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客服QQ:357588611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格式35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写出优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畏”。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内容练习说话。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3、懂得不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畏”。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内容练习说话。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3、懂得不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教学媒体ppt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只精致的花盆里种的是什么植物吗?指名回答

2、老师写它的名字(学习“含”)

3、叫叫它的名字,你能说说含羞草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吗?

4、师:含羞草的特征就是他的叶子能垂下合拢,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看。(媒体播放含羞草叶子垂下收拢的录像)

5、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因为含羞草,所以人们叫它,后来,,人们叫它。

(2)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

三、学习1—5节。

1、出示1—5节内容,边读边思考:为什么叫它得意草?

(1)指名说。

(2)板书:自我陶醉(学“陶”)、洋洋得意(近义词一自鸣得意)

(3)齐读句子:因为它经常自我陶醉,洋洋得意,所以,人们都叫它得意草。

2引读2—5节。

3理解,指导朗读2—5节。

(1)自由朗读,质疑问难。

(2)提问解疑,共同探讨。

(3)出示图片,想想哪种花的姿态是“婀娜多姿”?哪些花的颜色才能称作“淡雅”?哪种绿才能称为“翠绿”?

(4)生交流

(5)这几个都是描写花颜色,姿态的词语,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描写花的词语,咱们边看图,边来读读.(出示一组图片图片上标明:昂首怒放含苞欲放……)

(6)(出示实物)你们看他的叶子颜色——(翠绿),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瞧,他的花姿态柔软而且美丽,像一位少女,课文中用了一个好词是——(婀娜多姿)。他认为自己的姿态是——最俊的。再看他的花的颜色——(淡雅),是世界上——(看的)。

(7)指导朗读(读出得意的语气)

(8)学“翠”(什么东西颜色是翠绿的?)

“婀、娜”(开火车读词)

过渡:是呀,主人也觉得得意草太自鸣得意了,后来主人想了一个什么办

法,让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呢?

四、学习6—9节。

(1)指名分节读6—9节。

思考:出示填空:(什么季节),得意草与()相比。

小组交流并学习生字:碜、塘、菊、斑、斓、畏

(2)指名回答。

板书:月季花荷花菊花梅花

重点指导:碜(音:前鼻音,词读轻声。义:不体面。课文中是指谁怎么样)

色彩斑斓(读语可以说色彩斑斓的什么?)

畏(书空注意第七笔读词课文中谁“不畏严寒”)

(3)媒体出示(月季、荷花、菊花、梅花)的图片,并欣赏。

出示:春天来了,月季花()。

夏天来了,荷花()。

秋天来了,菊花千姿百态,有的(),有的(),有的()。

秋天来了,菊花色彩斑斓,有(),有(),有()。

冬天来了,梅花()。

(4)选你喜欢的一种花,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介绍。

过渡:这些花美吗?一年四季,他们竞相开放,那得意草与他们相比会感到怎么样呢?

(5)补充填空:(什么季节),得意草与()相比,觉得()。

自读6—9小节,根据填空边读边想,同桌说说。

(6)指名回答。

板书:太寒碜没那样美丽雅致太不像样抬不起头

(7)小结:主人将得意草与这四种花相比,它渐渐认识到自己,它再也不自我陶醉,洋洋得意了。你能试着来读读这几节吗?

(8)指名读。(读出它越来越羞愧的心情)男女生比赛读,

5引读第10节。’

6男女生合作读11—12节。

7小结:是呀,含羞草没有月季花那么——(体面),没有荷花那样——(美丽雅致),也没有菊花那么——(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更没有梅花那样——(不畏严寒),难怪它太惭愧。让我们再来读读得意草说的话。

学“惭”(读词语近义词——羞愧)板书:惭愧羞愧

8齐读第13节。

四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指导书写“畏”。

3积累词语。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六写字

重点指导“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引导学生看事物全面化,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工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他们的感情。

深入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青蛙或小鸟,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青蛙对天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4、拓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跳出进口来看吗?看到了什么,开会说什么?这样留给学生思维的创造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正确地引导。学会续编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仿写《夏日晨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并能充分发挥独立的想象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欣赏春景图。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春日晨景”中“春日”是什么意思?“晨”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己读三遍,要求读正确、流利。

3、请同学指出需要注意的字的读音,然后同桌互读课文。

4、找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5、没有拼音,同学们还会读吗?一起看课件,试着读一读没有拼音的课文。

(在图片中写上诗歌内容)

6、有几个生词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认读生词)。背景图片:

7、生词宝宝认识了,生字宝宝能认出来吗?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把他们的名字叫出来。(认识生字)。背景图片:

8、把生词、生字朋友送回家中,同学们还认识他们吗?

(在图片中写上诗歌内容)

三、理解、品味课文。

1、诗的题目是《春日晨景》,你从哪里看出这写的是清晨?点明春天的词是哪个?理解第一句。

2、“三月春渐浓”,什么样的景色让我们觉得春渐渐浓了?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诗,思考这个问题。

3、全班交流。学生说到哪句,理解哪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小结。

5、春天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画,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想在图中画些什么。

6、请学生带着体会配乐读。

四、尝试背诵。

出示图片,(在图片中写有诗歌内容):

老师带领尝试背诵:

1、老师读前一句,学生读后一句。

2、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学生自己试着背诵。

五、拓展学习

说一说有关春天的诗句、词语。

六、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夏日清晨,用自己的小笔头写一写《夏日晨景》。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同学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同学的生活经验,激活同学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同学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协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

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3)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五、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六、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39;,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想象,讲故事等。

态度情感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查阅资料:

查找关于《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还记得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吗?(指名讲故事)

2、师: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课题:《羿射九日》

过渡语: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二、初读感知。

提示: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三、学习字词,正确读课文,自己读懂课文,体会神话的美丽。

1、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先指名读后齐读

2、引导: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不懂的词语,集体讨论。

3、引导: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激发兴趣: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激情读:真的吗?那就读出来吧!

四、讲故事。

1、这么棒的故事,如果只有自己知道多可惜呀,你打算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2、讲给同学听一听。

五、作业。

自己搜集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庭。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读读妹妹变化前后的句子,能说说妹妹会有这样变化的原因;并根据有关语句,与同学交流对爸爸的看法。

3.读读指定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想象到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好;然后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

4.能正确认读“郊”等15个生字新词。

5.能正确读写“匹”等9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能正确读写“出色”等10个词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郊”等15个生字新词。

3.能正确读写“匹”等9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能正确读写“出色”等10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读读妹妹变化前后的句子,能说说妹妹会有这样变化的原因;并根据有关语句,与同学交流对爸爸的看法。

2.读读指定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想象到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郊”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匹”等9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郊”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教案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找春天》这篇课文吗?你还记得找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春天景色吗?(生答)。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板书题目:⑦一匹出色的马

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内容与什么有关系吗?(预设:一匹马,一匹出色的马)那么,课文讲讲的“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写了与这匹出色的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郊、郊、郊,郊外的郊。)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教案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翘舌音的:软、舍、株、拾;平舌音:葱。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指名朗读,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第一部分:从“一个春天的傍晚”到“不想回去。”;第二部分:从“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到“‘抱不到你了。’”;第三部分:余下部分。)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③评价完一个部分,齐朗读一个部分。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教案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郊、郊、郊,郊外的郊”。齐读,自由读。

(2)“郊、波、纹、软、毯、异、求、拾、骑、跨”口头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分三部分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

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想象说话,感悟主题。

教案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感情朗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想一想,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是不是真的马?(预设:不是真的马。)那是什么呢?(预设:那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那课文写了与这匹出色的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哪里?是什么时候?课文写了有谁?主要写了谁呢?找到有关词语后,做上记号。

个体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故事发生在郊外的路上,是一个春天的傍晚;课文写了“我”、爸爸、妈妈和妹妹,主要写了爸爸、妈妈和妹妹。

(追问:是谁骑那匹“出色的马”的?骑它干什么?<预设:是妹妹骑那匹“出色的马”的。骑它回家。>是谁让妹妹骑的?<是爸爸让妹妹骑的。>)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们一家在一个春天的傍晚,到郊外散步。回家的时候,爸爸让妹妹骑“一匹出色的马”回家。

(二)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图文结合,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意思意思。

(1)(PPT示课文图画1)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在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并形成答案。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第一问:图中画有“我”、爸爸、妈妈和妹妹。

第二问:妹妹骑着一条又长又细的枝条在前面跑着。爸爸、妈妈和我在后面走着。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

句子1: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有感情朗读指导:读好叙事的语气和父亲角色的语气)

句子2: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有感情朗读指导:注意读出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5)出示任务:看图自由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的课文。

(6)反馈指导。

指名感情朗读,师生评议。

(7)小结:同学们真会看图读书。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这幅插图的意思——爸爸让妹妹骑“出色的马”回家,妹妹高兴地骑上跑回家。(板书:又长又细出色的马跨上奔向前)

