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小班数学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比较、排序在小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结合我的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我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投放到活动中,运用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吸管的外形特征,重点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就是将吸管一端对齐就能比出另一端的长短。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以针对性、开放性的原则贯穿整个活动,突出重点,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长和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吸管一根;一份从长到短排好队的吸管。

2、幼儿: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样长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认识吸管。

(1)出示吸管,师:看,这是什么?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吸管,请你们仔细看看你的吸管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3)师:你的吸管是什么样子的?幼:长长的,黄色的……

(4)师小结:吸管是长长圆圆的,中间还有一个洞。

(分析:活动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孩子们对吸管的外形特征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吸管,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吸管的认知。)

2、感知吸管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我这还有许多吸管,请你们再选一根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幼:颜色、粗细、长短不一样。

(分析:幼儿自选第二根吸管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操作使幼儿感知吸管的多样性,丰富对吸管的了解。)

(2)师:(长短)你们是怎么比的?

幼: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看老师是怎么比的,把吸管竖在桌子上,吸管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比出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师小结:原来吸管是五颜六色的,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吸管的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分析:教师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探究比长短的方法,帮助幼儿知道可以用目测和比较的方法比出吸管的长短,拓展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吸管,强化比的方法。

(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3根吸管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

(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一名幼儿操作。比出最短的吸管后,教师马上从短到长排队。(提醒从红旗开始排队)

(分析:在集体前操作,强化幼儿比的方法。有助幼儿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幼儿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3)师:现在是从短到长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若幼儿想不出,教师直接出示从长到短的排队方法。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感知另一种从长到短的排序方法,丰富幼儿的排序经验。)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来排队吧!

(5)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先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依次排队。

4、展示幼儿作品。

(1)教师将从短到长和从长到短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

(分析: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分类摆放,使幼儿能更直观的感知不同的排序方法,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师:看看,你们有没有都排对呀?(若有错误,就请幼儿纠正。)

(3)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比出3根吸管的长短,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来排队。

反思:

本次活动教材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性强。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吸管,发现、讲述吸管的外形特征,如长长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洞等。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幼儿发现将吸管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3根吸管,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磨研发现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超出小班上学期幼儿的能力水平,建议放在下学期开展。

2、第一环节应提供幼儿每人一根吸管,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吸管的外形特征,这样更自然、更开放。

3、排序卡画上小红旗,让幼儿竖着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地排队,更适宜幼儿操作。

4、在纠错时可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改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其他幼儿等待过长,也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孩子们发现错在哪里。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准备

1.事先告诉幼儿要制作饼干送给好朋友,请幼儿带两块一样的饼干来园。

2.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浅盘。

过程

1.观察饼干。

你们的饼干真多呀,它们一样吗?

你的饼干像什么?(像太阳、像屋顶、像本小书等)

请幼儿闻一闻饼干的气味。

教师出示两块一样的饼干。饼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们脸贴着脸,中间夹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地合拢,就成为“好朋友夹心饼干”了。

2.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

认识各种酱料,教师示范: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

配合念儿歌:“中间夹层甜甜酱,头碰头,脸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饼干做成了!”

幼儿选择喜欢的酱料进行制作。

3.分享活动。

将自制的“好朋友夹心饼干”和好朋友互赠品尝。

好吃吗?哪个好朋友送给你的?

建议

1.饼干的外形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他们在配对、比较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图形的初步认识。与朋友互赠饼干体现了社会性要求。

2.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甜面酱、花生酱、芝麻酱等较容易准备,有条件的可提供色彩丰富的色拉酱、果酱等,以增加幼儿的制作兴趣。酱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

3.如果幼儿人数较多,建议酱料分多盒盛装,避免幼儿操作时拥挤。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幼儿园的地上,飘落了许多树叶,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会随手拾起地上的树叶玩一玩。树叶是哪来的呢?原来是离开了大树妈妈,偷偷跑出来“玩”了,后来这些树叶宝宝就找不到妈妈了,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树叶宝宝找妈妈》。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化教学,从幼儿的生活环境入手,让孩子在捡树叶、说树叶、送树叶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过按物体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自制的大绿树叶、小绿树叶、大黄树叶、小黄树叶若干。

3、布置背景图(有四棵大树的树林,树上分别有标记,树叶散落在地上。)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带领幼儿一起捡落叶。

师:咦!是什么声音啊?(师扮小树叶哭)

啊!是树叶宝宝在哭啊!(边说边指着地下的树叶)

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为什么要哭吗?

