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范文网!本站整体转让,客服QQ:168657525

大班数学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推荐度:

大班数学教案

推荐度:

大班数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背景

将数学回归社会,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情境中产生的矛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的不公平而找老师帮忙。我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小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小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二等分。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为小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为小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的故事两只小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2、材料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若干,剪刀、水彩笔、操作练习纸人手一份,展示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两只小熊”的故事。因为两只小熊不会公平的分饼,而因此打起架来,所以他们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你们看他们来啦。

师;你们能帮帮他们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带来啦那些不同形状的“饼”

二、学习二等分

一;学习分圆形的饼

二;集体验证幼儿的分法是不是正确的。

教师小结;把一个圆饼对折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形状一样,大小一样就事二等分啊。

二;学习分正方形、长方形的饼

1、引出任务

师;他们学会啦分圆的饼,不会其他的形状的饼我们再来教教他们。

2;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要知道正方形的饼和长方形的饼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看是不是一样的啊。

三、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1;交代任务

师;他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二等分的方法。下面是一张他们带来的礼物单,他们要来看看你们能不能办二等分的`礼物找出来。

2;幼儿在人手一份的操作练习纸上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3;集体交流、验证。

四;延伸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小熊分饼的故事引导出的图形二等分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比较贴近生活,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要分的如蛋糕、水果、饼干,可以让幼儿来分。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在辨认礼物单上的二等分的时候,有的只看左右而不看上下,有的只看上下而不看左右,有的只看形状而不看大小,所以在这个环节出错比较多。说明有的幼儿还没有来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迁移已有经验,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

2、会用短线、圆点、简单的图形等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

3、较细心地进行测量,乐意参加测量活动。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物质准备: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回形针、棉签等若干,记录纸人手两张。

教学过程:

1、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导入活动)

——师: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而且找到了很多长长的蔬菜,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长长的蔬菜?

——那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量一量)

2、迁移测量经验。

——用什么量?怎样量?引导幼儿迁移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请一个幼儿作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丝瓜。

——量好后还要想办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

——师:有一根棉签就画一条短线,刚才量出来有几根棉签就画几条短线。教师在黑板上示范。那么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圆点、图形等)

3、尝试测量蔬菜。

——提出测量要求: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对面的朋友交换。量好了从椅子底下拿出一张记录纸和笔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

——请一组两个小朋友一起交流: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教师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现问题并讨论: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

——教师依次出示三张图: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每张图上都有哪些问题?教师:测量时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就容易量错。

——幼儿第二次测量,教师重点观察并指导测量的正确方法。记录好后让两个孩子相互验证测量的结果是否一致。

4、尝试用多种工具测量蔬菜。

——刚才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你们前后两组互相交换,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

——幼儿操作。

5、延伸活动

——教师出示两根棉签和一根长长的丝瓜:现在赵老师手里只有两根棉签来量这根长长的丝瓜,怎么量呢?

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单数双数的认识。

2、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1~10的扑克牌,奖品(小红星若干)。1~10数字卡片人手一套,1~10数学印章,印泥。

2、贴绒圆形宝宝5个,贴绒数字1~10,毛线拉出的格子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体活动。

1、引导幼儿看绒板上排列的圆形宝宝,每排有几个,并用相应的`数字进行记录。

2、为圆形宝宝排队,教师示范圆形宝形容词如何两两排队。1~5数量由教师演示,其他各数请幼儿完成。

3、观察圆形宝宝排的队列。复习单数与双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单独的,表示这些物体数量的数叫单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童个剩下的,表示这些物体数量的数叫双数。

4、区别10以内单双数。教师任指1~10某一数,引导幼儿观察是单数还是双数,说出判断的依据。

二、幼儿操作活动。

1、游戏: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请幼儿将数字卡1~10按序排好,教师发出“单数”或“双数”的指令,幼儿迅速举出相应的数字卡,并用语言表达“几是单数”或“几是双数”。

2、指导幼儿完成“单双数涂色”、“谁的车多”、“动物回家”的练习。

三、游戏:玩扑克。

1、幼儿两两结伴游戏。

2、将1~10的扑克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双方根据商定的规则轮流发出指令和操作。

