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大班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班教案

推荐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荐度:

《动物》大班教案

推荐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荐度:

有趣的汉字大班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故事带来的感动和艾米丽心灵的美。

2、 学习埃米丽愿分享、够勇敢、有爱心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贴图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1、 你想有很特别的.本领吗?什么本领?(提示:要特别,如像鱼一样游。。)

2、 (出示封面)有个女孩,人们叫她玩具女孩,猜猜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讲述故事

第一部分:分享带来快乐

1、(p1-9)提问:埃米丽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有了这个本领,埃米丽开心吗?(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出示贴图请幼儿贴)这个本领给爸爸妈妈带来了什么?(担心、麻烦。 为什么向村里人打听,这么多玩具怎么办?)

2、(p10-11)什么是宴会?你参加过什么宴会?

大家为什么叫埃米丽"玩具女孩"(来的人分享到什么?他们心里是什么感觉?)埃米丽心里什么感觉?为什么?(出示贴图请幼儿贴)

3、(p12-15)埃米丽找到快乐后,做了什么?我们继续听什么是老人院(你去过吗?那里是干什么的?)埃米丽和老人们分享了什么?(快乐,老人拿到这些玩具,心里是什么感觉。)埃米丽快乐吗?(出示贴图请幼儿贴)你感动吗?哪里让你很感动?

你有没有通过分享得到过快乐?你分享了什么事情。

第二部分:爱加勇敢可以创造奇迹

1、(p18-20)发生了什么事?怎样的人是最勇敢的人?他们去救埃米丽的爸爸了吗?为什么?(勇敢的人害怕什么?)埃米丽会怎么做?(怎么救?你是埃米丽你会怎么救)

2、(p21-26)埃米丽怎么救爸爸的?她勇敢吗?为什么变得比最勇敢的人还勇敢?

你感动吗?哪里让你很感动?

3、(p27-29)埃米丽发生了什么变化?她难过吗?(两种意见,说说各自理由)如果是你呢?(你难过吗?)为什么?

p30看!埃米丽难过吗?她变得和我们一样后用什么方法得到快乐?(她和小动物们分享了什么?知道为什么叫她爱心女孩了吗?(讲))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觉得这是怎样一个故事?

活动延伸:

你能用埃米丽的方法得到快乐吗?你打算怎么做?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回去后,我们把说得变成做的,和埃米丽一样,去获得更多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看见幼儿踩着大人的鞋悠闲地晃来晃去,不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玩得非常开心,因此我萌发了设计这个活动的念头。我想来自幼儿身边的物品幼儿更有感性认识,让幼儿乐于探索、兴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3、尝试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活动准备:

1. 室外环境

2. 报纸、挂历纸、硬纸板、木板、塑料布、铁盒、铁盖、塑料瓶等

3. 音乐磁带一盒、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教师:今天你穿谁的鞋子?幼儿:(我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运动鞋、奶奶的布鞋、妈妈的靴子……)

2、教师:我们穿上大鞋从活动室走出来有什么感觉?幼儿:(脚上感觉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来声音很响;脚有些穿不稳当;人变高了;觉得有些站不稳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样、像踮着脚尖走路)

3、教师:我们去踏踏地上的物体,听听踏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有没有一样?让幼儿穿着大鞋自由活动,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时产生的声音。

4、教师:刚才你们踏了许多东西,谁来讲讲感觉怎样?

幼儿:(踏在铁盒、铁盖上,像铃铛、打雷的声音;踏在塑料袋、报纸、挂历纸上,像小雨、蛇爬行的声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声音、地震的声音;踏在地砖上,像小马跑步的"声音;踏在铁盖上,像开枪的声音……)

二、游戏引导

1、引导幼儿从声音的感受中体会不同的节奏。教师将幼儿大鞋发出的各种声音归类,进行声音节奏练习。

如: 打鼓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铃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 丁零零 丁零零

小马跑步驾驾驾 驾驾驾 驾驾驾

2、教师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戏。老师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并说:"我的小鼓会唱歌"。然后小朋友说"我的大鞋会唱歌。"跟着小鼓踏出相同的节奏,并发出相应的声音。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学习演唱歌曲《哆来咪》。

2.幼儿通过图片初步理解每个音符所代表的乐句,并熟悉乐曲旋律。

3.学习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乐曲中“1-7”等七个音符。

4.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与会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重点:

幼儿通过图片初步理解每个音符所代表的乐句,并熟悉乐曲旋律。

教学难点:

学习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乐曲中“1-7”等七个音符。

教学准备:

“1----7”卡片,教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1----7”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①、你认识他们吗?知道它们是谁吗?

