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神奇的玻璃小班语言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言领域的小班教案

推荐度:

语言领域小班教案

推荐度:

《雪花》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推荐度:

语言领域的小班教案

推荐度:

幼儿小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神奇的玻璃小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玻璃小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神奇的玻璃小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

1、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

2、《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二、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

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三、出示放大镜。

1、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

2、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四、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

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五、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

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

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神奇的玻璃小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944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