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小班音乐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枕头》小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粉刷匠

推荐度: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推荐度:

《妈妈我要亲亲你》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班音乐教案(精)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教案1

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有趣的小狗》

活动目标:

1.综合目标:

?培养幼儿的肢体灵活性。

?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音乐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对比鲜明的aba曲式。

?让幼儿感知并表现音乐中的快速段落与抒情段落。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哈喽歌》进入教室

创造性地根据音乐中的变化表现打招呼的动作

二、小狗和蝴蝶

1.妈妈送给奥嘟嘟一只小狗,奥嘟嘟每天都会和小狗做游戏【播放音乐让幼儿想象奥嘟嘟和小狗做游戏的`场景】

2.听音乐,教师创设情景,看小狗追着蝴蝶跑来了…

a段:小狗追着蝴蝶。b段:小狗跑累了,停下来喘喘气。

3.引导幼儿用纱巾表现音乐

a段:幼儿快速转纱巾(模拟小狗追着蝴蝶跑)b段:幼儿把纱巾团成团,随节奏捏一捏

三、音乐游戏

1.小狗和骨头的游戏:幼儿围城圆圈,准备游戏。

2.a段:幼儿用最快的速度传骨头b段:拿骨头的幼儿举手随音乐摇摆。其他幼儿跟随

五、退场

小班音乐教案2

小班音乐教案: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活动准备: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

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小花猫喵喵叫今天我们真高兴要和

一只老花猫喵喵叫我的小猫在哪里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做游戏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就来找

妈妈就来找找呀找呀找找找小猫找到了

小班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大苹果1个、小朋友、各种水果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都有哪些果子呢?”

小结: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生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桔黄色的桔子,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二、理解儿歌

1、学念儿歌第一、二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有爱我)

出示小口袋(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出示苹果

小结:苹果是圆圆的的,摸上去很光滑,上面有个柄,下面有个小小的坑。

“你们说对了,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喜欢我们吗?”

2、学念儿歌第三、四句。(出示小朋友)

“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提问:“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快帮军军想想办法吧!

小结:小朋友要讲卫生,吃东西以前先要洗洗手,这样食物开心,小朋友的身体也健康啦!”

过渡“大苹果听到我们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宝宝,高兴地念起了儿歌,你们想听吗?”

3、完整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们一起来念念大苹果的儿歌吧!”

4、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学习仿编儿歌。

提问:“你们除了喜欢大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水果贴绒)

2、请个别幼儿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3、集体仿编儿歌。

小班节奏游戏《会动的身体》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有快慢节奏的背景音乐

3、鼓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出

师: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师:我们班的宝宝可是都很能干的哦,我们来为客人老师唱首歌《头发肩膀膝盖脚》。

2、语言游戏《在哪里?在这里》

(1)引导幼儿幼儿说出歌曲中所唱的身体的各部位。

师:刚才歌曲中唱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些地方啊?

师:好,那请你们用手指指看。

(2)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幼儿根据节奏回答得有快有慢,并且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摸摸相应的部位。师:你的眼睛在哪里?(头发,肩膀,鼻子……)

幼:我的眼睛在这里!

3、跟着小鼓有节奏地进行游戏

(1)引出小鼓

师:这是什么呀?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2)引出小手进行节奏游戏

师:小鼓今天来到我们班是想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呢?

师:看看胡老师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呀爬、捏拢放开、拍手、拍肩……)

师:哇,小手有那么多的本领,那赶紧和小鼓做个游戏吧。小鼓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动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我们的小

手也要快快地做动作。大家的小手准备好了吗?

(3)引出小脚进行节奏游戏

师:我们的小手那么能干,还和小鼓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我们的小脚想不想做游戏啊?

师:小脚会干什么呢?(跺脚)

师:原来小脚可以跺跺跺,那我们也来和小鼓做游戏吧。注意哦,耳朵听仔细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脚也要跺的有快有慢。

4、在手脚会节奏游戏的基础上,学动身体

师:我们的小手小脚会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会动哦,你们看,老师的身体还会跳舞呢。

师:瞧,我可是听着音乐做动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又慢慢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5、结束

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带领幼儿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动室。

音乐教案《数鸭子》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准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自制图片(红绿灯、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节奏引趣

以“11111”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有“111111111111”

2、认识休止符

出示红绿灯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看到红灯该怎么办?

3、出示节奏图片,让学生试着打击节奏,并说一说试一试该怎么将这里的红灯停下来?

大鸭子“111110”小鸭子“1111111111110”

gagagagagagagagagaga??