②、教师操作卡片,看看现在它们变成什么样了?你还认识它们吗?(音乐中什么象台阶?)(适时添加高音ⅰ)

③、这些音符可调皮了,我发现它们都藏在你们的身体里,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④、幼儿演唱音阶唱名。

⑤、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首有关它们的歌,歌名就叫“哆来咪”.。请你们来听一听。

2、学唱歌曲“哆来咪”

①、欣赏歌曲

提问:你喜欢这首歌曲吗?听了以后你想干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很欢快,也很有趣,请你们再来听一听.)

②、教师范唱

歌曲里的“1----ⅰ”都是什么?

③、逐一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④、幼儿看着图谱学唱歌曲

我们的歌曲唱完整了吗?还要怎样演唱?

3.启发幼儿根据音符所代表的乐句,自上而下每句编制一种身体动作并随乐表演。

4.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乐谱的节奏型做编制的身体动作。

5.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6.认识七种不同乐器及演奏方法,听琴声指挥按自己的音符拿乐器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刚才音符姐姐说你们唱得太棒了,要和我们做好朋友,我们快来邀请她们来跳舞吧。

2.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了解春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 了解十二属相和生肖,知道自己的属相和新的一年是什么生肖年

3、 让幼儿了解春节的由来,感受春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春节

4、 知道春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查找收集有关新年及十二生肖的知识和图片;挂历、爆竹、年画、灯笼、对联等

2、 幼儿准备:自己的生肖图片

活动过程:

1、 认识春节

A、出示挂历,请幼儿注意公历和农历的不同,找出农历春节的红色日期(日历上公历的日期写在上面,字稍大;农历的日期写在下面,字稍小)

B、初步了解春节的习俗,让幼儿自由说一说,如:杀年猪、扫尘、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教师出示相关物品引起幼儿兴趣,如:春联、福字、年画等)

C、讲解“守岁”和“放鞭炮”习俗来历,教师讲述“年”的故事

我国民间是以农历记载年的,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因为邻近立春,又叫春节,过春节又叫“过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只出现一次,就是正月初一前一天,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它要挨家挨户的`吃人,人们怕被它吃掉,就关紧门户,在屋里点上灯,一宿不睡,灯火通明,还要在窗外放鞭炮吓走 “年”,因为“年”最怕光和声响,这样“年”被吓走了。新一年,人们都能平平安安。

2、 认识十二生肖

A、教师出示不同的生肖图片,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

B、让幼儿拿出带来的自己生肖图片,观察自己的生肖图片和其他小朋友的是不是一样的(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教师解释:年龄不一样的小朋友,你们的生肖就不一样,因为每年都是一个不同的生肖年

3、 教师出示十二生肖图,师幼学读儿歌

A、一鼠二牛三老虎,四兔五龙六条蛇,七马八羊九只猴,十鸡十一狗十二猪

B、教师提问:今年是龙年,龙后面是什么生肖年?幼儿根据十二生肖儿歌回答:明年是蛇年

4、 拓展活动

师幼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布置教师

大班教案 篇5

预设教育目标:

1、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分类归纳的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电的安全意识,了解电与人类的关系。

预设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电的简单原理,知道电需要电源、电线等。

2、知道电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但用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积极的参加探索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爱思考,多动脑。

4、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画面,独立设计绘画内容。

6、能够比较准确的按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8、能手脚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长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电的"知识,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

2、向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3、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电器和安全用电的图片、VCD影片和书籍学习范畴: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了解电器、爱护电器。

科学:灯为什么会发亮?电池的用途、电路的三要素、谁能让电流通过、串联和并联电路、有趣的摩擦生电

美术:手工制作:花灯、电器、绘画:美丽的灯、我喜欢的小动物、线描画:树林、

社会:各种各样的灯、发电厂发电的方法、电的本领大、我家的电器、电是怎样传到家里的,电的本领大、我认识的电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产生读信的兴趣

1、提问:前几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可爱的斑点狗叫什么?(点点)漂亮的猫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讲讲吧!

