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范文网!本站整体转让,客服QQ:168657525

小学语文如何确立重难点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所谓教学重点,它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点,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必经的要塞,在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那么小学语文如何确立重难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如何确立重难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如何确立重难点

  一、根据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熟悉教材内容,还要了解该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之条款或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说明。《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如《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作者在描写四季景观时,不仅用词精美、语言流畅,极富感染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状物范文。为了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去学有用之文,我认真备课,合理地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语言的生动与精妙;②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教给学生“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教学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的含义,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与人的密切关系。之后,围绕该“重难点”要求进行“勾画重点词句、朗读精彩语段、感悟优美句段意境”等教学活动互动,其效果非常明显。实践证明,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重难点,不仅维护了“新课标”指导思想的权威,还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技能、创造与综合性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

  二、根据教材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材在编排上始终遵循渐进发展的规律,主张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加深,引出新知识。而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点。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梳理教材,找出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差异,并把“学会掌握新知”作为该节课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产生疑惑的地方就是教学的难点。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小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根据教材的这一说明,可知这是一篇通过具体的事情反映人物高尚品质的课文。

  于是,在备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厚襟怀,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难点确定为理解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由学会生字词到熟读课文,再从勾画能反映聂将军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性语句,到体会聂将军的宽广胸襟和高尚品质,学生皆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确定重难点,不仅突出了文本思想的德育功能,还使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根据单元主题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围绕训练主题进行编选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训练目标。在备某一课时,可先从文章所在的单元去研究、揣摩编者的意图以及文本对学生人格熏陶的价值所在,然后根据单元目标重难点确定出该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最后围绕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教学中自觉地“动脑思考、反复阅读、用心体验、尝试练笔”,以达到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健康和谐发展之目的。

  如《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中都涉及到师生进行教育活动的相关话题,编者之所以要把这三篇课文编排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运用文本中主人翁优秀的精神品质因子来浸润学生,让其受到根深蒂固的教育影响。

  《莫泊桑拜师》是该单元的第一篇,主要描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根据单元的主旨,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确定为: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实践证明,围绕单元训练重难点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不仅尊重了编者的意图,还使“文道统一”的思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根据认知基础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可持续发展。然而,自然界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因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等不同,其认知基础也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考虑教学的实质性效果。如果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束之高阁,其教学重难点确定得过高,那整个教学必定是徒劳而无功的。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兴趣、需要和思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充分预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会产生哪些疑惑,应采取何种对策。

  为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应据实际而又科学地确定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重难点。倘若原来确定的难点多数学生并不感到困难,教师就不必花过多时间和精力,要是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那就需教师慎重思考、合理引导。如《长江之歌》这篇课文,从文学体裁的角度去看,它是一篇抒情韵味很浓的散文。在诗中,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采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

  其中涉及她的发源、流向,有关注她的历史未来。这篇课文属春季学期初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我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家庭文化底蕴薄,加之又经历一个寒假期,估计大部分学生还没能进入学习状态。于是,在设计教学重难点时,我降低了一个层面。其教学重点: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美;②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围绕以上重难点,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吸收与内化。实践证明根据认知基础确定重难点,不仅使得课堂更具有人性化,还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语文重难点如何确定

  一、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重难点

  依据教材来确定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教学的内容来确定教学重难点,以语文阅读为例:注重内容就是指要读懂所学课文的内容并且理解其中心思想。众所周知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要理解内容,这也是课改新大纲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强调以理解阅读内容为核心。因为只有做到正确的领悟了阅读内容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甚至提升自己的语文功底。只有像学习语文阅读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教学才能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课程标准来说就是要了解新课改的内容和目标设置吃透新课标,据此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系列的知识框架和和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并且把新的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一起整合起来,才能更加科学明确地提取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结合教学实践确定重难点

  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感觉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学习的内容来说,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

  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感性认识、缺乏开展抽象思维活动的动力,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的理解学习内容。二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软件模块时,缺乏基础的操作知识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且由于新知识认知的不清晰形成了学习的障碍,并且传统的旧知识在其中也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所以在新课改的标准设置下要求教师要进行实际分析,了解学情,分析学情,根据学情来确定重难点。

  因此要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难点。

  三、确定重难点要体现时效性

  新的课改标准中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不便的,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学课程的进展来灵活的确定我们语文教育的重难点。我们要知道教材是死的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是灵活多变的,我们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完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要把教材的固定性和学生的能动性做到有效的整合,因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对像是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是在进行教学学情分析以及挖掘教学重难点时就要求教师要有学生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换位思考,这是时效性的要求也是对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挑战。同时在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以及提取重难点的时候,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传统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接受新知识最快速的阶段,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相当重要。

