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范文网!本站整体转让,客服QQ:168657525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合集5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篇: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既要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服务师生和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按企业化要求经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建工作的效能,这是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后勤集团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后勤集团党的作风建设。后勤集团党建工作要和后勤改革、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主动探索后勤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

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勤实体从原先的福利性、带有事业单位特点的总务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运行,将经营服务职能承担下来。客观地讲,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同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后勤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在党建工作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后勤实体的各项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滞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建制的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成为学校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服务性单位,总经理负责制是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色之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集团在为学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以社会效益为重,并遵守教育规律;同时,在深化改革中,又要求对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和注重经济效益。后勤集团在改革进程中,也不断的发挥学校品牌、学校市场等优势,探索产权的多元化,并逐步按公司法的要求设立法人治理结构、采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模式。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许多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行政机构的搭建和干部配备,对党建工作常常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地位不明确,没有看到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引领保障作用,甚至忽视党员骨干在履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中的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二)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后勤实体的组织活动不同于教学单位或机关行政部门,常常仅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往往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后勤集团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使后勤集团职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工、临时工两大类单一的形式,大量使用外聘员工。但由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使外聘员工中的党员难以参与党组织活动,形成了所谓的“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外聘员工中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困惑。

(三)开展组织生活难度大

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后勤服务必须全员全程服务,即哪里有师生,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师生何时需要服务,后勤人员就应及时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党员岗位分散,工作时间长,加之很多党员位于工作一线,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使集中活动或组织较长时间集体活动往往难以实施。

(四)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但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与引导

高校的扩招与扩建,带来学生人数激增,也使后勤服务人员大量增加。近年来,后勤实体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如制定有关制度培养业务骨干,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等。但由于受职业特点、工资待遇等条件所限,农民工、下岗工人仍占很大比重,和广大教师、大学生相比,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后勤实体中有一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同志经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迫切需要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总书记在xx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力、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后勤实体的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后勤服务实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首先,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影响,其言行与高校教职工的身份不相适应。其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或调整,或消失,引起他们对改革的反对和抵制情绪,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感化普通职工,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坚持后勤实体“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实际工作为中心,努力促进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工作机制,使后勤实体管理更加科学,体制更加通畅。

(三)与后勤实体发展相适应原则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后勤党建工作主要对象是学校在编后勤职工。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外聘员工在职工中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临时工”也成为历史名词,许多高校选聘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所有后勤实体的员工都成为了我们的党建工作对象。这些新变化都要求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努力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后勤员工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理论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开展适合他们群体特点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后勤员工的思想状况,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不断丰富思想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

1、以主题活动促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组织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先后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到贵州遵义等地开展红色之旅;参观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庆直辖10周年”的展览;结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在总支范围内开展“迎评创优,人人争优”活动,为迎评创优争光添彩。通过上述活动,极大地增强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纪律性、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了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愿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紧密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员工的现实思想状况,我们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采取贴近实际的方式,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真正使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入脑、入心。我们先后邀请学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宣讲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把党的最新科学理论传递到服务第一线,在集团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后勤工作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做的都是重复性劳动,平凡到无人注意,重复到日久生厌。部分青年员工还会在与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因为文化水平、人生道路的差异产生自卑情绪和思想包袱。为切实加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集团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其他渠道,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到思想教育之中。认真开展职业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后勤工作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组织发展、党员管理和干部培养工作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1、创新党员发展制度。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个领域里的员工的流动性和素质参次不齐,因此,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自身特点,创新党员发展制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集团党总支的组织发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致力把“普通员工培养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养成发展对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重点在“管理骨干、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的原则,将一批工作热情高、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放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开展技能比赛,加强交流学习,将党员发展工作与培养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集团中心工作共同发展。近几年,在集团正式员工中先后发展了7名党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部门中的正式员工比例大大降低,人员组成中外聘员工占了70%以上,他们多数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并且流动性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在党员发展制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符合发展原则的外聘员工作为培养对象,通过谈话教育、交办任务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考察。现在已有多名外聘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外聘员工已光荣加入党组织。