2、播放PPT,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第一段(开头至“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二、分组阅读回信,互动交流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个好朋友又想念对方了,于是他们继续写信。你们猜猜,信箱里会有谁寄来的信呢?

2、教师打开自制邮箱,出示两封回信,并贴在两块白板上。

提问:这回两个好朋友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你们一起试着读读看。

3、幼儿自由结伴读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图卡。

4、幼儿交流分享。

(1)针对第二封信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了什么?

(2)针对第三封信提问:多咪收到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3)提问:这两封信一样吗?为什么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产生误会了呢?

5、小结:写信和画画不一样。有时侯画画不一定能讲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时用符号、图画、文字来表达,或用多幅有顺序的画来表达。只有写清楚时间、地点、要干什么事,别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观看。

2、提问:你觉得点点和多咪用写信的方式好吗?为什么?你想给谁写信吗?

3、小结:写信真是个好方法,下次我们也来试试给好朋友写封信,告诉他你想说的话,好吗?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跳跃动作的练习,发展跳跃能力

2、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

3、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小呼啦圈30个(全班幼儿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听哨声进行大步走、慢跑、蹲走

2、幼儿在场地中成早操队形在教师带领下做准备操:头部、腹部、踢腿、下蹲、跳跃。

二、基本部分

1、探索用圈锻炼身体的方法

(1)幼儿每人拿一个圈,分散在场地中自由进行跳圈活动。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跳圈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用圈锻炼的方法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解说并给予肯定。

2、学习蹲跳动作

(1)集中幼儿,教师向幼儿进行蹲跳动作示范、讲解: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

(2)请2~3名幼儿模仿教师的蹲跳动作,教师给予动作讲解和纠正。

(3)幼儿分散在场地中,按教师要求进行蹲跳动作练习。

3、花样蹲跳动作练习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中,蹲在自己所在的圈内,听教师口令,向圈外的前、后、左、右方向蹲跳。

(2)幼儿分小组依次站起点线后,场地中对应各组放置6个拼接成一条龙的圈。当教师发出"出发"口令后,各组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蹲跳的方式跳过一个个圈,然后回到起点再接着出发。

(3)幼儿分2个小组,每组两个队,成迎面接力站好,场地布置同上。当教师发出口令后,各组第一名幼儿用蹲跳完对应圈,跟对应队伍第一名幼儿接力,另一队幼儿出发,直至全部幼儿跳完,以最先完成获胜。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做全身各部位的`放松活动。

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

下面我对我组织的大班体育活动《蹦跳长得高》进行简单的反思,我认为这节活动课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1、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发展幼儿各种姿势的跳跃动作为主,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

2、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该活动是在幼儿基本掌握跳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结组一起跳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动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合作较好,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亲近了孩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但也有许多不足:

1、由于活动的场地不够宽敞,以至于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比较拥挤,不能够完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孩子们在练习跳跃的动作稍微有些拘束,如果能在户外开展这个活动效果会更好些。

2、孩子们在练习每一个协同跳跃动作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以至于孩子们在体力上消耗稍大,如果在练习时间上缩短些,做到劳逸结合,我想效果会更好。

大班教案 篇8

游戏玩法:

1.前奏时小地鼠做起床整理衣服背上大袋子的动作,轻轻钻出洞,要求:合着音乐做动作不发出声音惊动农夫。

2.重音没出现时小地鼠快速地找粮食,当听到重音敲榔头时赶紧抱头蹲下。农夫在重音没出现时背着榔头到处找地鼠,听到重音对准小地鼠敲榔头,注意:如果小地鼠听到重音抱头蹲下了,农夫则不能敲小地鼠了。

3.可以交换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神秘、跳跃的性质,把握乐句的结构,重点对乐甸句尾的重音做出反应。

2、借助图谱找出乐曲中重音部分并能做出相应动作。

3、享受游戏的快乐、锻炼克制能力:

