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客服QQ:357588611

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方法归纳总结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对于词句的理解,学生只有对词句有了清晰的理解,才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方法有哪些

  一、引出课题,激发情感

  首先向学生讲述在1937―1945年我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比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然后,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收集到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引出本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本文题目为什么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叫《狼牙山五战士》,“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战”字有什么区别。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让学生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考,《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并预习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比如: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等,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逐渐体会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们思考五壮士为了抵御敌人的进攻,都做出了那些努力。

  三、再次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让同学们朗读并理解下面词句的意思: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那么这声音指的是什么呢?“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四、重点突破,理解全文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设计了两次讨论:

  一是,第三自然段选择绝路的部门。“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选择往主力方向转移结果是怎样的?选择往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转移结果是怎样的?他们又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从“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也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句中的“斩钉截铁、热血沸腾”这两个词以及刚才的讨论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样同学们通过讨论清晰明确了班长马宝玉在选择去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绝路是坚定不移的态度,战士们高涨的情绪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于为群众和连队牺牲的崇高精神。

  二是,第六自然段战士们英勇跳崖部分。“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战士们子弹打光了,手榴弹用完了,石头也砸完了,这时候战士们面临的死亡,他们不给小日本留下一丁点机会,纵身跳下了悬崖。让学生们讨论:五壮士在跳崖之前有哪些举动?学生读书后找出“眺望连队主力和群众”“望望向上爬的敌人”“砸枪”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眺望和望望可以互换吗?为什么?砸枪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什么?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明白了:眺望是向远处看,写出了群众和连队已在战士的掩护下安全转移,表现了五壮士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望望是向下看了看,说明敌人上当了,被五壮士牵着鼻子走,表现了战士对敌人的蔑视仇恨。砸枪更表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什么也不给敌人留下。这一讨论,使学生明确五壮士选择跳崖是他们胜利完成任务没有牵挂又不愿让敌人俘虏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一选择又一次体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通过上面的两次讨论,创设了讨论情景,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2小学语文课文分析的方法

  1、从“文眼”入手分析课文

  所谓“文眼”即文章的构思的凝聚点,在文章中常常预示着故事情节的转折,或体现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代表着正篇文章的高潮。文贵有眼,文眼贵在巧设,小学语文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巧妙设置的“文眼”在其中十分常见,抓住“文眼”分析课文,常常能快速地掌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挖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我们可从“文眼”入手进行课文分析教学。在课文分析教学中,可在略读、分角色朗读或分段朗读完成后,由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文眼”,并进行集体讨论分析,由教师做补充分析。但值得注意的是:受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部分文章的“文眼”对小学生而言可能是隐蔽的,因此我们在采用此种课文分析方法时,应对学生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免学生因迟迟找不到“文眼”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挫伤他们的学习自信。

  2、按照“文脉”分析课文

  “文脉”即文章的脉络,抓住脉络分析课文,即可遵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循序渐进地挖掘作者的写作体育,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同的文体中,“文脉”的表现形式不同,记叙文中,“文脉”通常是故事发展的主线;散文中,文脉多表现为“情感”和“情境”的转换;说明文中,文脉则在于说明的事物本身。在课文分析教学中,对于那些“文脉”较为清晰的课文,我们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略读课文,并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使学生们在边听朗读边思考的过程中找到“文脉”,摸清“文脉”。

  3、强化分析重点语句

  以上几种方法均为对课文的整体分析方法,但除此之外,课文中常常有一些技巧性的语句或点睛之笔,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思考和体会。而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思考和体会重点语句,往往是提升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以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历来看,要独立挖掘出重点语句的内涵可能较为困难。对此,我们应在完成课文的整体分析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体会重点语句,在组织他们在学习小组中就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进行讨论,以使他们在相互沟通和辩论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和整片课文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3小学语文课文背诵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背诵时结合语言、音乐、绘画、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体验和领悟,达到“品诵于心”。《桂林山水》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我既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又注重创设和渲染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我首先于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课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录像、生动的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愿望。

  其次,充分运用“协同记忆法”,通过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边听边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强化记忆效果,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这样做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效果好得多。

  再次,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可用图示法,引导学生用文中语言叙述图画的内容,然后看图背诵,这样做学生记忆快,印象深。

  二、合理板书,理解记忆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

  为此,我在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层次和掌握文章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抓住重点词语,设计板书,建立起学生背诵的支架。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来看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脉络主要是“静”“清”“绿”的水和“奇”“秀”“险”的山,抓住了文章的主线,背诵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三、示范背诵,树立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教师通过示范背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示范背诵可以使学生视其人,闻其声,亲其情。

  为此,我在要求学生背诵前,先在学生面前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熟练而有感情地背诵了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另外,我深入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让背诵熟练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另一方面,对于班里的后进生,给他们提供表现的环境和机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培养起他们背诵的信心。

  四、寓教于乐,趣味背诵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背诵比赛,采取咏背、对背、领背、轮背等形式多样的背诵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一是“对歌”式背诵法,即模仿山区或某些少数民族“对歌”的方式,把描写《桂林山水》中“静”“清”“绿”的水和“奇”“秀”“险”的山等有关部分,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

  二是“接力”式背诵法。即模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其乐无穷;

  三是“叠罗汉”式背诵法,即模仿杂技演员“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第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递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参与面广,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小学语文课文预习的方法

  一、初读课文,感受整体,解决生字新词

  我们初读课文前,要准备好字典。遇到生字新词,不能轻易放过,要借助手头字词典、教学工具书等加以理解。字词典里可能会有几种解释,这时我们就要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选择合适的理解。这样就不会因为字词障碍而影响阅读了。尤其在读完全文后,我们还要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我们要学会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一下课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抓住重点,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课本一般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兼顾内容上的联系分成若干组。每组课文前面安排有“导读”,后面均有“口语交际语习作”;相应前面又安排有“预习”课文要点,课后安排了相应的思考练习题。这些内容提示了单元和课文学习的重点,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要点问题进行读文,边读边想,加深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思想,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所选课文思想性强,预习时,要注意汲取其精神营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如,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课文通过讲述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美好品质。因而我们结合实际向小男孩学习,陶冶情操。

  四、做好标记,自我设疑,提高预习质量

  在预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时,你们可要做好标记,以备向老师咨询,可用自己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上课时,便可以带着这些问题专心听讲。如果还不能理解,再向老师请教,这样学习效率就很高了。



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方法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 2020年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方法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归纳

★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有哪些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

★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有哪些

★ 小学生如何快速背语文课文

8596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