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显得困难晦涩,正因为这一点高中数学也成为许多学生提高总成绩的关键点,应教授难度大,许多教师在教授数学时往往掌握不了正确的方法。所以下面小编为数学教师们推荐一些有效的数学教学法,希望能帮助你们!
有效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所以要想完成拟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时,以第二类的学生作为基准,同时兼顾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学生.恰当安排这三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使第一类的学生能“吃得下”教学内容,第二类的学生能“吃得好”,第三类的学生“消化殆尽”.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6个问题:①什么叫函数?映射?②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如何理解“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⑤请从映射的角度给函数一个定义;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在这6个问题中,前面两个问题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我要求第一类的学生务必掌握它们;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中等程度的知识,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吃透”它们;最后两个问题难度稍大,我要求第三类的学生掌握它们.通过这样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起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含补缺查漏题)、巩固题和综合深化题。
各层次题量各不相同,完成形式及要求也有区别,有的层次要详细解答,有的只要写出答案,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量力而行,对难以完成综合灵活的稍难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将客观题按解答题格式完成。这样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后,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起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上层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让中层生从“前后夹击”中追求新的满足。
数学课堂教学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进行有效提问
把控提问时机,确保课堂提问的张弛有度
在开展高中数学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参照预设的课堂提问内容并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合理安排发问时间,确保提问的有效性。在进行新知识教授的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积极且充分的参与到课堂问题的探讨中来,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对问题的认识达成一致;引导学生就教材中的具体范例和课堂实训内容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尝试,在已有图式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图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方法的共同点和规律;教师应辅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图层中概括和提炼出知识结构,使之得到进一步深化;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并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喜爱;教师在抛出课堂问题后,应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迅速的在头脑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激活其“反思点”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注重语言组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使得数学语言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活动的过程中,需注重提问的数量和质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确保问题能够为全班级学生所接受。通过设置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问题来满足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的需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主体,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多结合时事,设计生活类题目
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有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与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问题相结合,或者是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相结合,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为背景,设计一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以此体现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可利用学生对问题背景的关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设置和引入,学生会对提问更加感兴趣,希望去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意义和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教师设计生活类题目,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强大功能从而爱上数学;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生活类题目,消弭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让学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世界,分析事件背后的数学原理,增强了数学的应用能力。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我是中国人》教案
下一篇:高二新文科生学习方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