2.读文,结合生活想象图画,继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感情朗读。

(1)教案导语:我们通过结合插图了解了一部分课文的内容,剩下的课文讲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朗读“一个春天的傍晚”到“不想回去。”,想象一下,根据这部分的意思,你会画一幅怎么样的图画?具体会画上些什么?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想象出图画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在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并形成答案。)

预设:

图画:我们一家四口在郊外散步。(PPT出示想象的图画)

具体画的内容和根据的语句(要求按照课文语句的顺序说。):

①具体内容:妈妈牵着妹妹走,爸爸牵着“我”走。根据的句子: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

②具体的内容:有一条小河,河水碧绿,泛着波纹。根据的语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③具体的内容:河岸长着柳树,柳枝轻拂。根据的语句: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④具体的内容:宽阔的葱绿的田野。根据的语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结合汇报交流,(PPT出示课文图画2)指导朗读“河水”句和“田野”句,美丽、可爱。

(3)(PPT出示课后读句想象说话练习)出示任务:有感情朗读这两个句子,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提示:还可以联想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或阅读读到的有关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想象到的画面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说。

(4)PPT出示说话水平标准要求,同桌互说互纠。

说话水平标准要求:

①课文语句说到的意思要保留。

②语句要通顺连贯。

(5)反馈指导。

指名复述(中等水平的学生2—3人),师生以水平标准要求进行评议。

(6)小结反馈复述的优缺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改进再练说。

(7)再反馈指导。

(8)(PPT出示想象的图画)出示任务:看图自由有感情朗读这部分课文。

(9)反馈指导。

指名感情朗读,师生评议。

(10)教案导语:我们通过结合插图了解了一部分课文的内容,这部分课文是讲: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们一家四口到郊外散步,看到了美丽的春景。那么,剩下的课文讲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板书:傍晚散步景色美丽)

出示任务:朗读余下的课文,想象一下,根据这部分的意思,你会画一幅怎么样的图画?具体会画上些什么?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想象出图画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

(11)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妈妈和妹妹交谈的图画。

具体画的内容和根据的语句:

具体的内容:妹妹向妈妈请求,妈妈向摇头摆手说话。根据的语句: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结合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读好对话。

(12)出示任务:自由有感情朗读这部分课文。

(13)反馈指导。

指名感情朗读,师生评议。

(14)小结:这一部分课文是讲,往回走的时候,妹妹请求妈妈抱,妈妈不同意。(板书:求抱不行)

(三)了解妹妹变化原因,感悟课文主题。

1.教案导语:再往回走的时候,妹妹累了,请求妈妈抱她走,妈妈也累了,不同意,但最后妹妹是高高兴兴自己跑回家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出示任务: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画出让她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的语句,然后用“因为……所以她有这样的变化。”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语句: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答案:因为爸爸给妹妹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告诉她是一匹出色的马,骑着就能回家,所以她有这样的变化。

3.提问:当妹妹转头求爸爸,爸爸只是给了她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妹妹就高高兴兴自己跑回了家了。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会说这些呢?

指名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结论与理据对应,就应肯定。

(四)小结:

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文想象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有感情朗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讲了,在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一家四口到郊外散步的趣事,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景色美好,“我”一家生活的和谐。综合运用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结合生活实际和读文想象图画,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波、像、妹、纹;上下结构:恋、景、舍;半包围结构:匹;独体字:求。

(二)指导书写和抄写句子。

1.指导“波”“像”“妹”“纹”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波”“像”“妹”“纹”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分别提示:“波”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皮”的撇对着三点水的第一点起笔,穿插至靠近三点水提收笔;横撇压竖中线横中线下方起笔,横至横中线转撇,撇过竖中线收笔。“像”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注意所有的撇角度一致,右下部第一撇经竖中线与横中线交叉处到横中线下方收笔;竖弯钩在竖中线与横中线交叉处起笔,钩过竖中线收笔;捺要舒展。“妹”字右比左上下都伸出,下部稍多一点;“未”的第二横靠女字旁压横中线起笔,过竖中线与横中线交叉处,到横中线约中部上方收笔,撇穿插到女字旁的撇点收笔处收笔。“纹”上齐下稍出;“文”的点在竖中线上中部右边起笔,横与绞丝旁的第一个撇提的提齐平位置起笔,撇穿插到绞丝旁提的下方收笔,撇与捺下部齐平。范写“像”“纹”。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恋”“景”“舍”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恋”“景”“舍”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恋”字“心”上部两边稍宽;“亦”的第一点压竖中线,第二点压横中线,两竖过横中线收笔。“杏”字上部“日”扁平;“京”的第一点在竖中线左边,长横在横中线上部竖钩压竖中线,撇变点,两个点收笔与竖钩距离相等。“舍”字上部“人”字撇在竖中线中部起笔,过横中线收笔;捺粘撇起笔,到横中线上面收笔,撇捺都要舒展;下部“舌”的撇变横,斜竖压竖中线起笔,“口”竖中线两边相等。范写“恋”“景”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求”字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求”各笔画起止位置。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匹”字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匹”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提示:里面的“儿”要包在“匚”(读:左方框或三框儿)里面,“匚”的横横在竖中线上中部,两边大致相等;“儿”竖撇靠近竖中线。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5.指导抄写句子。

(1)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方格部上抄写句子的格式要求吗?

(2)(生答后)对了,在方格部上抄写句子的格式要注意:1.开头空两格;2.字要大小适中写在方格中间;3.标点符号占一个,一般写在左下方。

(3)抄写第一句。(提示:有的字还没有学写,注意对照着写。下面相同。)

(4)反馈指导。重点评议格式。

(5)按照评议对照自己抄写的改正,然后抄写第二句。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七、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课文的故事。

板书设计:

口头组词板书(略)

⑦一匹出色的马

傍晚散步景色美丽

求抱不行

又长又细出色的马跨上奔向前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9

设计理念:

小时候,我们曾在空房子里或山谷中,听到过奇妙的回声。那时,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探索科学的兴趣,就在这神奇的发现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现在,我们捧读课本,与学生一起诵读,体验小青蛙的快乐、奇怪,体会青蛙妈妈的亲切、智慧。本着“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让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回味童年。”的理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巩固练习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倒、圆、游、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回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而且大家都想弄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31课《回声》。

二、引生入境、复习生字:

大家知道,课文中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还有一位慈祥的青蛙妈妈,现在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你们想不想去?不过青蛙妈妈说了,想去的孩子得先读出荷叶上的字词。(复习学过的六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一)进入情境,体会景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随着青蛙妈妈出发啦!大家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忽然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啊!到地方了!快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谁想把对这里的赞美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

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需要我们会写的字呢!(指导书写:圆、倒。强调生字在格中的占位)

(二)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1、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你们听,他在说什么?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谁?你在哪儿?“

(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2、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3、站着的同学来表演小青蛙,坐着的同学来表演看不见的小青蛙。

采访:刚才你们说第一句话时有人学你,现在说了第二句话,又有人学你,你心里怎么想的?

是啊!小青蛙觉得奇怪极了,所以他跑去向妈妈请教,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抓住动词,揭示方法

1、导: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

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练习: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导: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听青蛙妈妈的讲解)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3、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

4、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5、指一对同桌来表演。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

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就让我们再次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四、生字迁移、巩固识字:

老师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儿歌,里边藏着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认的字。看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妈妈带它跳上崖,扔下石子做实验。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崖边又返回。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五、举一反三、指导写字:

这课还有两个字我们没有写,一个是游,一个是围。游字的结构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倒”)围字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圆”)写这两个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书写练习。

六、拓展阅读、启发思考:

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讲讲当时的情景。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0

师:同学们好,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诗人曾写过赞美春天的诗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描

写春天的古诗,

生1:一年级时我们学过《春晓》

生2:二年级时我们还学过《村居》

师: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诗人所写的描绘春天的古诗。下面就请看第一首古诗《咏柳》(多媒体出示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题目中就出现了一个生字“咏”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歌颂的意思。

生2:我们曾经学过一首骆宾王的《咏鹅》我想咏柳的意思是就歌颂春天的柳树吧。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咏柳就歌颂春天的柳树。那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呢?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师读古诗。

师:在刚才的这首古诗当中,一共出现了五个生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认一认吧。

生自读生字。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生字。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古诗,把它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

师:下面请文文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1读古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吧。

生齐读古诗。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句的意思?

生1:老师,我发现古诗下面有注解。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来读懂诗句。

师: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别的吗?

生2: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再联系上下文把它读懂。

生3:还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读懂诗句。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请同学们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读懂这些诗句。想一想诗人是怎样赞美春天的柳树的。

生自学古诗。

师: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春天柳树的美?