4、指导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读出节奏,发挥想象,认真思考。

师:除了小鸭子,小朋友们平时还喜欢哪种小动物呢,能不能像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二、学唱歌曲《数鸭子》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不仅是一大一小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初听歌曲《数鸭子》。“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师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表演与歌词相符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生自编动作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集体学一学。

3、复听歌曲。“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听后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歌集体学一学。

4、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5、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

6、学生学唱。先跟琴唱,后跟录音唱,简单加入表演。

7、歌曲表演。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不同要求的听,可使学生在无重复感的情况下熟悉歌曲。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也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形式,可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主动地去感知、体验音乐。)

三、创编歌词

1、导入。“你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饲养场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只有个别学生喜欢的少数动物,也可集中在一组,各唱各自喜欢的动物)唱后让学生互评和自评该得几“星”。让学生体会到创编的无限乐趣,在他们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通过互评和自评,促进创作的热情和体验合作的成功感。

四、课堂小结

1、小结。师:“今天,我们在见到了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2、律动出教室。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鼓励,为他们的再学习、再创造注入了活力与激情。

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 欣赏音乐、感知ABA的结构。

2、 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 音乐《划船》。

2、 课件。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今天陈老师要送给小朋友们一首曲子,曲子的名字叫《划船》。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请你仔细听一听,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听完教师讲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

2、 幼儿欣赏音乐,创编划船、擦汗的动作和大巨人走路的样子。

——这个曲子还有一个非常好看的卡通片,请你听完后告诉陈老师,小矮人在干什么?

幼儿观看课件。

幼儿创编划船、擦汗的动作。并学一学大巨人走路的样子。

——现在陈老师要用魔法把你们的小手通通变成大巨人的大脚掌。请你们仔细听大巨人出来的音乐,然后拍出他的脚步声。

幼儿倾听音乐。

3、 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

——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劲地划船。请你把小脚伸直坐上我们的小船。

4、 幼儿分角色进行划船游戏。

——陈老师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个人。每条小船请一个小船长。

——我是巨人妈妈,谁来做我的巨人宝宝?

——再请一个小船长。

5、 幼儿独立进行游戏。

教师扮演巫婆,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虽然较感兴趣,但是他们都一直在跟我做动作,创造表现的机会不多,在学大巨人人走路时没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脚步声,而且不能跟着节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标过于笼统,而且重点不明确。所以效果一般。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唻"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并能用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同味道的豆豆。

2、愿意与同伴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图片若干

2、钢琴伴奏。

教学方法和手段:

游戏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练习巩固法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吃过小豆豆呀?

师:今天我就带了一些小豆豆,啊哟,它们太调皮了、藏了起来,猜猜看,它会藏在哪里呢?

基本部分:

一、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一)学唱甜豆豆,表现甜甜的表情。

1、创设情境:那我们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豆豆点出来。

师:点出小豆豆了吗?(没有)那藏在哪里了呀?

师:原来在这里啊,那我们赶快用好听的声音把豆豆点出来吧!

2、通过提问,感知甜豆豆。

师:诶,点出小豆豆了吗?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

幼:草莓味、西瓜味

师:为什么?你们从颜色上看觉得可能是草莓的、西瓜的。再看看这颗小豆豆的表情?

师:是笑眯眯的,味道可好啦,是什么味道呀?

师:这是一颗甜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甜豆豆)

师:吃了甜豆豆,表情都是笑眯眯的呢。

师:想不想来尝一尝?我也想呀!

师:还有谁想来尝尝?(个别幼儿尝试随乐做出品尝动作及甜甜的表情。)

师:谁还想尝尝看?那我们一起来吧!

(二)学唱辣豆豆,表现辣辣的表情。

1、创设情境:点豆豆的游戏好不好玩呀?还想不想玩?那你们觉得我这个口袋里还有没有小豆豆啦?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点豆豆吧!小手指,准备。

2、通过提问,练习辣豆豆。

师:哎哟,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辣豆豆)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辣豆豆的呀?

师:哦哟,辣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还有呢?

师:眼睛都瞪的大大的!这是一颗辣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师:吃到辣豆豆,表情怎么样?我们来尝尝看。

师:这个宝宝吃到了一颗很辣的豆豆,我们一起来看看哦!(个别幼儿表演)

师:辣不辣呀?你表演得真棒!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3、师:我辣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你们敢不敢再来尝一尝辣豆豆呀?那就再来试试看吧!小手指准备!

(三)学唱酸豆豆,表现酸酸的表情。

1、组织幼儿自己回忆,想出豆豆的味道。

师:看来你们都吃到了辣豆豆,真是辣的不得了呀!甜豆豆、辣豆豆我们都吃过了,还有豆豆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味道的豆豆?谁愿意到前面来点豆豆?我们一起帮帮他哦!

2、幼儿做动作,提问。

师:这是什么豆呀?(酸豆豆)

师:吃到酸豆豆是什么表情?我们来试试。

师:酸豆豆可真酸,我的牙都要酸掉了!

