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客服QQ:357588611

小学生语文怎样审题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语文怎样审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生语文怎样审题

  一、抓住关键词

  在读题的时候找出关键词、重要词,并且读的时候重点词重点读,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读题训练,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分组读、集体读、多次读等,要求学生做到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从而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思考,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读题时,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做到“眼看、笔指、心读、脑想”,从而强化、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

  如:“从课文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做这类题目,学生容易就故事写体会,写一通虚假的、肤浅的感受,令人感到是无病呻吟,为纠正这种毛病,就应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想象所述的情境之中,从内心深处去靠近题目,而不是一个游离于题目之外的观者,这一点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审题的好办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将审题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

  把关键词延伸到符号,也同样适用。如题目:用“――”划出。训练学生审题时常问自己:是用横线还是波浪线?学生就会对关键符号“――”引起注意,而不会用错符号。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的习惯,才能为正确审题扫清障碍。

  二、横向对比

  思维定式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心理学概念中,思维定式就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学习实践中惯用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有些同类题目学生就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如: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由于粗心,更因为受到以前题目“给正确的词打‘√’”的干扰,所以常常做些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因此在学生做这类题目之前,我常这样训练:这道题目是用斜线划去不恰当的词,还是用勾勾出正确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题目的横向对比,慢慢地,学生便能够寻找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弱化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定式的一种积极的措施,从而使学生正确答题。

  三、利用题目透露的信息

  有些题目会隐藏一些答案或提示,遇到这一类题目,应训练学生及时利用这些信息,为解题服务。

  如,信息透露得很明显的一类题:“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很多呢!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呢?”这类题目透露的信息有很多,首先告诉我们,下面的句子都是描写人物的;其次,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第三,下面题目的答案都隐藏在题目中。

  还有一类是隐藏得较隐蔽的题,如,排序的题目常会这样出:“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或“请按地点的变化给下面的句子排序”等,这类题目已把解题方法透露了出来,解题时应先让学生找到或破解出这些信息再动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进行缩句,找出主干

  能否准确地表词达意或理解文字传递的信息,这是准确审题的关键。有些题目很长并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遇到这类题目,我让学生先进行缩句,找找句子的主干,再加上关键词,从而正确理解题意。如:作文题目“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的捕食、嬉戏、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到底写什么内容呢?引导学生进行缩句:选择动物,可以写特点,可以写习性,还可以写故事。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言简意赅的主干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习作。

  五、换一种说法

  有些题目,学生看完会摸不着头脑,此时,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换一种方式说说这道题的题意,换一种说法会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赠言要因人而异。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几则赠言适合送给哪些特点的同学?把你的建议填在括号里。”这里一共有三句话,这道题到底叫我们干什么呢?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成同样的意思但说法不一样的问题:针对同学的不同特点写写赠言。这样,学生就能豁然开朗,明白题意,从而轻松答题。再如:“看到美丽洁净的校园,谁会不舒服呢?(请给句子换一种说法,要求句意不变,用两种方式)”遇到这类题,先提示学生这道题的题意,用另一种说法试着表达一下,其实这道题就是要我们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双重否定句。换成普通、常见、明显的题意后,就为顺利答题扫清了障碍。

  2小学语文阅读怎样审题

  一、认真读题,明确题意

  1、别赶着读题。首先,要求学生读完文本后快速完整地浏览一遍这个片段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读题,就要求他(她)们尽量迫使自己放慢速度,默读题目时字字入目,边读边想,读懂语句中的意思,用笔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加以强调。

  这样做,主要是让这类孩子(审题马虎的孩子)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也就做到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就能够将他们毛躁的性子平稳下来,仔细做题。

  2、别急于动笔。“慢”很关键,“思考”更重要。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很浅显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有些题目仅仅因为一字之差而表达出来的意思完全不同,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提醒学生别急于动笔。做题时也放慢速度,一边做一边想:平时在做这类题时的方法,切入点以及老师的要求。并进行回读,针对答题时容易出现一些词语运用的不恰当或错别字,知识点没答全面,都可以进行补充更正。

  二、仔细审题,读透读厚

  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从题目细读、文本细读入手,抓住板块、主线、切入点、细节等要素,把文本和题目读“透”、读“厚”。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要审好题,必须兼顾好面。任何题目,都有面做为背景。阅读教学中一直主张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张志公先生的这段话中的“得其大要”就是要大致洞悉文本的精髓所在,弄懂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写为什么等问题。我们知道,要弄懂这几个问题,当然要从归纳大意、理清层次入手。同样,对阅读片段的解读亦不能就段学段,应该贯穿全文来审题,其中包括举一反三,理解思考作者写作的背景、联系上下文等。

  如:《穷人》节选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课文的开始为什么安排一个温馨的画面?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一点,要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清总体思路,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后一部分接前一部分有什么道理。只有这样推敲、思考、咀嚼,才能体会作者的匠心,真正感知课文精要,而这显然离不开对课文的微观分析。因此,整体感知要坚持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统一。

