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小班音乐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枕头》小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粉刷匠

推荐度: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推荐度:

《妈妈我要亲亲你》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能用轻快地歌声表现蜜蜂可爱的形象。

2、体验接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教师或家长事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到来,寻找春天的秘密。

在幼儿园中种植迎春花,供幼儿置身于春天的环境中。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迎春花》

活动过程:

1、观察挂图,熟悉,理解歌词。

引导语: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花朵是开得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

2、初步感受与学习小蜜蜂的叫声与动作。

引导语:谁飞来了?蜜蜂怎么叫?

带领幼儿扮演小蜜蜂,模仿蜜蜂的叫声和简单的抖翅动作。

带领幼儿学会"嗡、嗡、嗡、嗡、嗡、嗡、嗡---"并参试用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幼儿在琴声伴奏下,学唱后四小节蜜蜂叫声部分。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快乐美好的意境。

第一遍时,教师指图唱并在叫声处配合肢体动作。

第二遍时,引导幼儿在部分参与与演唱。

4、幼儿学唱歌曲。

第一遍时,教师与幼儿尝试接唱,注意提示幼儿按节奏进入。

第二遍时,教师伴奏,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第三遍时。将幼儿分两组参试练习接唱,一组唱前四小节,一组接唱后四小节。

活动反思:

迎春花,春天来临的最基本的象征,在孩子们的眼里,迎春花又象是春天的`使者悄悄地开放,美丽但不娇艳。《迎春花》这首歌曲篇幅短小,但旋律较多变化,再加上用了2和4的音调使整首歌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些幼儿唱不准4的音,因此我在“开在、大路、旁”和“蜜蜂、嗡嗡、唱”这两句加大练习的力度,使幼儿较快的学会了唱准这两句歌词。另外再将歌曲进行歌表演,使得这首歌曲更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哈哈哈笑的含义,感受歌曲传递的快乐情绪。

2、幼儿能比较准确的俺英语节奏与同伴舞蹈。

3、使幼儿体会快乐的.心情带来的幸福感。

二、活动准备

1、歌曲《哈哈笑》

2、相关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做出哈哈笑的表情。

(1)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

(2)你能模仿他们的表情吗?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哈哈笑的情绪特点。

(1)微笑是什么样子的?哈哈笑呢?

(2)哪一种笑是会发出声音的?

3、带幼儿进入音乐环节,初步欣赏歌曲《哈哈笑》。

这首歌曲好听吗?听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4、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理解歌词大意。

(1)大家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吗?

5、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跟随音乐进行舞蹈,星优儿两两相对,合作舞蹈。

6、教师在此播放歌曲,师幼共同随音乐表演。引导幼儿认真体会快乐的情绪。

你现在开不开心?请给你的小伙伴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四、活动总结

活动中,教师要情绪爆满,感染力强,表情夸张,使幼儿能直接的感受歌曲传递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小兔菜园》,学唱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吃掉了萝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

2.通过动画的提示,了解小兔吃菜的顺序,模仿吃菜的有趣动作。

3.体验与动画游戏互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菜园》的电脑动画

2.幻灯屏幕。

3.曲谱《小兔菜园》。

活动过程:

1.分段观看动画的开头引导幼儿观察: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小菜园呢?

——里面会种些什么菜呢?

——它会先吃什么菜呢?

——吃莱的时候又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呢?

教师帮助幼儿逐句提炼开头部分的歌词,并和幼儿共同模仿,连贯讲述。

2.在乐曲的背景下,完整观看动画

教师根据动画中小兔子吃青菜、南瓜、碗豆的情境提问:

——小兔子在吃每种菜时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想一想,小兔子吃不同的菜时会发出哪些不一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觉得小兔子吃菜时最有趣的吃菜动作,想象吃这种菜的声音,并集体模仿整理小兔吃菜的顺序,并连贯模仿吃4种莱的动作和声音。

3.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随乐演唱

——边唱边做出小兔吃菜的各种有趣动作。

——边游戏边演唱。

4.游戏延伸,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歌唱提问:“哎呀呀,哎呀呀,搞坏了小菜园,哎!怎么办呢?”幼儿讨论种菜的方法,并逐一种上4种菜。

歌唱小结:“哎呀呀,哎呀呀,小菜园呀真美丽!真美丽!”