3、师:那你们好听的声音,再来一起点豆豆吧!

二、完整表演,体验乐趣。

1、组织幼儿集体练唱歌曲,感受唱豆豆的有趣。

2、以不同的形式练唱,学会歌曲。

结束部分:

1、找豆豆。

提问:我的口袋里还有豆豆吗?我来摸摸看哦,好像没有了也!不过我知道还有许多小豆豆藏在一个地方呢,想不想知道?我要把这个秘密告诉一位表演得最好的宝宝。谁表演得最好?都好的!那考考你们,尝到酸豆豆的.表情?辣豆豆呢?甜豆豆?

师:哦哟哟,xx表演得真棒,快到前面来,一起来看看。酸豆豆、辣豆豆、甜豆豆?

师:表演的真好!我来告诉你哦。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能不能像他一样表演的这么棒呢?那你把秘密告诉他们吧!

2、组织幼儿找到豆豆,贴在手上。

提问:在哪里呀?赶快找出小豆豆吧,贴在你的小手上。

师:你是什么豆?(依次询问三次)

3、游戏《点豆豆》。

师:接下来就来点点你们的小豆豆,先点哪边的?你们先来吧!小手指,准备!

师:你们做的真棒!想不想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轻轻起立面对客人老师吧,唱出好听的声音,要让客人老师一下子就知道你是什么味道的豆豆哦!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品尝不同味道的豆豆。

小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常见水果的认知,学习歌曲《水果歌》。

2、认识打击乐:串铃,并鼓励幼儿尝试用串铃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室内创设水果超市情境。

2、音乐《秋天》,串铃数量为幼儿人数一半。

3、节奏卡:x xx|x x|。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秋天》,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发声练习《秋天到》。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有什么变化?

3、小朋友们参观“水果超市”后提问:小朋友,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丰收了,我们看看“水果超市”里面都有哪些水果?

4、学习歌曲。

⑴教师范唱歌曲《水果歌》。

⑵老师有节奏的教说歌词。

⑶幼儿跟唱,学习歌曲。

5、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串铃为歌曲伴奏。

⑴认识串铃。

⑵出示节奏卡,幼儿打节奏。

⑶一半幼儿唱歌,一半幼儿用串铃为歌曲伴奏。然后交换,进行表演。

6、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

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让学生聆听歌曲《摇篮曲》

然后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再次聆听歌曲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歌曲难点处理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7、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8、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三、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环境创设图谱。

重点与难点

节奏的掌握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上一次老师教了一首儿歌叫什么?里面讲了什么事情?

2、音乐语词节奏

上次呀,我们小朋友一起为这首好听的儿歌配上了动作,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语词节奏型)××××│×××│××××│×-‖

3、学习歌曲

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

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

再听一遍,“粉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唱了些什么?

进行歌曲的练习

(用多种形式练习)价值分析:

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通过以念儿歌的形式将歌曲节奏融入其中,练习节奏,为目标服务。

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情感,以不同形式

小班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投和挥臂的动作。

2、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废纸。

活动过程

1、做一些游戏,练习幼儿肢体动作。

如: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鸡啄虫吃,引导幼儿练习用嘴啄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兔蹦蹦跳,引导幼儿学习小白兔的跳法,两腿合拢,向上跳,风爷爷来了,看见树枝弯弯腰,引导幼儿练习弯腰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猴踢踢腿,引导幼儿踢腿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鸟飞呀飞,引导幼儿做飞翔,两胳膊平伸,然后挥动。

2、做投掷的游戏。

如:小朋友们,热完了身,我们就开始学习其他的.动作了,今天主要学习投掷的动作,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团纸,我想问假如你们拿了这张纸,你们怎么玩呢?

3、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玩的方法。

4、教师小结:这张纸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把纸夹在两腿中间,学小白兔跳,也可以把纸抛向另外一个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传给对方,也可以用力地往外扔,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我还要教小朋友更有趣的玩法,叫打雪仗,我们可以将纸团成球状,然后单手握住后高举,眼睛看着远方,然后用力地往远处投掷。当然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投向同伴的头部,尽量往远处扔。

5、请个别幼儿尝试投掷。

6、给幼儿分组,然后让幼儿练习投掷。

7、教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打雪仗的玩法,也学会了投掷的动作,所以我希望小朋友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游戏中都要遵守规则,安全才是第一,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小牙刷》,体验歌曲中的愉快情绪。

2、知道吃完糖后刷牙能保护牙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式。

环境创设

牙刷音乐

重点与难点

让宝宝兴致高昂地听完故事,并且引起他们表演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熊拔牙

t:小熊宝宝后来怎么做,牙才不疼了呢?(引出牙刷)

t:刷了牙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刷牙有什么好处?