生3:我从绿丝绦看出,注解上说绦是带子的意思,作者把柳条比作了绿色的带子,很美。生4:我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课文的插图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柳树。意思是一棵高高的柳树,垂下绿绿的叶子,好像是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柳条好像是绿色的柳条垂下来。

师:你理解得真好,还有补充吗?

生4:我觉得这两句话中,把新长出的绿叶比作碧玉,把千万条柳条比作丝带,写得特别美。

师:这两行诗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下面我们就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师:读得真好,谁再来读读第三第四行诗句的意思

生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是谁的巧手裁剪出这些细细的柳叶?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

生5:我觉得这句话把春风当成了人,它会裁剪柳叶。

师:这两行诗写得很有意思,就像是作者自问自答。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后两句诗

师:大家都自学得很认真,诗的大致意思就都清楚了,在刚才的学习中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1:在这首诗的第二行中有表示数量的词“万条”那么万条是不是就代表一万条柳枝呢?

生2:我认为“万条”表示的是有很多条,看上去满目都是,数也数不清。

师:你说得很对,万条就是形容柳枝有很多条,在古诗中,有许多数量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

生2:我们学过《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是形容瀑布很长。

师:很好,诗人贺知章用生动的语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早春图。能说说你眼里的这幅早春图是怎样的吗?

生4:这看到岸边一排排柳树,萌发出新的绿叶。就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垂挂下来。

生5:我眼中的这幅画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柳树把自己打扮得特别美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师:是啊,多美的画面。

生6:我觉得这幅画面上还应该有春风姑娘,她在天空中微笑着,把绿色泼洒给大地。二月春风,万条柳枝,组成了一幅这样美丽的早春图,让我们带着对春天,柳树的赞美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古诗,

师: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生自背古诗。

师:让我们一起看着这幅画面来背一背《咏柳》

生齐背古诗。

师:刚才我们学习唐朝人贺知章的《咏柳》,下面我们再跟随着南宋诗人朱熹来到位于山东省的四水河边去感受春日的美景,请同学们一起读

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春日》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把它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

师:能把这首诗读正确吗?

生1读古诗。

师:读得不错

生2:我想提醒大家,第一行中的滨是前鼻音,请大家跟我读。

师:你提醒得真好,下面请女生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女生齐读古诗。

师:男同学,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吧。

男生齐读古诗。

师:朱熹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春日的景色又是怎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先自个儿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自读古诗

师:请说说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1:我不明白第一句中寻芳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2:寻芳是寻找美好的景色,第一行的意思是: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作者到泗水河边去踏青,寻找着春天的足迹。

师:你说得很对,寻芳就是寻找美景的意思,而胜日指的是好日子,在诗句中,胜日到底指的是怎样的好日子呢?

生3:我想,一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生4:我想,这一天不光天气好,而且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郁了。

师:那么一二两行诗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4:这两行诗的意思是说,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作者到泗水河边去踏青,寻找着春天的足迹。无限春光一下子映入他的眼睛。

师:那还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呢?

生5:从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我明白了“等闲”就是随意,但是这行诗的意思我还是不太明白,

师:这行诗确实比较难懂,谁来试试说说,

生6:我觉得这句诗的意思就是随意的就能认识东风。

生7:我是联系万紫千红来理解的,因为春天总是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明媚的景色,所以人们就能很方便地找到春风。

师:原来等闲还可以理解为很方便的意思,你能够联系上下诗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8:老师我知道万紫千红是一个成语,形容百花齐放,色彩鲜艳,

生9:我从这句话中知道了诗人原来打算寻找春天的美景的,但是他发现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色,很随意的就能捕捉到春风的声音,所以说“等闲识得……总是春。”

师:理解得真好,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春光,作者是心情也变得舒畅,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古诗。

师:这一个脍炙人口的佳句,请你和同桌相互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同桌相互说诗的意思。

师:男同学们,你们能连到起读一读这首诗吗?

男生齐读古诗。

师:谁来评价一下男同学到底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我们在读第后一行的时候,可以强调总是这个词。

师:说得没错。

生2:我觉得男同学还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那你愿意来试一试吗?

生2读古诗。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读出诗人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来。

生齐读古诗。

师:这么优美的诗句,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生试着背古诗。

生1背古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一起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吧。

生齐背古诗

师:《咏柳》和《春日》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那有没有写得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1:我觉得描写的景色不同,《咏柳》主要写的是春天的柳树,而《春日》是写泗水河边春天的景色。

师:你说得没错。

生2:我认为这两首诗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的,但是时间不同,《咏柳》写的是早春时节,柳树才刚抽出了芽,二月春风吹拂着它。《春日》写的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才有万紫千红的景象。

师:是啊,同样是描写春天,《咏柳》写的是早春二月,而《春日》则是春意正浓的时候,所以诗人看到的景象也就不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七个生字,请你仔细地观察这几个字,看一看哪里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的地方。

师: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记住它的意思,然后再确定它的字形。还有什么字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注意。

师范写“碧”字

师:请同学们一起在作业本上把这几个字抄写两遍。

生写生字。

师:诗人用他的笔描写了美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再赞美一下春天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两首古诗连在一起背一背。

生齐背古诗。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1

一、教材简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__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__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__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__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__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让学生看生字条,看看有没有已经认识的字。把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在解题和介绍背景时识字。揭示课题《__爷爷植树》,认读“邓、植”两个生字。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结合课题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背景,如,“植树节”是怎么回事,“__爷爷”是谁,“81岁高龄”是什么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节、岁、龄”等生字。

(3)朗读课文时识字。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出示描写__爷爷认真植树的重点句子,认读“已、经、息、站、行、扶”等生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亲手栽种”时,落实“亲、栽”两个生字的认读。

2.生字的识记。

(1)“植、站”是翘舌音,“邓、龄、经、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

(2)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冷—龄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亲

3.识字的巩固。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4.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可以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爷”和“节”都有一个部件“ㄗ”,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本课新出现的双立人,可结合单人旁进行书写指导:

(1)撇应该写得平直;

(2)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教师示范);

(3)竖为垂露。“节、岁、亲、行”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和书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二)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__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__爷爷的崇敬之情。关键是体会__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__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4.“‘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树长得茂盛、漂亮;是__爷爷亲手栽种的;__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__爷爷……)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了解__爷爷的情况;了解植树节的来历。

2.课中活动。

讨论:为什么要植树?怎样植树?

3.课后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了解多少说多少)

2.老师出示图片,介绍__爷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__爷爷的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读:植、岁、站、栽。

看清韵母读:龄、行。

(2)“我会记”:指名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我会写”:指名先在田字格中写字,再对照课本中的字,发现规律,描红、临写。

(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你觉得__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为什么说“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讨论方式: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四)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照课后说的那样做:“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景色,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

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吗?练习背诵。

三、书写生字。

1、师:调皮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

2、今天要求写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写字要领。

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生摆好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始书写,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生写完以后,展示,交流,评奖。

四、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3

一、教材内容解析

《羿射九日》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世界之初”,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想象力丰富,有利于开放式思维的扩展,提高思维辩解力,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知识积累和学校每月的课外阅读书目,本学期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学习,孩子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可以根据课文的引导,启发头脑风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寓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思想

根据课本内容,孩子的年龄特点,双减的政策要求,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理论联系实际,活跃思维,走出课本,联系生活,感悟语文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诵读课文。

2.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羿的精神品质。

3.感知神话的神奇魅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羿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感知神话的神奇魅力,并讲故事。

六、方法与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

七、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教具。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图片导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

师:老师的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师:神话是远古人民口耳相传,口头创造,表达对自然的征服,对理想的追求,所以神话是一种精神寄托(板书:羿射九日)

(二)感知课文

师:自由诵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

1.起因

第3自然段: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带来的后果。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讲解:炙烤、熔化,让学生感受人们的艰难。

学生想象:除了课文中出现的情况,人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2.经过

(1)羿射九日克服了哪些困难?(发挥想象)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①边默读边思考:这里真的有“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吗?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

②指导朗读。

(2)神奇的动作。

课件出示: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

①指名读。请其他同学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动词体会羿的特点。

②做“登、搭、拉、射”的动作来体验一下。

③朗读指导。抓住动词,将自己当作羿,再读课文,体会羿的精神品质。

当羿饥肠辘辘时,他依然坚守信念,要帮人们脱离苦海……

当羿干渴难熬时,他依然坚守信念,要帮人们脱离苦海……

当羿被山河阻拦时,他依然坚守信念,要帮人们脱离苦海……

当羿疲惫不堪时,他依然坚守信念,要帮人们脱离苦海……

……

3.结果

出示ppt,用图片对比的方式把文章3自然段和7自然段进行对比出示。大地由人间地狱到生机勃勃。

你认为课文中羿有哪些神奇之处?