(1)翻出所有的单数或双数,翻出比某数大或小的单数、双数。

(2)翻出某数的小邻居和大邻居,说一说各是单数还是双数。

3、按单数或双数分别进行扑克接龙,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单数和双数。

4、教师给能够操作的幼儿发奖品,奖品多者为胜。

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我说二,你说二,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身上长着许多二,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我说五,你说五,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五星红旗迎风舞,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我说八,你说八,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帮老大妈,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7的形成数数,知道6添1是7,认读数字7,并理解7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7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请拼凑成7,1-67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6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6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6个萝卜变成7个?

6添1是几?

(4)幼儿复述:6添1是7。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6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6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6个桃子变成7个?6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7

(1)引导7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7”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7像什么?(7像镰刀)。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7除了能表示7个桃子、7个萝卜外,还表示7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7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7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6

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活动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3、发展目测力、判断。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讨论:“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力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加法,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子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

2、感受合作下棋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棋盘八副,围棋子若干。

2、“8”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算式卡若干,“9”的加法算式等。

活动过程:

1、复习8以内的加减。

师:今天幼儿园要举行趣味围棋赛,你们想参加吗?参赛队员在赛场不能乱跑,要坐在位子上。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门票,请小朋友们对号入座。

幼儿根据门票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并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2、学习9的加法并列出算式。

(1)热身赛。

师:比赛马上开始,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相对的两人一组,两人一副棋盘,一人执黑棋子,一人执白棋子。首先,我们来进行热身赛:两人一组,每组小朋友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谁先出棋。我出示一个数,要求小朋友出的黑棋和白棋合起来是我给你们的数。

(2)趣味黑白棋大赛:学习9的加法,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

师:正式比赛现在开始。规则是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摆棋,每摆一次各自列出一道算式。第一轮比赛开始,一个幼儿先出一部分棋子,另一幼儿根据前一幼儿出的棋子的数量,出另一部分棋子,然后两幼儿根据双方所出棋子的数量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3)验证趣味黑白棋大赛的结果。

师:请把你们列的算式告诉大家。幼儿验证记录卡。

(4)同样的方法开始其他几轮的比赛,学习其他的几组9的加法。

(5)最后,请每组幼儿说说他们所列的算式及其结果。

小结和是9的8道加法算式。

3、“9子通”游戏。

师:在画架上有许多“9子通”的图谱,里面藏着许多9的加法的秘密,请小朋友找找看,找到了就把它的算式列出来。看谁找得多,看谁找得快,看谁算得对。

4、结束。

检查幼儿所列的算式并请小朋友说说他是根据棋盘上的哪个部分的棋子列出的算式。

活动延伸:

将模盘、棋子放到活动区供幼儿自由操作。

活动反思:

由于活动的设计源于幼儿的兴趣,而且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幼儿在已有8以内数的加减法和9的组成这些知识基础之后,学习了9的加法,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的近期发展需要。

在活动中我始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活动的设计都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为达成目标服务,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面广,这样能使幼儿在轻松的操作活动中达到目标要求,做到在玩中学数学的目的,同时也重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我班幼儿学习数的组成时,已经发现数组成的交换规律。但是由于我认为幼儿学习了8以内数的加减法和9的`组成,已经掌握了这一规律,所以在本次活动就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活动中,我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数学的规律,让孩子能做到举一反三。

活动评析:

活动中教师能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重视个别辅导,注意与幼儿的互动,主动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了幼儿数学教育中“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本次活动前幼儿已经学习了8以内数的加法和组成,已经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学会了列加法算式计算,因此在学习9的加法时若活动目标:仍然停留在“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子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的水平上,我认为目标要求太低了。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活动过程:的情景看,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发现加法交换的关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中教师对于数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于可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因素的挖掘还不够。

大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 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 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 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2. 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包装盒的特征,认识包装盒的展开图。

2、通过尝试、探索,感知平面图与立体造型的对应关系。

二、活动准备教具:

长方体包装盒若干,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积木及与之相匹配的平面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感知长方体包装盒。

(1)你们的包装盒能站起来吗?