二、讨论

1、教师请个别幼儿拿着牙刷演示刷牙的过程

2、t:你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刷牙方式吗?教师讲解和演示正确的刷牙方式。

三、倾听歌曲,感知歌曲旋律。

1、欣赏教师的边演边唱,幼儿感受歌曲。

2、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借助教师的提问,幼儿跟说歌词。

2)、尝试随音乐伴奏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3)、幼儿边模仿刷牙边学唱歌曲。

4)、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让幼儿手拿牙刷来表现歌曲(用手做牙刷刷牙、拍手等)。

四、完整表演歌曲。

价值分析:

用故事引出本次小牙刷,让打击啊知道刷牙可以保护小朋友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大家一起讨论正确的刷牙方式,跟着老师学习正确的刷牙方式,上面刷,下面刷,为歌词做铺垫。

幼儿欣赏歌曲,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做动作,边学动作边念歌词,帮助记忆。最后,请小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

(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轻盈、流畅。

2.萌发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5—26页。

2.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内容

1.谈话,回顾已有经验。

你们知道小鸟最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2.阅读幼儿用书,帮助幼儿理解。

这个地方有什么?这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的?

二、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小鸟落落》,幼儿欣赏。

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落落”,它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

2.初步讨论歌曲内容。

你最喜欢歌里的哪一句?

3.再次欣赏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轻盈、流畅。

你们能听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的时候要仔细,也可以用手轻轻地来打打节奏。

4.播放歌曲录音,感受三拍子的轻盈。流畅。

你们能听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的时候要仔细,也可以用手轻轻地来打打节奏。

5.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和幼儿一起打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幼儿跟教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3.幼儿跟唱第一遍,教师声音响,幼儿轻声唱。

四、歌曲表演

1.用快乐的心情演唱歌曲。

2.小鸟落落来到这么好的地方生活,心情会什么样?我们可以用怎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边演唱边自由做动作,体验小鸟快乐飞舞的感觉。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 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 了解儿歌的含义。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教师提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是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爱不爱吃苹果啊?吃苹果之前小朋友应该做哪些事情?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小班音乐教案15

【 活动目标】

1、学习叠词,能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表现儿谣。

2、从生活知识的获得,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食物图片、小毛巾、橡皮泥、软垫

【 活动过程】

1、《小毛巾》音乐入场

幼儿跟随教师做肢体律动。

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2、出示毛巾,引出故事

(1) 教师出示毛巾,询问幼儿毛巾的用途,告诉孩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毛巾的故事。

(2) 讲述故事,让幼儿猜猜小云妖到底是不是生气了呢?

3、倾听音乐,提问

(1) 师:云妖生气了吗,他去干什么了?

(2) 老师归纳总结,原来小云妖大便去了。

(3) 它大便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告知幼儿poopoo=大便

4、语词活动,学习模仿

(1) 师: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

请幼儿发表肚子发出的声音,并模仿。

(2) 教师示范语词动作,幼儿模仿。

(3) 听音乐学念语词

5、音乐游戏

出示道具软垫 ,用软垫当小马桶。

(1) 软垫散放,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2) 人手一块软垫,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3) 双人游戏,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去接同伴的poopoo。

6、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大便有哪些形状的?幼儿自由回答,老师进行记录

(2) 告诉幼儿 长条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有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

一粒一粒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油炸类的食物

无法成型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苍蝇粘过的食物

(3) 教师出示食物图片,让幼儿进行归类。

(4) 生活卫生常识讲述

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营养的食物,培养孩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7、退场

教师出示橡皮泥,引导幼儿到教室后用橡皮泥模拟捏出各种粪便的造型。

【活动反思】

这节课进过两次的园内试教,从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但对活动的把握还不是很有信心,在正式上课时,发现孩子不能给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所以有些心慌,环节还是很顺利的下来了。在课后,老师们也是给我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很受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游戏规则很清楚的.告诉幼儿,以至于在游戏时有些混乱,游戏时没有提醒幼儿念语词peepeepoopoo。

2、在学念语词的时候,老师需要简单的解释语词的意思,帮助幼儿能更快的记住语词。

3、每个环节过的太快,在放慢一些可能会更自然。

4、可以让幼儿更多的去感受节奏。

5、目标还要更明确。

6、让幼儿说出自己肚子发出的声音后,将语词放入儿谣让幼儿念一念,体验创编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7、生活常识可以从食物入手,幼儿的经验可能更多。也就是不要出示食物图片,先问幼儿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会拉出怎样的poopoo。

在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奥尔夫的课程更加了解,对于上课的把握上有了信心,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不断的成长。

小百科:毛巾是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即是毛经、地经和纬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经编毛巾织物,这种毛巾毛圈固结牢,但形式相对单一,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为机织毛巾。

15843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