厢。

3.能够将车厢连成长长的火车,并大胆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玩具火车,认识火车;看过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师幼一起收集托马斯及其朋友的火车模型,并将其布置成"火车模型展览"。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参观"火车模型展览"。

指导语:托马斯小火车的朋友们来喽!哇!这么多的小火车,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火车车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车轮?火车上还有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火车的外形特征指导语:小朋友们,请你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小火车玩一玩吧!并说说你的小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火车的结构及其造型特征。

指导语:呜--咔嚓咔嚓,小火车真神奇,圆圆的车轮,方方的车厢,一节又一节!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6页,引导幼儿发现创意墙中的火车少了车厢,激发创作兴趣。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画出长长的火车厢,一节车厢连着一节车厢,鼓励幼儿画出火车的其他特征,如车厢上的装饰、铁轨等。

指导语:托马斯小火车接到胖总管布置的任务,要去运送货物啦!我们来帮托马斯添画车厢吧。

2.幼儿画车厢,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师幼一起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展示区,并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评议其他幼儿作品。

2.游戏"开火车"。

指导要点:请幼儿站成一排,后面的幼儿将手放在前面幼儿的肩膀上,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推拉,注意安全。

指导语:我们和托马斯及其朋友们一起"出发",去探险吧!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前后一共上过5次,在庄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让我对绘本教学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1.教学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孩子枯燥。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多样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一味地在那里听故事,喜欢在听听、玩玩、做做中有所启发。在小班的情景阅读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应该要突显让孩子在故事中有快乐的体验,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他们比较喜欢角色的一种扮演,喜欢简单有节奏的的语句,爱模仿。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渗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

2.教学互动要多样,不要让孩子等待。

在教学活动的互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用师幼互动,它包括一对一的互动和一对多的互动,还有一种是生生互动,对于小班的孩子老说,更多的应该是采用一对集体的互动,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在本次活动中,一对一的互动比较多,因此大多数的孩子是在等待。如果在游戏中我采用“每个孩子人手一张色卡纸,当老师说,加番茄的时候,手拿红色卡纸的孩子开一列火车。”这样的互动更体现了《指南》理念。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3.绘本价值要抓准,不要让孩子空想。

一个绘本的价值很多,哪个价值是需要在这节课中体现的,这还需要老师们更多的琢磨和推敲。在这个课中,“小士兵给火车加种子燃料。让孩子猜测会冒什么烟?”这个环节可以作为结束部分,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如:“加了种子会冒什么烟,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这样孩子看书的兴趣就激发了。其实我们上绘本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喜欢看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不同特征(颜色、形状)进行两次逐级分类。

2、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形成集合与它的子集,并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

二、活动准备:

圆形盘2个,并分别记作1号、2号;红、黄、绿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各3个,各小组1份。布袋1个(内附红、黄、绿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各1个)。

三、活动过程:

(一)识别物体。

1、让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你们的长桌上都有什么呀?

两个圆盘、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分类数数。

正方形:9个、圆形:9个、三角形:9个;红色:9个、黄色:9个、绿色:9个。

(二)分类标准。

1、教师手拿神秘布袋走向一名幼儿,让他伸手去摸。例如:摸出一个红色的正方形。问:这是什么颜色?

红色。

2、随及,请全班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把所有红色的图形宝宝放到1号“家”里;又问:这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

3、请全班小朋友把1号“家”里的.所有正方形宝宝放到2号“家”里。

(三)比一比。

1、问:小朋友们,是2号“家”里的宝宝多,还是原来1号“家”里的宝宝多?

1号。

2、又问:为什么2号“家”的图形宝宝没有1号“家”里的多?

2号“家”里的宝宝是从1号“家”里拿出来的,1号“家”里还有图形宝宝)

四、活动建议:

将幼儿分成小组,小组人数可视班内小朋友人数而定;小组合作进行分类时,要鼓励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其说出分类的原因。

15321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