5.完整连贯的演唱歌曲《小兔菜园》

延伸环节:

在表演区可以为其他小朋友演唱歌曲《小兔菜园》,互动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两段不同的情绪,学习A段创编动作做面包的过程,B段玩躲避狗熊的游戏。。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随乐创编在身体不同部位捏面团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时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随乐做制作面包的动作

难点:创编在身体不同部位捏面团的动作;猜猜谁被狗熊“吃掉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玩过猜猜“谁不见了”的游戏。

物质准备:图片、盖布、音乐。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呀!好香呀!这是什么?(面包)嗯,这就是香喷喷的面包。今天我们一起来做面包。

2.根据故事匹配动作。

教师边讲故事边做动作。

3.随A段音乐,完整做动作。

4.创编身体动作,变式练习。

1)创编身体动作。教师: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大面团,可以在哪里捏面团?

2)随乐完整地做制作面包的动作

3)创造性表现音乐A段结束处的造型。教师:看,我变成了小兔面包,你想变成什么动物面包?

5.感受并熟悉B段音乐,随乐做躲的"动作。

教师:大熊要来吃好香好香的面包哦!我们要……(赶快躲躲好)累加“狗熊吃面包”的游戏。

6.随乐完整游戏。

教师:我们再来做一个甜甜的面包吧!(B段结束后)找找看,大熊好像带走了我们一个面包,谁被带走啦?你怎么知道是这个面包的呢?

7.幼儿变换座位,增加游戏难度,再次游戏

教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次要考考你们了,请你们换个位置。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初步学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及休止符,感受歌曲中的优美旋律。

活动重点:

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我爱我的小动物》、《不再麻烦好妈妈》、《节奏歌》。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春天》、《合拢放开》、《袋鼠》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图片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呀?(对了,是小鸟)小鸟会干什么呀?(飞呀)小鸟还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

2、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鸟飞》

3、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小鸟飞》)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朋友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教师用歌声小结幼儿的回答)

(3)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4)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4、请幼儿分组演唱歌曲一遍。

5、请个别幼儿下来演唱歌曲。

6、师幼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大雨和小雨》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 头饰 flash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幼儿吐字清晰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入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进来。

二、发声练习:

音乐:问好歌。

三、学习新歌曲:

1、引入:播放flash课件。

教师提问:

(1)谁来了?谁和谁碰在一起了?

(2)小鸭怎么了?小鸡怎么了?

(3)他们俩个好像在干什么?又像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flash课件,幼儿欣赏,感受。

3、教师带幼儿拍手说歌词,引导幼儿边看flash动画边学说歌词。

4、教师弹琴,带着幼儿一起演唱歌曲。(2-3遍)

5、幼儿自己跟着音乐演唱。(1-2遍)

四、出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出去。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与老师、同伴大声地边说边表演故事中的内容。

3、喜欢看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书名,猜测内容。引起读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读一本新书,书名叫《不见了》。(教师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

2、师: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测书中内容)

3、教师:那到底什么不见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二、阅读图书,引导观察,理解书中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1—4页师:请小朋友翻看第一页,注意哦,要用小手摸着它的耳朵轻轻翻。

提问:

(1)看看,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有衣服、手套、围巾、雨伞)

(2)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第一页)

(3)你们找到帽子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

(4)教师:翻一页,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一页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师:还有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书。

3、师幼共同讨论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

师:你还发现有什么不见了。(幼儿说说自己阅读图书的发现,教师根据情况,打开相应的书页,观察、讲述)

4、教师和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三、动作表演: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延伸:

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游戏目标:

1、愉快地跟学歌曲,并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妈妈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征。

游戏准备:

1、扮演袋鼠妈妈的服装,袋鼠玩具一个(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录音磁带《妈妈和乖乖》。

游戏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看我的肚子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幼儿学袋鼠条,体验袋鼠走路的特点。

2、学唱歌曲《妈妈和乖乖》: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师:"乖乖是谁呀?""来;自.屈;老师;教.案;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理解"相亲相爱"。

"这首儿歌还可以编成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妈妈和乖乖》"。

3、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建议与提示:

在学会音乐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改变游戏规则:袋鼠乖乖比袋鼠妈妈多一个,当音乐停止时,没有找到妈妈的乖乖停止游戏一次。

活动反思:

活动《妈妈和乖乖》的教学重点是围绕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相爱这一线索进行教学的",活动的导入是以猜谜“小客人”是谁导入的,这一环节立刻吸引了幼儿注意力及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基本部分以游戏、儿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幼儿了解袋鼠生活习性,培养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发展双脚跳的动作,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幼儿自始自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349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