  2、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我们从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来看,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以及大学语文这三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后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前一阶段学习的积累,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后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只有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才能不断提高水平,不会因为基础不牢固而发生错误。小学语文教育于整个语文教育来说就像是地基,只有地基夯实了,才能建造更高的房子,才能在语文发展中有更好的建树。

  3、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步青教授曾说过:“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之外,同时他也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1、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虽然我国新课改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角”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后,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进行讲解,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记重点,反复朗读、抄写和背诵,课堂气氛沉闷无味,导致学生只会麻木地听讲,机械地朗读和背诵,学生的个人见解没有机会表达出来。这种强迫式的方法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理念。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通常只用一本语文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就可以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日复一日的教学方式,让本该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呆板无趣,教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只为应付期末考试而学,这样就丧失了学习最基本的意义,让学生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们掌握知识难点,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如果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即使学生成绩不错,但也会从心里厌恶语文,影响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学习。

  3、教学没有把课堂知识融入生活,学生学习吃力。小学的学习阶段是小学生从无到有的全新学习阶段,知识储存、生活阅历少之又少,理解能力有限,接受专业的系统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上课时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这一特性,在对语文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没有将课本知识很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这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部分知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学习也更加吃力。就诗歌来说,由于小学生没有像大人一样丰富的人生阅历,可能对诗歌理解起来很是吃力。这时,如果老师一味地让学生记住,将是很困难的,老师要学会把诗歌融入到生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诗歌。

  三、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难点的对策

  1、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师生沟通互动。《师说》有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有问题、有见解就要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要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跟教师进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发展打下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就学习生字词而言,他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教学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课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课本知识用投影仪的方式呈现到学生眼前;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体会相关知识,真正地爱上语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学习。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也来源于生活。看书、识字、阅读、写作以及语言交流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小学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把课本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举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巧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必须认真解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解读教材,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能够知道每一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突破重难点,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把多媒体引进课堂,灵活使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使常规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过去教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在信息技术面前立刻相形见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小学生年龄小,见识有限,生活经历少,经验不足,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往往不能理解。特别是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许多事物认识不足,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相关的体验。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深入浅出,变重难点为妙趣点,就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其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我们身处南方的低年级学生,没有去过新疆旅游,由于地域的差异,对遥远的新疆感觉陌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制造葡萄干的“阴房”的样子、结构,还有如何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制造葡萄干的方法一无所知,单靠几句文字的描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此段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张不同角度的阴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并通过动画演示热空气的流动过程,使抽象难懂的文字变得形象,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准确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例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写的是巴迪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母亲评价“我”写的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评价“我”写的诗糟糕透了,就是这两种声音、两种不同方式的爱一直鼓舞着巴迪前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平常父母亲对自己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学生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出发,理解文中父亲严肃的批评与母亲欣赏的赞誉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没有父亲的警告与母亲的鼓励,巴迪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同时也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种.种关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以及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练结合,强化语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与“练”是强化语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制胜法宝。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的培养,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学习。“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有练的意识,并能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对听、说、读、写的练习要合理安排,注意读写结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特别是动口、动手的练习,使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与迁移,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融会贯通。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整节课教师设计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开课之初读课题,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感情;接着让学生根据导学要求,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还反复朗读重要文段,品读关键语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整节课书声琅琅。“练”的设计可算得上是本课的亮点,最为巧妙的是借助课文的插图,运用本课习得的对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迁移练笔,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教师在小结环节中设计了填写关联词的练习:( )鱼游到了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学生分别运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这样的设计这是匠心独运,可谓点睛之笔。在作业设计中,教师紧扣本课的主题与特点,借用“鱼游到纸上”之精妙,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或事物,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把人或物写鲜活。“读”“练”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课堂上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把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规律,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真正落实“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的目标。

  四、注重循循善导,有效迁移,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一些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一下子不容易弄懂,就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因此“导”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学中的“导”是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抓住文章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动笔划出重点词句、写旁批等方式进行学习;还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利用生成的资源相机点拨;结合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通过系列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精炼的语言引导学生从“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到“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让鱼游到纸上”的探究,这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赞叹、佩服聋哑青年之余,深切体会到只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导”在此课教学中尤为突出,从导读、导思到导学、导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处处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自悟。


小学语文如何确立重难点相关文章:

1.小升初快速审清作文题目的四种方法与小学语文1-6年级重点和难点总结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3.小学语文重点难点、基础知识大总结

4.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重难点

5.小学语文各学段教学方法有哪些

6.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

7.小学语文如何复习?都有哪些方法

8.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关联词8大句型及重难点详解

9.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849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