1)小地鼠在重音部分要抱头蹲下;

2)农夫在重音部分要敲榔头。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半圆形座位摆放:小地鼠图谱(体现长乐旬和短乐旬)、充气榔头若干、活动黑板、2个大塑料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自由行进走时按游戏规则瞬间停止的经验(类似写王字游戏)。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机灵的小地鼠》

(l)尝试选取动作:机灵的小地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不被农夫的榔头敲到?(抱头蹲下)

(2)我们也来试试这个方法。(全体做一次动作)

2、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听辨音乐的重音,初步感受乐旬结构。

(1)欣赏第一遍乐曲出示图谱:“不过我们躲过榔头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听音乐,音乐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农夫敲榔头我们该抱头蹲下保护自己?”(敲榔头演示乐曲)

(2)分析重音“农夫每次在什么时候敲榔头?”(一个音特别重叫重音)。分析重音位置:重音每次出现在乐旬的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一老师播放前奏和第一乐句:播放开始14秒。(乐句结尾的时候出现重音,这个音叫乐甸甸尾的重音)

(3)欣赏第二遍乐曲:一起来听听音乐中每个乐甸甸尾都有这样的重音提醒农夫敲榔头吗?找出重音就抱头。(练习听重音用抱头练习)(4)小结:原来又是一小旬结束时有重音农夫就敲了一下榔头,有时没有重音,兢不用敲榔头了!

(5)挑战的累加,用具体表象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帮农夫贴小榔头吧!(幼儿贴榔头标志)

师:好一起听听音乐到底贴的对不对?(听音乐验证一下,幼儿粘贴错误时马上停下音乐纠正粘纸。)

师:一起听音乐当农夫来敲敲小榔头!(握紧拳头,坐着做动作)

帮小地鼠贴抱头的动作,请幼儿贴!

小结:原来贴榔头的下面就是贴抱头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当个机灵的小地鼠吧。(站起来,穿衣、背包、钻洞)

3、音乐游戏《打地鼠》完整欣赏乐曲:

(1)明确游戏规则:

师:这次农夫真的要来了,我们小地鼠要注意什么呢?前奏时我们要起床整理衣服背上大袋子,轻轻钻出洞,不要发出声音惊动农夫,注意要仔细听音乐,在他没敲榔头时要多背些粮食!当听到重音敲榔头时赶紧抱头蹲下。这样就不会让榔头打到了!还有一点千万别跪,农夫耳朵可灵了,一有跑动声,就能听出你在哪里!我当农夫,小地鼠们准备好!

(2)循环游戏:

请3位小农夫帮忙一起来打地鼠。

交换一下做地鼠和农夫的角色进行游戏。

(3)这个农夫打地鼠的音乐叫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拔弦波尔卡》,我们一起带着音乐把游戏介绍给好朋友吧!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江南早春的天气,就象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却又突然刮起大风来,气温也骤降。一大早小朋友们到了幼儿园,议论纷纷,彭娟说:我看见迎春花的花瓣被风吹到了地上;蒋紫堇说: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竟竟说: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去感受风,引导他们把有关风的内容与每天的天气记录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风的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幼儿探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关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存在、风的大小、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制造风。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探究过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书上、光盘、网上,或问自己的家长),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在一系列"探究风"的`活动中,使幼儿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自己制造风。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以客观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

(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3)事先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请家长予以配和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如图)微风大风看感受

(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

(3)笑脸与生气的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教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幼儿发言)教师:谁说的好?为什么?他们说了哪些内容?(幼儿回答)

二、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教师:在关于风的记录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讨论)风级说明了什么?(风有大小,风力也不同)这两天是几级风?(幼儿回答)风级小的是微风,级数大是大风在微风和大风里,你都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幼儿发言)(出示分类板)请幼儿将自己的图画记录进行归类,要求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后再分类幼儿归类、集体检查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断风的方向教师:今天是北风,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到户外观察、感受)教师: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的?(幼儿发言)风有方向,风的方向叫风向。

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教师:风能和我们做游戏?谁有好办法让活动室里有风?

(幼儿动手操作产生风的方法)

五、讨论风的利弊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风的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风。

6291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