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对比或者类比,充分进行联想,就可以产生很好的课堂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数学《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趣味性”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中班下学期,孩子已形成了初步数概念,但很多孩子还不能正确判断大小、排列方式等不同,但数量相同的各种物体的数量,面对孩子当前的状况,结合幼儿认知特点及发展需要,我设计本次活动,教学活动目的就是利用游戏化手段,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发展观察及点数能力,体验数数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发展观察及点数能力,体验数数的快乐,并能说出几种动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鸭子、乌龟、螃蟹、鱼、蜗牛、青蛙等大小图片若干、音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引导幼儿准确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课件,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准确观察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1)出示7条鱼,引导幼儿正确点数。
“小蝌蚪遇到了谁?数数有多少?”
(2)出示9只乌龟,引导幼儿正确点数。
(3)出示10只鸭子,引导幼儿进行封闭式点数。
2、利用小蝌蚪经过4次队形变化但数量不变的情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量的守恒。
“想一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变了几次队形?”
“小蝌蚪的数量有变化吗?”
教师小结:尽管小蝌蚪变了4次队形,但蝌蚪的数量没有变,都是6只。
二、猜一猜,说一说,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1、利用课件,通过局部猜鸭子、乌龟、螃蟹等几种动物特征。
2、拓展思维:除了刚才说的动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并说出其特征?
三、做一做,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1、介绍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验证,引导幼儿发现“秘密”。
活动延伸:
和孩子一起随音乐跳舞!
下一篇:德语语法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