2、健全党员管理制度。由于后勤员工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社会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当地基层党组织,为解决这部分同志的管理问题,我们主动出函与对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确认身份后的流动党员,将他们按部门分派到各党小组中去,与正式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党支部还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让他们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师生们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要培养和储备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我们将支部建设与行政部门工作相结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与党员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 “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输送了一批干部。

(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在校园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集团党总支通过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等领导,做好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等工作,使得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组织是员工群众思想上的教育者,政治上的依靠者,权益方面的维护者。我们始终同员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员工们行使好各项权利,努力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关心员工生活,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了解员工疾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和培养后勤新风尚,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使得高校后勤能够真正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成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氛围,这也是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后勤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认同这种文化的目标。

(四)政治核心作用和廉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作为后勤部门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观,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中具有先行和保障作用。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并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一系列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协调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学校迎评创优、提高教学质量、申博和学科建设、及大学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构建和谐后勤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总书记同志在xx大报告中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后勤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端正党风着手,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套反腐倡廉机制: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促进后勤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和廉政勤政的模范;建立干部汇报制度,中心经理及部门负责人定期向集团(总支)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使集团干部时刻绷紧反腐倡廉之弦;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完善集团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职工、师生和纪监部门的监督。经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后勤集团党总支获得了学校首批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的光荣称号。总之,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党建工作达到凝聚人心、巩固思想、加强管理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后勤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才能在改革中引导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校园做出贡献。

第二篇: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既要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服务师生和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按企业化要求经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建工作的效能,这是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后勤集团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后勤集团党的作风建设。后勤集团党建工作要和后勤改革、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主动探索后勤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

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勤实体从原先的福利性、带有事业单位特点的总务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运行,将经营服务职能承担下来。客观地讲,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同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后勤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在党建工作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后勤实体的各项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滞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建制的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成为学校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服务性单位,总经理负责制是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色之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集团在为学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以社会效益为重,并遵守教育规律;同时,在深化改革中,又要求对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和注重经济效益。后勤集团在改革进程中,也不断的发挥学校品牌、学校市场等优势,探索产权的多元化,并逐步按公司法的要求设立法人治理结构、采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模式。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许多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行政机构的搭建和干部配备,对党建工作常常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地位不明确,没有看到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引领保障作用,甚至忽视党员骨干在履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中的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二)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后勤实体的组织活动不同于教学单位或机关行政部门,常常仅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往往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后勤集团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使后勤集团职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工、临时工两大类单一的形式,大量使用外聘员工。但由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使外聘员工中的党员难以参与党组织活动,形成了所谓的“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外聘员工中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困惑。

(三)开展组织生活难度大

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后勤服务必须全员全程服务,即哪里有师生,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师生何时需要服务,后勤人员就应及时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党员岗位分散,工作时间长,加之很多党员位于工作一线,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使集中活动或组织较长时间集体活动往往难以实施。

(四)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但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与引导

高校的扩招与扩建,带来学生人数激增,也使后勤服务人员大量增加。近年来,后勤实体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如制定有关制度培养业务骨干,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等。但由于受职业特点、工资待遇等条件所限,农民工、下岗工人仍占很大比重,和广大教师、大学生相比,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后勤实体中有一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同志经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迫切需要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总书记在xx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力、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后勤实体的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后勤服务实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首先,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影响,其言行与高校教职工的身份不相适应。其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或调整,或消失,引起他们对改革的反对和抵制情绪,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感化普通职工,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坚持后勤实体“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实际工作为中心,努力促进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工作机制,使后勤实体管理更加科学,体制更加通畅。

(三)与后勤实体发展相适应原则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后勤党建工作主要对象是学校在编后勤职工。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外聘员工在职工中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临时工”也成为历史名词,许多高校选聘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所有后勤实体的员工都成为了我们的党建工作对象。这些新变化都要求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努力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后勤员工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理论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开展适合他们群体特点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后勤员工的思想状况,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不断丰富思想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