(三)作业:推荐课后读物: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任意选一个故事读,并分享给自己的伙伴。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祖国解放了妻子

斩钉截铁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旧金山海湾登上船舷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5个。

2、能正确朗读词语7个,并积累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5、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说说含羞草早上和傍晚叶子的变化。

6、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7、懂得做人要诚实、善良、谦虚、守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后)

2、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按照要求摘抄词语。初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优)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

1、在植物界中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名叫:含羞草

2、出示课题:41含羞草(读)

3、出示实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学生字:含

4、含羞草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那叫什么呢?

二、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检查

(1)读词语:精致婀娜多姿庭园寒碜不畏严寒自鸣得意

(2)教学生字:婀碜畏

(3)接龙读课文(及时正音)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含羞草原本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它这个名字?

2、交流

3、出示句子:因为它觉得自己的神态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读出自鸣得意的语气)

4、用“因为它觉得``````”练习说话

5、有感情朗读课文1---------5小节

6、为什么这么自鸣得意的得意草会改名为含羞草的呢?它为什么不得意了呢?

自读课文6-13节。

7、交流

8、分组比赛朗读6-------9节

9、合作小组完成表格

10、请小朋友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

11、齐读6------9节,试着背一背。

12、读10--13节,找找含羞草样子的特别之处。

(人们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拢叶子,低下头来。)

13、小结

三、实践运用

1、游戏巩固生字、新词。

2、试背6------9节。

四、拓展延伸

你看见过含羞草吗?如果你见过,请你说一说: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它的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交流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6

【学习目标】

1.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等9个生字;会写“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音乐曲目《春天畅想曲》,各类春景的课件。

2.学生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

3.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诗歌、散文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观图象引入

1.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教师播放课件的部分内容)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嫩绿的小草,绽放的花朵,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下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教师配乐范读)

2.同学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指读(4名同学)你最喜欢的一段,其他同学评一评。(教师引导学生,多从正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给予评价。

三、品读课文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文中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到来了?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名)

你知道什么是“探出头来”吗?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小草探出头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教师演示课件。)

师: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一读?(指2~3名学生读,教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

师: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的在小组内读一读,一人一句,看谁读得最棒——可以边读边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2、(实物投影4~7自然段。)

(1)选择一小组来表演读,其他学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2)教师演示课件表演读。

(3)仿照句式,练习说话:,那是春天的吧?

(4)全体同学表演读。

3.你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春天来了?(指名)把有关句子读出来,讲出你的理由。

4.师: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教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

我们看到了(学生回答);我们听到了(学生回答);我们闻到了(学生回答);我们触到了(学生回答)。

师:春天无处不在!课文哪些地方还能看出来?(指读有关句子)

四、学生拓展交流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现在,请同学们将

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向其他同学介绍春天的美。

2.请一位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配以实物投影。)

4.看小组里谁收集的资料最丰富。(一组评一位,然后大家鼓掌。)

五、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象。现在,请每个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看谁画得更好。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继续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语气。

5、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才艺表演中展示自己,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感情。

2、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华罗庚肖像,交流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这位慈祥的老人是谁?(板书华罗庚)能说说对他有哪些了解吗?(生谈)

2、师:同学们真善于学习,你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了课文的主人公,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

3、生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他为什么要回国?是什么时候回国的?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2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开始_

2、检查生字

(1)师:有没有信心读准这些词语?(指1人读)

(2)师有两个词容易读错(华罗庚冲着)谁能读准?

(3)咱们跑火车读词,行吗?(同位表示“握住”)

3、检查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过渡:华罗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一)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师:你体会到了华罗庚的什么心情?

1、“中国解放了”(高兴)师问:这种高兴的心情还可以从哪儿体会到?

2、“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急切、激动)(幻灯片出示这句话)谁再来读这句话?

师: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说明什么呀?(华罗庚盼望祖国解放已经盼了好长时间了。)

3、是呀,盼了这么久,祖国解放了,他怎能不激动呢?华罗庚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回国)你怎么知道的?(幻灯片出示华罗庚说的这句话)

师:华罗庚在说这句话时态度怎样?(坚决)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能说说“斩钉截铁”的意思吗?

师:真棒!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_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指读、男生读)

师接着领读,你从这里又体会到了什么?

4、师:是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各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_9自然段(请一组展示)

5、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华罗庚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到了华罗庚的心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二)自主阅读,畅谈感悟。

过渡:(指板书)华罗庚又是什么时候回国的?(1949年初春的一天)

你们可知道1950年的中国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吗(生谈)

师:嗯,的确如此。当时的美国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好,华罗庚有自己的洋房和汽车,而咱们祖国当时是非常贫穷的,人们住的是土屋、茅草屋。在这种情况下,华罗庚为什么回国呢?

6、师: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生:13段)(板书:奉献)出示幻灯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师:自己再小声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爱国)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谁能带着感情读这段话,读出华罗庚的爱国之情(指2人)

师:华罗庚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他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在数学领域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小结

像华罗庚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立刻回国,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人还有好多,他们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掩耳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齐读13自然段感受这份爱国之情吧!

师:同学们,现在,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7、师读最后一段(出示插图)

同学们,此时此刻,华罗庚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华罗庚说些什么,请大家课下再认真读课文,把你的体会写出来好吗?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查找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8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pónɡ)好客(hǎohào)荫房(yīnyìn)

(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

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出产的大米很多呢?杭州盛产什么?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

①指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②你从哪些词与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

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一个词?(凉棚)

自由准备后,再指读。

(4)学习第三句

①自由轻声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

②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③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④指导朗读。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⑤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

(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①男生齐读句子。

②说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③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谁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④女生齐读句。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语。

(6)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有名)

(3)用——划出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的三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5)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新疆对对于生活在宁波地区的学生们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首先布置了课前参与的内容,请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葡萄沟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并认真思考大家质疑的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同时可以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料,如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从网上下载,向爸爸妈妈咨询等等。并把查找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让这些信息最有效的为自己在课上参加研讨时服务。这样的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研讨奠定了基础,而且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走进课堂,更能促进课上的学习。

我从以下几步实施了课堂教学:

1、赏美景:

在这节课上,先让学生通过录像去葡萄沟游览一番,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

2、品美句:

在游览一番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文,从课文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研讨。由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共同研究(一起读读,一起交流自学成果),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员参与,又做到了视学生为学习发展的主体,为每个不同个性、不同学习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是全班的集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试着抓住重点的词句,来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一句,学生能结合图片,充分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

3、画美色:

在学生从美句中了解到葡萄沟的葡萄多,而且是五光十色的,在想象出还有哪些颜色后用自己的画笔画一画葡萄的颜色。

4、尝美味:

在学生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特别有名时,让学生品尝我事先准备好的葡萄干,这样做,学生不仅品尝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5、悟美情:

前面的每一个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的美,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最后,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布置了课后延伸的内容,请学生为维吾尔族老乡推销葡萄干,请学生在课后把自己学完《葡萄沟》一课的感受和体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现,或朗读课文,或背诵段落,或画一画,等等,使课内知识进一步拓展,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

不足之处:

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觉得自己设计了一幅最美丽的宏图,这一次也不例外。可上好了课,却总是发现考虑欠妥当的地方很多,以使课堂教学中出现可好多遗憾之处。例如:在小组交流之后,本应该让多个小组派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对于“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再按顺序逐个进一步了解具体好在哪里。可我却在一个同学汇报急急冲冲的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不但使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更影响了我下面环节的教学。如:学生一下子从第一个内容跳到了最后一个内容。在加上所教班级的学生发言不是那么好,我一着急使整个教学程序出现了混乱。本来,想的好好的让学生多朗读,并做到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语,再从读中悟情。结果是词语没有理解好,当然更没有读好。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匹、波”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想象和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

3.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的变化。

2.理解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来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点名学生回答)

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板书课题)

3.有哪位同学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用出色来说一句话。(点名学生造句)大家想知道这匹出色的马是什么吗?那么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读困难时,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反复朗读。

2.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朗读小能手”。

3.交流阅读收获。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哪些自然景色?

(2)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3)“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4)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

4.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识记情况。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二、细读第1~3自然段,积累词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你觉得春天的郊外美丽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由读文。

3.全班反馈交流,画出体现春天的郊外美丽的句子。

4.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

(2)你在郊外游玩的时候还会看到怎样的美丽景色?(小组交流)

(3)仿照上面的句子,练习说话。

(4)词语积累扩展。

①画出文中表示“绿色”的词语,抄一抄,并照样子说一说。

②体会“恋恋不舍”的意思。

三、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体会妹妹的变化

1.小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1)指导朗读时应读出感情,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爸爸的话要读出鼓励的情感,妹妹的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

(2)互相评议,谁读得,评为“朗读之星”。

(3)小组开火车读。

2.体会妹妹的变化。

(1)出示句子: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想一想: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妹妹会求妈妈抱她?