(2)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面?

获得经验:立体的长方体包装盒都能站立,都有六个面。

2、拆包装盒,感知包装盒的平面图。

(1)不知道这些包装盒打开后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将包装盒打开来看看吧!

(2)幼儿讲述打开后的包装盒与刚才未打开的包装盒的不同点。

获得经验:立体的包装盒都能站立,打开后的包装盒是平平的一张纸,只能平放,这就是包装盒的展开图,也称它为平面图,人们在制造包装盒时,先要请设计师设计出平面图,然后根据平面图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包装盒。

3、寻找展开图和包装盒之间的对应关系。

(1)找一找包装盒的六个面分别在平面图的什么地方?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用明显的标记在包装盒的面上及其相对应的平面图的面上作记号。

(2)包装盒上的六个面我们都找到了,怎么平面图上还有多余的面?这些面有什么用?

活动所获得经验:包装盒除了六个面以外,还有为了便于连接和包装的粘贴部分。

4、尝试给积木进行包装,进一步感知平面图与立体造型的对应关系。

今天真巧,玩具厂里叔叔生产出了许多积木,要请我们忙包装一下,平面图已经带来了,等会儿请小朋友选一块积

木,然后根据你积木的形状选一张合适的平面图,给积木包装一下。

(1)幼儿选择合适的包装纸,给积木进行包装,教师辅导。

(2)展示幼儿的包装作品,进行讲评。

(3)你为积木选到合适的包装纸了吗?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要选这张包装纸?

5、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包装平面图,并尝试自己设计包装平面图。

(2)给包装设计花纹。

5、班认识立体图形礁

礁一:《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小一样)

三、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礁二:《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知道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积木。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用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漂亮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搭成的吗?你们想不想也搭一个这么漂亮的宝塔(房子)?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个漂亮的宝塔(房子)。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知道你的宝塔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吗?(指导幼儿说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托盘里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提问个别幼儿。

2、揭示概念

教师出示小不同、形状不同图片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3、摸一摸,感知每个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什么特征?

师小结: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实物操作)

4、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

三、活动操作:作业纸

四、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立体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活动准备

1、20xx年台历

2、人手台历一册、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台历

1、谈话引出活动(星期)教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是星期几?(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出示课件:台历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台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台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

这是几月份呢?这个月有几天?

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

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说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

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

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结束活动播放音乐:星期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找出自己生日的一天,画上五角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大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饮料排列的规律,能按规律填补空缺。

2.能仔细进行观察,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若干,幼儿用书第22~23页活动过程:

一、不同的.饮料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形状、颜色不一样。

二、贴贴乐1.教师将第一种饮料卡片贴在长条纸上,按颜色不同贴成一个红色的、两个绿色的、三个蓝色的规律(饮料卡片不少于两组规律)。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是怎么排的。

2.请个别幼儿按规律再贴一组饮料卡片,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3.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三张卡片(必须保证有一组规律是完整的),再观察少的卡片应该是什么颜色,并将其贴上。

4.教师用另外两种饮料卡片贴成三三规律,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5.教师抽取走四张饮料卡片,幼儿观察并填补卡片。

三、幼儿操作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饮料卡片的排列规律。

2.请幼儿思考空缺的地方应该是什么饮料,从贴纸上取下该饮料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幼儿用书,相互检查贴的对不对。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排列出一定的规律,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发现同伴的规律,提高整体感知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环节基本齐全,目标基本达到。

2、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感兴趣。

3、教学过程中不能照顾到所有幼儿。

4、今后我要更加努力,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了解数字的重要性,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3、初步尝试用绘画、文字及符号对生活中所使用的数字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掌握不同数字在不同地方的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难点是:引导孩子运用绘画、符号、或文字的形势记录生活中的数字应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观察记录卡、记录笔一套

2、环境准备:创设相关数字的隐性教育的环境。如:时钟、挂历、扑克牌等

3、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寻找数朋友

今天,有一群数字宝宝来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它们藏了起来,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做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幼儿共同寻找数字朋友,鼓励幼儿间一边找一边相互交流这些数字的作用。)