1、以主题活动促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组织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先后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到贵州遵义等地开展红色之旅;参观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庆直辖10周年”的展览;结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在总支范围内开展“迎评创优,人人争优”活动,为迎评创优争光添彩。通过上述活动,极大地增强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纪律性、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了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愿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紧密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员工的现实思想状况,我们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采取贴近实际的方式,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真正使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入脑、入心。我们先后邀请学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宣讲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把党的最新科学理论传递到服务第一线,在集团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后勤工作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做的都是重复性劳动,平凡到无人注意,重复到日久生厌。部分青年员工还会在与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因为文化水平、人生道路的差异产生自卑情绪和思想包袱。为切实加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集团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其他渠道,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到思想教育之中。认真开展职业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后勤工作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组织发展、党员管理和干部培养工作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1、创新党员发展制度。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个领域里的员工的流动性和素质参次不齐,因此,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自身特点,创新党员发展制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集团党总支的组织发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致力把“普通员工培养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养成发展对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重点在“管理骨干、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的原则,将一批工作热情高、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放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开展技能比赛,加强交流学习,将党员发展工作与培养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集团中心工作共同发展。近几年,在集团正式员工中先后发展了7名党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部门中的正式员工比例大大降低,人员组成中外聘员工占了70%以上,他们多数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并且流动性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在党员发展制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符合发展原则的外聘员工作为培养对象,通过谈话教育、交办任务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考察。现在已有多名外聘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外聘员工已光荣加入党组织。

2、健全党员管理制度。由于后勤员工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社会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当地基层党组织,为解决这部分同志的管理问题,我们主动出函与对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确认身份后的流动党员,将他们按部门分派到各党小组中去,与正式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党支部还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让他们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师生们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要培养和储备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我们将支部建设与行政部门工作相结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与党员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 “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输送了一批干部。

(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在校园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集团党总支通过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等领导,做好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等工作,使得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组织是员工群众思想上的教育者,政治上的依靠者,权益方面的维护者。我们始终同员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员工们行使好各项权利,努力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关心员工生活,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了解员工疾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和培养后勤新风尚,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使得高校后勤能够真正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成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氛围,这也是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后勤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认同这种文化的目标。

(四)政治核心作用和廉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作为后勤部门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观,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中具有先行和保障作用。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并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一系列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协调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学校迎评创优、提高教学质量、申博和学科建设、及大学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构建和谐后勤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总书记同志在xx大报告中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后勤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端正党风着手,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套反腐倡廉机制: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促进后勤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和廉政勤政的模范;建立干部汇报制度,中心经理及部门负责人定期向集团(总支)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使集团干部时刻绷紧反腐倡廉之弦;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完善集团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职工、师生和纪监部门的监督。经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后勤集团党总支获得了学校首批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的光荣称号。总之,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党建工作达到凝聚人心、巩固思想、加强管理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后勤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才能在改革中引导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校园做出贡献。

第三篇: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既要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服务师生和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按企业化要求经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建工作的效能,这是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后勤集团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后勤集团党的作风建设。后勤集团党建工作要和后勤改革、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主动探索后勤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

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勤实体从原先的福利性、带有事业单位特点的总务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运行,将经营服务职能承担下来。客观地讲,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同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后勤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在党建工作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后勤实体的各项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滞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建制的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成为学校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服务性单位,总经理负责制是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色之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集团在为学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以社会效益为重,并遵守教育规律;同时,在深化改革中,又要求对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和注重经济效益。后勤集团在改革进程中,也不断的发挥学校品牌、学校市场等优势,探索产权的多元化,并逐步按公司法的要求设立法人治理结构、采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模式。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许多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行政机构的搭建和干部配备,对党建工作常常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地位不明确,没有看到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引领保障作用,甚至忽视党员骨干在履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中的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二)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后勤实体的组织活动不同于教学单位或机关行政部门,常常仅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往往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后勤集团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使后勤集团职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工、临时工两大类单一的形式,大量使用外聘员工。但由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使外聘员工中的党员难以参与党组织活动,形成了所谓的“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外聘员工中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困惑。

(三)开展组织生活难度大

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后勤服务必须全员全程服务,即哪里有师生,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师生何时需要服务,后勤人员就应及时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党员岗位分散,工作时间长,加之很多党员位于工作一线,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使集中活动或组织较长时间集体活动往往难以实施。