(2)出示句子: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想一想:

①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蹦蹦跳跳、笑着说)

②为什么妹妹会从“求”到“高兴”?(因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马)

③妹妹的“马”是从哪里来的?这匹马是一匹怎样的马?(爸爸在一株柳树下拾到的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④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觉得这匹马怎么样?

(3)从妹妹的变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妹妹会有这样的变化?(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五、指导写字

1.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

(1)波、纹、像: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像”字书写时要右边“象”的第六笔要从扁框内撇出。

(2)景、恋、舍: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作部首的部分要写得扁而窄一些。

(3)求、匹:独体字和半包围,“求”字下部是四笔,“点、提”“撇、捺”笔势互为呼应,与“水”字作对比观察;“匹”要注意书写顺序,先里边后外边,最后一笔是竖折。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8个字。

能力目标: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

情感目标:

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人们为我们创设了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谁来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1.自己读课文,看课后认读字和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2.读读下列词语:

帝俊、羲和、扶桑、轮流、违反、烤焦、苦不堪言

尧、羿、疾飞、爆裂、箭囊、红光、四溅、安居乐业(困)

3.读课文,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课文结构,练习讲故事。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想想原因是什么。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帝俊、羲和、汤和、轮流、违反、苦不堪言

3.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尧、神弓、神箭、爆裂、凉爽、派人、罢手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怎么样。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只留安居乐业拥立

5.讲一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四、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一个给同学们。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1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唱这首歌。

2、从理解诗句入手,逐节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用具:

1、课文放大挂图。

2、课文歌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提示挂图)图上的少先队员在干什么?

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快乐地歌唱呢!(放歌曲录音)你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2、这首歌的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桨”是怎样的?到图上来指指。

它是干什么用的?“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摇动)

那“摇船前进”可以怎么说?(荡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指导阅读第一节。

(1)轻声读读,看看这一节描绘了哪些景物?相机结合理解词语。

环绕:通过看图及结合课文中的“四周”一词理解意思。

凉爽:“爽”是翘舌音、后鼻音,还是三拼音,注意读准。给“凉爽’找个近义词(凉快)。你什么时候感到凉爽的?

(2)再读读课文,对照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出示:我们荡舟遨游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小船儿_______,四周________,迎面______。啊,_________!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来丰富诗句与画面的内容。)

荡舟在风景如画的北海,迎面吹来阵阵凉风,你感到怎样?

(3)指导朗读: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后两行语速更慢,“轻松”一词重音轻读。

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

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3、汇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音。

2、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阅读第二、三节。

(1)指名读,找出两个描写少先队员心情的词语。(愉快、欢乐)

(2)默读,看看还可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十分愉快。

第2节着重体会“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是自由自在的,可它们竟羡慕我们的生活,更体现了少年儿童的欢乐、幸福。)

指导朗读这一句。

指导朗读:用欢乐、愉快的语气读。后两行语速更慢,“轻松”一词重音轻读。

(3)指名读第3小节。

你们知道是谁给我们安排下这样幸福的生活?

师:《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你们知道“花朵”是指什么吗?现在能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花朵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温暖,党就是太阳,有了党的关怀,我们少年儿童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请你再读一读这一节,读出自豪、幸福的感觉。

(4)指导学生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填空。

生活在祖国怀抱中的少年儿童是多么______啊!我们(愉快地学习),(尽情地游玩)。

这都是(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有一句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找到了吗?(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再读读,体会体会表达了“我们”怎样的心情?(既表达了少年儿童愉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对祖国、对党的赞美之情。)

4、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和同学们一起在水上荡起双

桨、放声歌唱,该是多么愉快、多么幸福啊!

学生和着录音轻唱歌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唱这首歌。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2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华罗庚说的话,能理解他说话是的心情,再有语气的读出来。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华罗庚的话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时提示学生查资料,了解华罗庚的有关情况。可有学生根据资料自己介绍对华罗的了解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

二、学习课文

1教学时,注意朗读指导,特别是华罗庚与妻子和美国教授的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此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3的要求让学生读中体会,体会后在读。

2重点指导第三五自然段华罗庚的话。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国解放的这一天)引导学生体会“疾步”“坚定”“喊”等词语的意思。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3学习课文第10`13自然段

华罗庚又一次说:“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否只是简单的重复?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4学生反复朗读华罗庚的话,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

三、学生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提问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指导:

处: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冲:“冲着”的“冲”读chong不读chong

憾:“遗憾”的“憾”与“感”字比较,加深记忆。

授:“授”可与“受”比较,加深记忆。

三、思考交流

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回国?看一看“语文天地”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人物对话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华罗庚的爱国热情。在指导时,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反复朗读,训练后效果较好,学生大多能够读出气势。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3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生字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荣宿篱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

“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

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

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

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烧荣;平舌音:菜宿。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

枯野火烧不尽

荣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景美丽

人可爱

教学反思:

3.笋芽儿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到3个字,会写7个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比喻句,体会瀑布的壮丽景色,懂得作者所运用的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1、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均可,让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2、然后由教师讲解,或学生介绍:瀑布是从高山陡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然后引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审题。

学生读题后,由教师介绍这篇课文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描写瀑布壮丽的景色的诗歌。

三、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丢字。读后,可组织学生评议。

四、分段讲读课文。

指名读诗歌第一节。

这一节是写瀑布的什么?

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

2、合作学习读熟课文。(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

3、合作识记生字(小组内说说方法)

4、抽卡认读生字

指名朗读文章

写瀑布的声音。

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学习理解打基础,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课时

讲读诗歌第2、3节。

1、指名朗读第2节。

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这一节写瀑布的什么?(1)想象一下,“望见瀑布的全身”指的是什么?

(2)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2、指名朗读第3节诗。

读前提出思考题:这一节写瀑布的什么?

①“屏”是什么?

②作者把瀑布比做什么?珍珠的屏是怎样的?珍珠的屏会使人感到怎样?诗里怎么说的?

(指的是从瀑布顶端到瀑布的脚下都看到了。)

(读诗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回答。)

作者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子,把瀑布比喻成什么?

读后,回答上述问题,然后议论:(“屏”是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可以折叠。)作者把瀑布比做珍珠的屏,珍珠做的屏闪闪发光,十分珍贵,使人感到真了不起。

诗中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在熟练地朗读基础上自己感悟出作者笔下的春雨的美丽,学习拟人的写作手法,并利用想象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在脑海中展现变化多端的春雨。

教师总结

(1)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作者用了准确的词语,恰当的比喻,写出了瀑布的壮丽,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感情。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按观察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学习的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12瀑布

远听见声音像……又像……

较近望见全身衬着一道白银

脚下仰望珍珠屏烟雾尘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野”字的部首,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趣事,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野”字部首,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法

教学道具: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语:谁能说说如果让你生活在乡下你一般会做什么?(生答)

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名字叫乡下孩子,看看她在乡下的生活是怎样的?她都会做什么?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乡下孩子》。 (教师板书课题—乡下孩子)

2.讲解课题:

(1)全班齐读课题。

(2)强调“乡下”要读轻声。

(3)乡下即农村,乡下孩子即是农村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全班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试着读一读。

2.教学生字词(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词组)

(1)学生齐读生字一遍。

(2)教师讲授生字:以“妈”生字为例,让学生拼读“妈”的拼音,说出“妈”的部首和结构,笔顺,最后再组词。

(3)带读生字(教师示范);请个别学生拼读。

(4)去掉拼音让学生拼读。

3.A重点讲解“野”部首“里”,让学生举例“野”字偏旁的字有哪些。(比如里,厘,童等);

B区别“怀”和“坏”的不同。(坏部首是土,怀部首是 忄)

4.全班齐读词组再请个别学生读。

5.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词组。(其他学生当文明小听众)。

6.请全班自由朗读课文,数数总共有几小节(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和课文在分自然段上的不同,诗歌一般前面没有空两格,每小节都是对齐平行的,以小节为主,而课文一般前面都空两格,以自然段为主。),并用数字序号。

7.思考:读完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教师引导:主要写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和词组,把课后练习的生字描红。

2.誊写生字甲本的《乡下孩子》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新词组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她有什么本领?

二、讲读课文,深入分析。

讲读第一小节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师提问生回答:

师: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使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生答师板书:乡下孩子)

师:这里说的是乡下孩子小时候的事还是现在的事?从课文哪个字可以看出?(曾:这里是曾经,过去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4.细讲句节: 导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乡下孩子小时候是怎样的?

(1)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2)全班齐读这句话。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师:乡下孩子觉得躺在妈妈怀里像什么?(生答师板书:欢唱的黄鹂)

师:你们见过黄鹂嘛?想听听黄鹂的歌声嘛?(课件显示黄鹂图片和叫声)

师:你们觉得黄鹂漂亮嘛?歌声欢快嘛?(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读出欢快的节奏。)

(3)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乡下孩子小时候是在怎样与自己爸爸玩的?(生答师板书:盛开野菊—引导学生看课本图片了解什么是野菊)

(4)指导学生朗读“爸爸”“妈妈”时要读轻声。

(5)分析“野”字结构。(部首是里,结构是左右,组词:野外,野菊)

(6)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躺在妈妈怀里,骑在爸爸背上是什么感觉,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7)全班朗读第一小节,能背的同学尽量背下来。

讲读第2、3小节

过渡:在爸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愉快的成长着,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在童年时会玩什么游戏?有哪些本领嘛?