二、基本环节:我们的数朋友

1、幼儿园里的数朋友

教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数朋友?他们代表什么意思?(集体交流,师幼图文并茂共同记录“离不开的数朋友”,并说一说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生活中的数朋友

教师:除了我们刚才找到的数朋友,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数字朋友?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归纳并记录:在自己家里,商场、交通、通讯、气象等方面使用的.数字及它们的用途)

3、特殊的数朋友

教师: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些特殊的数字朋友,帮我们脱离危险,它们是什么?又有什么特殊用途呢?(教师在幼儿了解数字一般作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字组成的重要号码的关注兴趣,知道它们的特殊用途并进行记录。如: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

三、结束环节:离不开的数朋友

教师: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想像并大胆表达没有数字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麻烦。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离不开数字,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延伸环节:

1、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寻找数字并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完善家园共创的《离不开的数朋友》记录表。

2、找一找节日中的数字。(如:六一儿童节)

3、尝试自己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现家人的生日。

教学反思:

兴趣是求知的发动机,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为此,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数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可探索性的操作材料。再通过利用日常生活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并记录观察结果,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字、体验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同时,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数”应用的新经验,还得到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有关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又尝试运用发现法,按“问题情境——探究发现——交流归纳——新情境中迁移”的循环往复思路展开,从生活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索,帮助幼儿将零星的表层的经验,整理成有条理的、正确的知识,让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最后,再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使孩子们对数的探索在生活中和家庭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融洽、愉悦的心理氛围,丰富、有时效的物质探究氛围,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充分的调动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玩数学的兴趣;多变的生活化、游戏化数学活动与孩子的互动,使孩子们能被有趣的数学现象所吸引,使幼儿在活动中从质疑到解疑,从探索到实践,开拓了思维,引发幼儿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趣”为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逐步使幼儿形成求知的心理愿望和一种自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心理趋向,让幼儿更好地在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里遨游!

大班数学教案13

设计意图

第一、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导入、

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

幼:小猴子、

师:小猴有几只呢?

幼:4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小鸡有几只呢?

幼:5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

幼:6只、

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

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

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14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预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多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把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二)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去的数多,多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多个?短头发多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定头发长与短的尺度”)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轻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

2、要求:

① 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 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 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① 你们统计什么?统计成果如何?

② 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 你们碰到过什么艰苦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四)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四周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记录与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定能力、战胜与战胜艰苦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运用倒着数的方法计算时间,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2、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体验“倒计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倒计时PPT。

2、幼儿每人一张自制的XX年6月的月历、铅笔。

活动过程:

环节一:说说:倒计时(感知信号灯上的“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1、看看说说:倒计时

插1: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归纳:交通指示灯上的数字是从大到小倒着计时间的`。

插2:PPT提问:这张图片上绿灯显示的数字是几?说明了什么?

情景:弟弟拉着妈妈的手要过马路,妈妈说:“你看绿灯显示的数字只剩3秒了,马上就要变红灯了,我们还是等下一个绿灯吧,这样过马路比较安全。”

插3:PPT提问:这张图片显示是几秒?

情景:奶奶送妹妹上幼儿园,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绿灯闪了就对妹妹说:“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妹妹说:“奶奶来得及的,从18秒钟到红灯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

2、归纳

原来我们用倒着数的办法,还能来计算过马路的时间。“时间长”表示过马路是安全的,时间短表示过马路有危险。该走的时间就要抓紧走,不该走的时间坚决不能走。

用倒着数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就叫“倒计时”。

环节二:找找:“倒计时”(体验“倒计时”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

奥运会的开幕画面、火箭发射、新年倒计时、微波炉、洗衣机、世博会倒计时。

环节三:算算:父亲节“倒计时”(体验“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1、幼儿操作:算算从今天到父亲节还有几天?

重点与难点

在日历上找6月10日和6月20日的位置。

究竟算那几天呢?

环节四:活动延伸

今年的6月30日对你们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你们要毕业了,那么离毕业“倒计时”还有几天呢?能不能算算呢?

9423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