  2、理顺文脉顺藤摸瓜。任何一篇文章或是一个片段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都有一条清晰的文脉。作者的思路,体现在一篇课文中是行文思考的“线”,如写人的片段,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来理清主线;记事的片段,则是通过所记叙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来理解全文;写景的片段,我们就要抓住作者要抒发自己的什么感情来理清作者的思路。假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够正确地理清文章的思路,那么就能了解作者观察、认识和表达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就能迅速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就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如:《詹天佑》节选,1905年,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问:研读片段,然后运用有关词句填空。

  詹天佑面临两大困难:工程确实艰巨、精神压力很大。

  文章思路一旦理清,我们还愁不能分段、写段意、不能理解文章的主题吗?

  3、咬文嚼字,紧扣题眼。叶圣陶先生这两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审题,一定要沉入词语,关注细节。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那种说法,要多问“为什么”。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阅读审题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小学语文作文怎样审题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看清题目,保证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应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即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三、审准重点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为了提高审题能力,同学们平时可以进行这样一些训练:在课内外阅读中留心各种文章是怎样定题目的,细心领会题目与文章中心和内容的联系;在写各种文体的作文时,注意练习怎样给文章起个醒目而又恰当的题目。经过不断努力,就能逐步掌握审题方法,增强审题能力。

  4小学语文怎样快速审题

  一、 借助整体审视法来审题

  顾名思义,整体审视法就是从整体上去审视作文题目。对作文题目,从题意、题型、选材范围、文体要求、表达方式、写作要求。审视法只要瞥一眼《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有趣的》这个题目,瞬间就能做出判断:写一件新鲜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事。为什么同步审视法能迅速对题旨做出判断呢?关键的问题是使用扫描法,简化了思维程序,省去了繁杂的分析过程。因为“身边的”、“有趣的”、“一件”、“事”等因素,在题目中都有明显的标志,可以一览无余,不必再按部就班去思考和分析。既然是写“一件事”,体裁当然是记叙文,这个问题也无须考虑,写任何文章都要注意社会效益,因此所写的事情不但要求有趣,还必须有意义。这样,把七个思维程序简化为一个,只要抓住一个“趣”字稍加分析,就完成了审题任务。

  二、 借助数学配方法来审题

  这里的“数学配方法”,就是借用数学中方程的等式两边必须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审题立意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审察比喻性和象征性的题目。假如作文题出的是―个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它的本体来写。假如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惩征的事物来写。简单的说,按照“数学配方法”,题目是喻体,写的是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事物,写的是被象征的事物。例如,《红烛》这个题目,“红烛”是喻体,主体可以是师德,可以是对党对国家的赤诚之心,也可以是一颗红心等等,还可以配上其它的本体来写。

  《春风》一题的题旨,不是真的去写生活中的灯,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精神。我们可以课文《春蚕》为例,该文主要内容也是写春蚕的生长过程,但作者以“春蚕”为题,并不仅仅是因为课文写的是春蚕的生长过程,而是用春蚕生长变化的过程为媒介,表现母亲养蚕的辛苦。母亲为给作者姐弟俩交学费……通过这样的配方后,作文写起来就会是有深意,有深度,不是肤浅的那种无病呻吟的感觉。

  三、 借助添加因素法来审题

  作文中的有些题目,是故意藏头去尾,使其带有迷惑性,这无疑中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以此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当我们遇到这类题目,对付的方法应该是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并化难为易,这样就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譬如《理想》这个题目,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来审题,只要在标题前面加上主语“我”、“爸爸”、“老师”、“班主任”等新的因素,使得题目变成为《我的理想》、《爸爸的理想》、《老师的理想》、《班主任的理想》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浅显易懂了。又如《心愿》,同样可以变为《我的心愿》、《爸爸的心愿》、《老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等。通过这样简单的变换,作文的着眼点就会变小,写起来也就会很有针对性,不会感觉很空、很虚。

  四、 借助化简因素法来审题

  相反,对于文题包含很多因素的作文,我们也不要着急,我们教会学生使用化简因素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个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只要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就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审题的目的。所谓作文题目的因素,就是指文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也就是审题的出发点。比如《幸福与泪水》、《就业与创业》、《我与书本》等等都是这样。

  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懂得了这个道理,审题时就不会对已知因素逐一揣摩,只需找到两个因素的内在联系点(新因素),审题的任务就完成了。比如写《我与书本》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我”和“书本”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我喜欢看书,书也能给我带来知识快乐等等,随便写哪一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秉,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小学生语文怎样审题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

★ 小学语文的几大写作方法总结

★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 小学生语文阅读题方法有哪些

★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与审题指导

★ 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有哪些

★ 小学生语文阅读题方法总结归纳

★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有哪些方法?应该怎么做?

★ 小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总结

8532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