1.全班快速朗读第2,3小节,用笔画出乡下孩子会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本领?

2.请个别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并板书:乡下孩子会—捉,会—含,会—挖,会—逮)。

3.捉蝴蝶,编歌曲。(想象力丰富,聪明)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课件显示)

(1)引导学生想象乡下孩子捉蝴蝶的动作,想一想乡下孩子在捉到蝴蝶时的心情。

(2)请个别学生加上动作朗读这句话。

(3)解析“编织”: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让学生用编织造句。

4.含草叶,吹歌曲。(聪明) 导入:你们能用草叶吹出歌曲嘛? 含一片草叶,可以吹出动听的歌曲。(课件显示)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们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聪明)

5.挖野菜,撑肚皮。(勤劳,能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课件显示)

导入:想一想乡下孩子平时在家会帮她父母干什么家务活?(生回答师板书:挖野菜—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 (1)课文中“撑圆的肚皮”说明了什么?(看课文插图理解,这里是说小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2)乡下孩子把小猪养的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懂事,勤劳,能干)。

(3)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6.逮小鱼,乐猫咪。(负责)

导入:乡下孩子喂饱了小猪接下来该喂家里的猫咪了。想一想她是怎样喂的?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课件显示)

(1)思考“一串”是什么意思?(即很多的鱼)我们能不能把“一串”改成“一条”?

(2)想一想乐坏的猫咪是怎样的?它会说些什么话?(例如:感谢你!)

(3)学生齐读这句话。

7.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2,3小节。

(1)全班齐读2,3小节。

(2)问学生在这件事中最喜欢哪件事,把自己喜欢的那件事读给大家听并背诵。

三、课外拓展:

做一做看谁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让学生做)

A割一把青菜,喂饱了山羊。

B.端一盘骨头,乐坏了小狗。

C.抓一把米粒,撒给了小鸡。

D.拔两根萝卜,递给了兔子。

讲读第4小节

导入:乡下孩子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有趣!谁来说一说乡下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全班齐读第4小节并回答问题(生答师板书:生—阳光 长—旷野)。

(2)解析“旷野”意思即空旷的原野,让学生造句。

四、小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1)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回归全文。

(2)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并背诵。(播放课文朗读MP3)

五、布置作业:

1.课文P34页第四道题目,并把你说的趣事写下来。

2.背诵课文,下节课抽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射、值”等生字,会写“觉、类”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3、情感与价值

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羿射九日”就是其中一个。

2、指导学生读题。

二、学生质疑,导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

(1)羿为什么射日?

(2)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3、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动画片《羿射九日》片段。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羿射掉了九个,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四、学习生字

(一)识字。

1、语境识字。

十个太阳没有轮流值(zhí)日,而是一齐跑了出来,地上的沙石都要熔(róng)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jiān)难。神箭(jiàn)手羿射(shè)日,太阳爆裂(liè)开,火球乱窜(cuàn)。羿射九日,炎(yán)热退去,庄(zhuāng)稼(jià)生长,土地滋(zī)润,花木繁茂(mào),江河奔腾(téng),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学生反复拼读生字,认读句子。

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生字卡片检查。

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39;。

(二)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有什么新发现?

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写字。

“弓”字:占中格,共3画,横折、横、竖折折钩。

“炎”字:占中格,上面的“火”要小,且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写字,学生再练写。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7

教学目标:

1、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

huá中华,华丽

2、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3、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

2、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我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祖辆华罗妻异算夫妇旧码握敬抛贫献价值

2、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平静)坚定——(动摇)贫穷——(富裕)落后——(先进)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导合作读书,同桌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相交流: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作业设计

1、读生字.

2、流利朗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有11个自然段.)

2、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哪几个地点的事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3、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房客厅旧金山海湾

4、文主要写了华罗庚在这两个地点说的话,第一部分是课文的1至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课文的6至11自然段.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

(二)学习第1至5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5自然段,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记出来.

2、名朗读,指出"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òng,是"向着,对着"的意思.

3、生质疑,老师介绍背景,体会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时万分激动的心情.

(1)"中国解放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过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住着洋房,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很富裕,很舒适.)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4、觉得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

出示文字投影:"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

这些加点的词都表现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的消息非常激动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评价是否体现了华罗庚的心情.

5、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读出华罗庚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6至11自然段.

1、渡:华罗庚准备回国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劝阻他是怎样回答的呢

2、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课文6至11自然段.

3、示文字投影,重点理解句子: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读了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华罗庚是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科学家,就像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不嫌弃祖国的贫穷落后,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祖国的进步发展放在第一位.)

4、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体会华罗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读全文.

2、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华罗庚是个不贪图享受,热爱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洋房客厅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热爱祖国

旧金山海湾为祖国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8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3 、《聪明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美国教育家随意指定三个中国孩子做一个游戏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聪明的人不仅智力发达,还要有爱心、忘我、无畏、团结合作的品格。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新偏旁“羊”。

三、教学难点:

1 、通过读课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三个小孩忘我、无畏的品质,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 、会写 10 个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题解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聪明是什么》。

2 、指导读课题,齐读课题

3 、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聪明”这个词,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谁聪明?为什么说他(她)聪明呢?生答:(自由答,各抒己见)。

4 、师: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聪明”除了一个人的智商高以外,还有什么含义呢?

(二、)反复读课文,对“聪明”这个词进一步理解含义。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带拼音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注意长勾子的读法,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予正音,看准听得仔细、认真。

( 4 )通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5 )指名回答思考题,回答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

2 、美国教育家让这三个孩子做什么游戏呢?在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回答板书:(干井→冒水→逃命→ 7 秒→否则淹死)

3 、听了美国教育家话这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 1 )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指名说说孩子们是怎么做的,美国教育家的表情怎样?板书(最小的上来→ 7 岁的上来→的上来)他们全部逃生过程用了多长时间,达到要求了吗?

( 2 )指导朗读

该孩子们的动作时你认为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又急又快)为什么?(因为逃生的时间只有 7 秒钟)。

4 、美国教育家看到这三个中国小朋友只用了 5 秒钟,按他的游戏规则脱离了危险,他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后来他知道这三位小朋友只用 5 秒钟就脱离危险的原因了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6 自然段,思考: 7 岁和 10 岁这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根据回答板书(他小我要让着他;最后离开,宁可……也不……)。听了孩子的回答美国教育家表情有什么变化?(涌出泪水)。

5 、齐读最后一段,问:这三个孩子仅仅是聪明吗?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生答、板书(无畏、关爱、忘我、团结合作)

(三)尝试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

把学生每 4 人分一组,用瓶子、丝绳、小球进行表演,可以根据书中内容,还可以想象,注意美国教育家神态的变化要突出。

四、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以及实际表演,你对“聪明”这个词具有智商高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指名回答)。

板书:

聪明是什么

美国教育家,表情(神秘)(惊呆)(流泪)

人物最小的:先上来无畏七岁的:第二个出来关爱

三个中国小朋友十岁的:最后上来(我,我最后 忘我离开,宁可……也…… 5 秒) 团结合作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9

教学目标:

1、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含义,学习蜗牛契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作者小时候观察蜗牛的方法,能正确、完整地把事情说明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犄、莫、启、毅、谨、慎、坠、跋、涉9个生字;积累犄角、启示、坚毅、触角、东张西望、谨慎、长途跋涉等9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领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捉蜗牛。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谈课前捉蜗牛的过程和新发现。

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捉蜗牛?结果怎样?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前捉蜗牛的情况。

二、引导学生正确读课文,划出作者小时候怎样捉蜗牛的句子。

1、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要求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

2、学习记得小时候捉蜗牛的表达方式。

三、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小时候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要求在课文中划出句子。

四、讨论交流,随机出示句子,进一步理解启示、坚毅、谨慎等词语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含义,重点体会的句子有:

1、一会儿,它们就慢腾腾地钻出来,先是探出一对长着小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一阵,然后就谨慎地深处头来。你若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刻把头缩回去,真是个胆小鬼。

2、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看得出它很努力。

3、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五、学了课文,请你对蜗牛说说话,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谈收获。

六、练习

1、抄写本课新学的词语:

犄角、启示、坚毅、触角、东张西望、谨慎、长途跋涉等。

2、用先然后、敬佩各写一句话。

3、熟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并说说有相近意思的句子。

总的指导思想:

1、目标上,突出二年级学生句子的训练,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2、过程上,加强学生实际生活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0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

建筑师: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训练,以建筑设计为主要职业的人。

裁判员:运动竞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评定运动员(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

饲养员:饲养牲畜的人。

以上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些职业的专业性称呼,类似的称呼还有:

带“师”字的词语:美容师、律师、厨师、按摩师、设计师等。带“员”字的词语:程序员、邮递员、驾驶员、运动员、公务员、航天员、等。

1、照样子说一说,再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大树又粗又壮就像………

解析:这些句子都是先写景物的名称,然后再用形容词写出它是什么样子的,把景物的特点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例如:

田野

五颜六色的

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天空

蓝蓝的

好像宽广无际的大海。

白杨树

笔直笔直的

像守卫祖国的士兵。

(2)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通过读句子我们可以发现:第1和第2个句子里都有“特别”这个词语。第3和第4个句子里都有“经过”这个词语。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情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一词多义的应用例子。

①“特别”:

在第1个句子中是“格外”的意思;

在第2个句子中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②“经过”:

在第3个句子中是“通过(动作)”的意思,突出的是动作;

在“第4个句子中是“通过(处所)”的意思,突出的是地点。

1、取一个贴切的作文名。

例如《我的好朋友__X》,《足球迷__X》、《故事大王__X》、《小公主__X》、《学霸__X》。

2、介绍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他是谁?