幼:……(树叶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师: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树叶宝宝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妈妈吧,好吗?

幼:好。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到树林里来捡一片树叶,然后把它捧在手里。

幼:(到树林里捡树叶)

师:请宝宝们先回座位。

(评析: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一起捡树叶,为下一环节说树叶做准备。)

二、说树叶,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上进行描述。

师:谁来告诉我,你捡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幼:……(绿的,黄的)

师:那我们把它叫绿(黄)宝宝。

师:看看这两片树叶宝宝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拿出两片大小不同的绿或黄树叶。)

幼:……(大小不一样。)

师:那我们把大的叫大宝宝,小的叫小宝宝吧。

师:树叶宝宝有绿宝宝、黄宝宝、大宝宝、小宝宝,有这么多的宝宝。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捡的"树叶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是绿宝宝还是黄宝宝。(师出示自己捡的树叶。)

幼:(如:大宝宝、绿宝宝)

师:那我们把它叫做大绿宝宝,好吗?

师:那你捡的树叶宝宝叫什么呢?

幼:……(大绿宝宝,小绿宝宝,大黄宝宝,小黄宝宝。)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跟你边上的好朋友说说你捡的树叶叫什么?

幼:(与同伴说说。)

(评析: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上对树叶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总结归纳出有四种不同的树叶宝宝,为下一环节送树叶回家做铺垫。)

三、送树叶回家。

师:小树叶离开妈妈很久了,想妈妈了,我们一起把树叶送回家吧。你们看,树林里有四棵树妈妈,那你们能帮树叶宝宝找到妈妈吗?

幼:能。

师:那你们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树叶宝宝和妈妈是不是长得一样的,长得一样的树妈妈才可以送给她。

幼:(送树叶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帮树叶宝宝找到了妈妈,那到底找对了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如有找错的,说出理由,并重新帮它找妈妈。)

师:树叶宝宝都回家自己的家了,大树妈妈说谢谢你们帮我把宝宝送回家。

(评析:送树叶宝宝回家,幼儿活动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送的过程中,获得归类的经验。)

四、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为幼儿多准备一些树叶,在区角活动时,可以把这些树叶也一起送回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床”活动,学习6以内数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6

2、激发学数的兴趣,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环境创设玩具娃娃,6的圆点卡和数字卡

重点与难点

在具体操作演示中了解抽象的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感知6

大家帮助娃娃

1、穿衣服

教师:“娃娃要起床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娃娃穿衣服。”边穿边说:“1件衣服添上1件是2件,2件衣服添上1件是3件,……5件添上1件是几件?”(幼儿点数:5件添上1件是6件)

2、扣纽扣

教师:“穿好上衣后要帮助娃娃扣纽扣了。”边扣边数:“现在扣了几粒纽扣了?”“5粒纽扣再扣上1粒扣,是几粒了?”“5粒纽扣添上1粒纽扣是6粒纽扣,5添上1是6。”(幼儿点数并感知6以内数的形成)

3、梳辫子

教师:“再帮娃娃扮新疆人,梳辫子。”边梳边说:“梳了1根、2根、3根、4根、5根、6根,梳了几根辫子?”

4、穿鞋带孔

帮助娃娃穿棉鞋,已穿了几个鞋带孔?再穿上1个鞋带孔,是几个鞋带孔?(6个,5个鞋带孔添上1个鞋带孔是6个写空,5添上1是6)

我们帮助娃娃穿衣服、扣纽扣、梳辫子、穿鞋孔,娃娃感谢我们。小朋友比娃娃本领大,学会不要麻烦妈 妈,自己穿衣服、扣纽扣,……还可以边穿边学习数数,会吗?

(二)认识6

1、6件衣服、6粒纽扣、6根小辫、6个鞋带孔都可以用几个圆点和数字几表示?(请幼儿分别用圆点卡和数字卡表示)

2、6像什么?6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寻找6

娃娃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礼物中有的是用的,有的是玩的。每样礼品的个数分别是什么?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礼品,涂上美丽的颜色。

价值分析:

创设情境,帮助娃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6,边交谈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认识数字6,让孩子用数字卡与圆点卡表示,加深对6的认识。

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到的数字6.

1539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