(四)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但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与引导

高校的扩招与扩建,带来学生人数激增,也使后勤服务人员大量增加。近年来,后勤实体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如制定有关制度培养业务骨干,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等。但由于受职业特点、工资待遇等条件所限,农民工、下岗工人仍占很大比重,和广大教师、大学生相比,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后勤实体中有一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同志经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迫切需要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总书记在xx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力、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后勤实体的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后勤服务实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首先,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影响,其言行与高校教职工的身份不相适应。其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或调整,或消失,引起他们对改革的反对和抵制情绪,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感化普通职工,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坚持后勤实体“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实际工作为中心,努力促进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工作机制,使后勤实体管理更加科学,体制更加通畅。

(三)与后勤实体发展相适应原则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后勤党建工作主要对象是学校在编后勤职工。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外聘员工在职工中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临时工”也成为历史名词,许多高校选聘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所有后勤实体的员工都成为了我们的党建工作对象。这些新变化都要求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努力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后勤员工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理论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开展适合他们群体特点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后勤员工的思想状况,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不断丰富思想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

1、以主题活动促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组织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先后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到贵州遵义等地开展红色之旅;参观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庆直辖10周年”的展览;结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在总支范围内开展“迎评创优,人人争优”活动,为迎评创优争光添彩。通过上述活动,极大地增强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纪律性、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了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愿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紧密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员工的现实思想状况,我们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采取贴近实际的方式,灵活开展思想教育, 真正使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入脑、入心。我们先后邀请学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宣讲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把党的最新科学理论传递到服务第一线,在集团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后勤工作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做的都是重复性劳动,平凡到无人注意,重复到日久生厌。部分青年员工还会在与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因为文化水平、人生道路的差异产生自卑情绪和思想包袱。为切实加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集团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其他渠道,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到思想教育之中。认真开展职业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后勤工作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组织发展、党员管理和干部培养工作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1、创新党员发展制度。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个领域里的员工的流动性和素质参次不齐,因此,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自身特点,创新党员发展制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集团党总支的组织发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致力把“普通员工培养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养成发展对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重点在“管理骨干、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的原则,将一批工作热情高、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放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开展技能比赛,加强交流学习,将党员发展工作与培养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集团中心工作共同发展。近几年,在集团正式员工中先后发展了7名党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部门中的正式员工比例大大降低,人员组成中外聘员工占了70%以上,他们多数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并且流动性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在党员发展制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符合发展原则的外聘员工作为培养对象,通过谈话教育、交办任务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考察。现在已有多名外聘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外聘员工已光荣加入党组织。

2、健全党员管理制度。由于后勤员工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社会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当地基层党组织,为解决这部分同志的管理问题,我们主动出函与对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确认身份后的流动党员,将他们按部门分派到各党小组中去,与正式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党支部还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让他们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师生们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要培养和储备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我们将支部建设与行政部门工作相结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与党员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 “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输送了一批干部。

(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在校园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集团党总支通过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等领导,做好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等工作,使得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组织是员工群众思想上的教育者,政治上的依靠者,权益方面的维护者。我们始终同员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员工们行使好各项权利,努力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关心员工生活,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了解员工疾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和培养后勤新风尚,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使得高校后勤能够真正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成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氛围,这也是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后勤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认同这种文化的目标。

(四)政治核心作用和廉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作为后勤部门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观,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中具有先行和保障作用。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并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一系列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协调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学校迎评创优、提高教学质量、申博和学科建设、及大学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构建和谐后勤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总书记同志在xx大报告中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后勤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端正党风着手,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套反腐倡廉机制: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促进后勤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和廉政勤政的模范;建立干部汇报制度,中心经理及部门负责人定期向集团(总支)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使集团干部时刻绷紧反腐倡廉之弦;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完善集团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职工、师生和纪监部门的监督。经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后勤集团党总支获得了学校首批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的光荣称号。总之,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党建工作达到凝聚人心、巩固思想、加强管理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后勤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才能在改革中引导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校园做出贡献。