例如:我的好朋友是__X;我的同桌__X;我们的班长__X;我的同桌__X。

3、说一说他是什么样子的?

例如:她个子高高的(矮矮的、),脸蛋圆圆的,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清澈明亮的眼睛),坚挺鼻梁,小巧的嘴巴说出来的话像蜜一样甜,黑色的长发像锦缎一样。

4、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课间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在操场上跳绳;周末我们经常相约在广场上骑自行车;我们经常一起放学回家。

5、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尽量做到运用1~2个成语,再运用一个比喻句)

我更注意观察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写字的时候我能做到姿势正确,字也写得更端正了本次展示台,我们要展示自己最近在写字方面的进步。可以从写字的速度、写字的工整程度、写字的姿势等方面进行展示。

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印度古谚,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说明帮助了他人,自己也会很快乐。

2、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指平时自己乐于助人,等自己遇到急手的问题,也会有人乐意帮忙的。这句话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同小异。

3、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告诉我们与其别人好的时候跑去贺喜,不如别人苦的时候送去帮助。

内容简介:

这首小诗写的是几个孩子在老师的窗前偷偷栽种了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这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也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1

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赠汪伦》这首古诗,该课文教学用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

《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是训练二年级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感情的极好作品;这首诗是唐诗中的,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诗歌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突破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情景,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感情,有感情朗。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众所周知,读是理解感悟的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诗人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我有目的的安排三个层次读,达到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情感内化”,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涵着朋友之间美好真挚的友情。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教给学生整体理解诗歌的方法,我采取多种形式和步骤,反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初读总体把握诗意——细读具体理解诗情——精读全面体会感情”三个步骤,边读边想,品诗中字词,悟诗人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抽查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古诗《回乡偶书》

(这样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新课中来。)

2、提问:有谁学过或读过李白的诗?

(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李白的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自由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然后齐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中写谁送别谁?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第1、2句诗,并提问:从“忽闻”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这两句诗中同学们知道汪伦是怎么送李白的吗?

(2)齐读三四句诗,并理解诗人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的作用及体验诗句“夸张”的写法。

(3)再齐读一遍古诗。

(细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思想。)

4、精读课文,情感内化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根据诗句描写的景物,说说此画面。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与汪伦的比桃花潭水还更深的深厚友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打下基础。)

(三)读背感悟,体会感情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思想。

(教师范读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在学习全诗和范读的基础上,再加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熟读古诗,然后背诵古诗

(让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反复感悟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情。)

(四)古诗新唱,升华感情

欣赏并学唱儿歌《赠汪伦》,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升华感情。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收集其他古人离别诗句。

(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积累语言,拓展知识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

2.掌握借东西与人交流的语言,礼貌待人,与人友好交流。

重难点

会使用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

乐学善思办法

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练、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宰课堂能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老师的粉笔没有了,请一名同学帮忙去向哪位老师借几根。(第一名同学去后没借来)复述借粉笔谈话。

2.明确要点:

⑴为什么没借来?

⑵讨论向别人借东西时应怎样说?

3.实践感知。

再请一名同学,按讨论好的语言再次试试借粉笔(借回来了),回来后复述借粉笔的经过。

讨论:为什么这名同学可以借回来呢?

因为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人礼貌、客气。

4.分角色表演。

如果现在让你去借,你会怎么做?和同桌合作表演借粉笔情境,可以互换表演,小组内演后,全班内表演,评出优胜者。

5.自由组合表演

找喜欢的伙伴,表演借不同东西的情境,比如去邻居家借铁锹等农具或其他情境。

6.老师总结,教育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基于此理念,本次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感悟“彩色的梦在小朋友的画里,小朋友的画在小朋友的心里”。另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在说一说、写一写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插图及葱郁的森林图片)。

2.学生的彩笔想象画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小朋友的作品。瞧,(出示学生画的想象画)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及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说。

3.揭题:对呀,每一幅画其实就是小画家最美丽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彩色的梦。(板书课题)

4.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5.激趣: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彩色)

(1)开火车读词语“彩色”。教师重点强调“彩”是平舌音。

(2)尝试用“彩色”说句话。

6.过渡:“彩色的梦”到底是怎样瑰丽和神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首儿童诗。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想象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在读题目时要尝试抓住题眼,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用学过的方法识记。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5.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铅笔盒聊天草坪葱郁烟囱苹果般的精灵叮咛

(2)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囱”是平舌音;“坪、囱、精、叮、咛”是后鼻音;“聊”是三拼音节。

(3)去掉拼音,小组赛读词语。

(4)理解“苹果般的”是什么意思。除了“苹果般的&39;太阳”,你还知道“什么般的太阳”?

(5)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6.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

7.教师重点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读。

(3)学生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用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再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品读第1小节

1.导学: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书的姿势也非常正确。现在,老师还想听你们读一读,谁愿意把第1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过渡:你真行!这小节可不太容易读,里面有两个生字,谁能再来读一读?

3.读着读着,我们从文字里发现这个梦是靠什么实现的?(相机板书:彩色铅笔)

4.再读这1小节,你知道关于彩色铅笔的哪些信息?

预设一: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1)学生朗读句子后简单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长、圆、硬”有感情朗读。

(3)引导学生围绕“一大把彩色的梦”,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课件出示: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有的(),有的()。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预设二: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1)出示词语“铅笔盒、聊天”,学生开火车领读。强调“聊”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盒、聊”。

①“盒”可采用字谜识记:会上同心盛况空前;也可采用图片识记: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②“聊”可用加一加识记:耳+卯=聊。

(3)你能给“聊天”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你什么时候、和谁、在哪儿聊过天?

(5)想象一下:彩色铅笔们可能会聊些什么呢?

(6)再读这一句,你从“跳蹦”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猜字谜”“加一加”等多种方法识字,教师相机结合图画、字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使识字活动妙趣横生。同时引导学生用“换一换”“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训练和朗读指导,将识字与学文、学文与锻炼表达能力有机结合。

四、指导书写,共同评议

1.找出生字中上下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的字。(梦、森、苹、灵)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美梦梦幻森林阴森苹果青苹果灵动精灵

3.指导书写“梦、森、苹、灵”。

(1)“梦”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点,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下面的“夕”起笔撇穿插在两个“木”的底部中间。

(2)“森”由三个“木”组成,品字形结构,左下边的“木”因为避让,捺变成点,写的时候注意三个“木”的穿插,让笔画错落有致。上面“木”的撇、捺都要写得舒展。

(3)“苹”的第三个横画最长,字的重心落在竖上,竖写在竖中线上。

(4)“灵”上短下长,上部的倒山右边不出头,“火”

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5)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6)教师范写。

(7)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8)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记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学生写好生字,培养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铅笔盒聊天草坪葱郁烟囱苹果般的精灵叮咛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小老师领读词语。

2.指生朗读第1小节。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这首儿童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彩色的梦。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1小节的朗读与背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厚学生的积淀。

二、品读课文,逐节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梦境。

1.品读第2~4小节,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出示:第2小节。

(1)指名朗读第2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草绿花红天蓝

(3)相机识记“坪”字。

①出示词语:草坪。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谁读懂“草坪”的意思了?

③说说是怎么记住“坪”字的。

④出示草坪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4)指导学生质疑:这小节中你有没有没读懂的地方?

预设一:“脚尖滑过”是什么意思?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引导学生联系第1小节,想一想:“脚尖”指的是什么?

④简单感悟拟人写法:这样把彩色铅笔当成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⑤指导朗读“脚尖滑过”,感悟童趣。

预设二:“蓝——得——透——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指导学生对比读读A、B两个句子,说说喜欢哪个,为什么。

A.蓝——得——透——明!

B.蓝得透明!

④指导读出对蓝天的赞美之情。

出示:第3小节。

(1)指生朗读第3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森林雪松小鸟小屋烟囱太阳

(3)相机识记“郁、囱、般”。

①出示词语:葱郁、烟囱、苹果般的。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出示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A.字理识记:

囱:“囱”是象形字。古文像古代半地下穴居房屋坡顶上的简易窗棂形。“囱”的本义为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后引申为灶突。

B.字谜识记:

般:“又”把船下口挤走。

郁:有右耳。看图片说一说“葱郁”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第3小节。

出示:第4小节。

(1)指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

(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3)相机学习生字“精”。

①出示词语“精灵”,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交流识记“精”的方法。

(4)指导学生联系第2、3小节说说:“我”的彩色铅笔为什么是大森林的精灵?带给“我”哪些美好和幸福?

(5)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6)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句并想一想:“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什么?

①学生汇报。

②相机出示词语:叮咛。学生当小老师朗读词语。

③学生猜测“叮咛”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看偏旁猜测意思。

④猜一猜“紫葡萄”会叮咛些什么。

(7)“我”的彩色梦境里还会有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屏幕出示:我的彩色梦境,有(),有(),还有()……

(8)指导朗读第4小节。

三、绘画练笔,拓展延伸

1.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2.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一)指导书写。

1.找出本课“会写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彩、拉、结、般、精)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彩色彩带拉手拉走结果结出一般百般精灵精神

3.指导书写“彩、精”。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彩”左上“爫”的第一笔平撇要短小有力,两点要与撇呼应,“采”的捺笔变成点,避让右边的“彡”;“彡”的笔画纵向平行排列,短小舒展,间距匀称,第一撇和第二撇起笔上下对齐,最下面的撇稍长。

“精”的米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是“青”字,“月”的第一笔变竖。左边的点、撇要呼应,右边的横画间距均匀。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4.指导书写“结、般”。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结”右部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般”左部的第五笔是提;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注意几个撇的不同写法。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5.合作书写“拉”。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扌”瘦长,右边要写得短一些,最后一横略长。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喜欢的人听,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背诵。

2.把自己的彩色的梦境画下来,并配上自己写的诗句,参加班级评比。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巩固所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内外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彩色的梦

彩色铅笔

草绿花红天蓝

森林雪松小鸟小屋烟囱太阳

精灵梦境

教学反思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成一定的共识。

2.多元识字,激趣导学。

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编字谜、字理识字等方法,注意字音、字形、字义结合统一,充分把握汉字的识记规律,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4

教学要求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

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

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比较,发现。

1.板书或贴生字卡片。

白柏己纪方纺

只织尤一一优生胜

弯湾立一一粒

2自由认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立识字。

三、探究我会读。

1.板书生词,自由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j

(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表示的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

3.拓展:

你还发现有哪些字有共同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读读比比。

1.板书词语,比一比,两组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区别。

2.学生合作识字。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记的内容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3.指名边背边写。

三、学习用部首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认识许多生字,可是如果看书看报时看到了一个字,我们不认识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部首查字法。

3.自由读学习,用画出的发现。

4交流方法。师出示儿歌:

遇到生字不用怕,

我用字典把字查。

先数部首有几画,

部首目录去找它。

部首右边是页码,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5

教学简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散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结合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章理解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领悟到“爱需要行动”这句话。

媒体准备

神奇果树游戏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啊?

生:《妈妈睡了》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睡”字是什么结构?它的偏旁是什么?

生:左右结构、目字旁

师:带有这个“目”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啊?

生:眼睛

师:对啊,我们睡觉就是要把眼皮垂下来,这样就闭上眼睛睡觉了。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只要方法巧,就能记得多,记得牢。那我们先来做个识字游戏吧。(神奇果树的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动画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利用神奇果树的flash游戏是孩子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了!还有个人会为你们的表现而非常高兴,她是谁呢?

(课件2:妈妈,妈妈们的照片)

嘘,别吵,妈妈睡了!(出示课件3)

(教师配乐诵读课文1—3自然段)

师:你们瞧,妈妈睡得多香啊!可是妈妈不是在哄我睡午觉吗?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生:因为妈妈太累了。

师:宝贝,妈妈已经睡着了,你怎么还不睡呢?

生:我想看着妈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有声有色的形式创设情景,体现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美丽、纯洁、亲切的氛围。文本本身与教师的声音、动作及传递出的情感本身亦是一种浸润。在这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要求学生:“争取让每个字都进到你的小耳朵里”。

三、分层阅读

师:是啊,妈妈累了,困了,快让她好好儿地睡一觉吧!也让我们静静地这样一位在妈妈怀中,好好儿的看看睡梦中的妈妈。

(出示课件4)

1、边读边思考

学生小声读课文4—10自然段,边读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词语或者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A、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师:课文中是怎样写妈妈的美丽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5)

师:课文中在描写妈妈的时候写了妈妈的哪里?请你找一找。

生: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嘴巴微微张开

(出示课件6,重点理解:红润)

师:这一个个的词组真的是特别恰当。下面再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

(出示课件7)

▲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妈妈睡得很香,就连妈妈的眉毛也“睡”得很香。“睡”字也用得非常恰当,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睡梦中妈妈的安静,妈妈的美。)

师:妈妈长得真美丽,文章描写的也很美,那谁能美美地读与读?

B、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师:谁能说说慈祥是什么意思?

一般的时候会用来形容什么人?

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的人,你就会觉得他很慈祥呢?

(出示课件8,指名读)

师:是啊,妈妈是那么慈祥,那么爱笑,连睡梦中都在微笑。那谁能来微笑着读读。

(指名读)

师:妈妈梦中的微笑只因为又为她的宝宝想好了一个故事。妈妈要讲故事给你听,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很期盼……

师:那就读出你的期盼……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慈祥”一词是理解的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大屏幕,思维也更容易集中。教师再以生活实践为线,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慈祥”。

C、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师:妈妈为什么这么累?我们的妈妈每天都要做些什么?

生:做饭、洗衣、上班、接送我们上学……

师:是啊,妈妈多累啊!所以……

(出示课件9,学生齐读)

师:在这段文字中,有“深沉”、“均匀”这两个词,文中说: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那什么样的呼吸是深沉、均匀的呢?

(生通过表演的方式理解“深沉”、“均匀”。)

师:你能把妈妈睡觉时的这种恬静读出来吗?

(指名读)

师:这段文字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大家注意。请看大屏幕,你该怎么读这些词或者短语呢?

(出示课件11:那么深沉、那么均匀、汗珠儿、小鸟儿、干了好多活儿、好好儿。指导后在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这么美的读书声一定能让妈妈好好儿的睡一觉。

四、师生共读课文,体会美文真情。

师:鸟儿的“啾啾”声,树叶的“沙沙”声,真是好听,可惜睡梦中的妈妈,没有听见。但是,对于妈妈来说我们轻柔、爽朗的读书声才是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好吗?

1、师生配乐朗读全文

2、情感升华(出示课件13—18)

孩子们,我们的妈妈辛辛苦苦十月怀胎,听到你们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妈妈们忍着剧痛在微笑着迎接刚刚来到人世的你。从你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直到你上小学、中学、大学……只要妈妈在,妈妈的爱就会一直伴着我们。

我们的妈妈真美丽,尽管她的身材不是那么苗条,也许皱纹早就已经悄悄地爬上她的额头。

我们的妈妈很慈祥,虽然有时候她会因为不听话的我们而大发雷霆,甚至狠狠地打上几下。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有一个四岁的宝宝。我和文中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会给我的宝宝唱歌、讲故事。老师也是一个女儿,老师的妈妈年纪大了,现在生病住在医院里。我的妈妈刚动完手术,需要加强营养,所以我每天早上都会煲汤送到医院给妈妈喝。我觉得这是一个女儿应该,也必须做的!

老师爱自己的妈妈,那你们呢?

生:我也爱我的妈妈!

师:妈妈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出示课件19)

今天早晨儿子送给我一份特殊的母亲节礼物,用儿子的话说,是“大大的惊喜”。当儿子用稚嫩的童声为我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一刻,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母亲!儿子,妈妈感谢你,是你让我如此强烈地体会着做母亲的快乐!

师:这是张阔上一年级的时候写给妈妈的诗,让妈妈很感动;老师为妈妈煲汤,老师的妈妈也会很快好起来。同学们,你们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但是我们对妈妈的“爱”要用语言来表达,要用行动来表示。请记住:爱需要行动!

五、拓展阅读

图书推荐:

《妈妈心·妈妈树》

《袋鼠宝宝小羊羔》

《大棕熊的秘密》

师:这三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三个不同的关于母爱的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伟大的母爱可以创造奇迹!

14984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