第四篇: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既要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服务师生和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按企业化要求经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建工作的效能,这是高校后勤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后勤集团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后勤集团党的作风建设。后勤集团党建工作要和后勤改革、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主动探索后勤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

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勤实体从原先的福利性、带有事业单位特点的总务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运行,将经营服务职能承担下来。客观地讲,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同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后勤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在党建工作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后勤实体的各项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滞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建制的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成为学校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服务性单位,总经理负责制是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色之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集团在为学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以社会效益为重,并遵守教育规律;同时,在深化改革中,又要求对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和注重经济效益。后勤集团在改革进程中,也不断的发挥学校品牌、学校市场等优势,探索产权的多元化,并逐步按公司法的要求设立法人治理结构、采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模式。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许多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行政机构的搭建和干部配备,对党建工作常常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地位不明确,没有看到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引领保障作用,甚至忽视党员骨干在履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中的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二)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后勤实体的组织活动不同于教学单位或机关行政部门,常常仅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往往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后勤集团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使后勤集团职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工、临时工两大类单一的形式,大量使用外聘员工。但由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使外聘员工中的党员难以参与党组织活动,形成了所谓的“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外聘员工中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困惑。

(三)开展组织生活难度大

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后勤服务必须全员全程服务,即哪里有师生,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师生何时需要服务,后勤人员就应及时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党员岗位分散,工作时间长,加之很多党员位于工作一线,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使集中活动或组织较长时间集体活动往往难以实施。

(四)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但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与引导

高校的扩招与扩建,带来学生人数激增,也使后勤服务人员大量增加。近年来,后勤实体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如制定有关制度培养业务骨干,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等。但由于受职业特点、工资待遇等条件所限,农民工、下岗工人仍占很大比重,和广大教师、大学生相比,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后勤实体中有一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同志经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迫切需要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总书记在xx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力、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后勤实体的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后勤服务实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首先,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影响,其言行与高校教职工的身份不相适应。其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或调整,或消失,引起他们对改革的反对和抵制情绪,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感化普通职工,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坚持后勤实体“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实际工作为中心,努力促进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工作机制,使后勤实体管理更加科学,体制更加通畅。

2、健全党员管理制度。由于后勤员工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社会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当地基层党组织,为解决这部分同志的管理问题,我们主动出函与对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确认身份后的流动党员,将他们按部门分派到各党小组中去,与正式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党支部还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让他们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师生们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要培养和储备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我们将支部建设与行政部门工作相结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与党员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

“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输送了一批干部。

(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在校园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集团党总支通过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等领导,做好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等工作,使得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组织是员工群众思想上的教育者,政治上的依靠者,权益方面的维护者。我们始终同员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员工们行使好各项权利,努力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关心员工生活,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了解员工疾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和培养后勤新风尚,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使得高校后勤能够真正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成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氛围,这也是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后勤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认同这种文化的目标。

(四)政治核心作用和廉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作为后勤部门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观,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中具有先行和保障作用。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并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一系列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协调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学校迎评创优、提高教学质量、申博和学科建设、及大学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构建和谐后勤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总书记同志在xx大报告中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后勤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端正党风着手,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套反腐倡廉机制: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促进后勤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和廉政勤政的模范;建立干部汇报制度,中心经理及部门负责人定期向集团(总支)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使集团干部时刻绷紧反腐倡廉之弦;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完善集团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职工、师生和纪监部门的监督。经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后勤集团党总支获得了学校首批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的光荣称号。

总之,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党建工作达到凝聚人心、巩固思想、加强管理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后勤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才能在改革中引导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校园做出贡献。

第五篇:高校后勤饮食工作心得体会

拓宽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近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在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饮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心以“一切为了师生”的服务理念,服务学院、服务学生、和谐发展,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中率先做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与改革,引入了社会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做好饮食工作,也就成为了考验我们的课题,下面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体会谈谈今后对饮食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扩大饮食工作内容,丰富饮食工作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餐饮市场,满足广大师生要求

学生虽然不是高消费群体,但是旧的大锅饭的传统意义上的食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就餐需求,再加上近年来外地学生增加,南北饮食差距和文化差异,种类少,品种单一,选择余地不大,已然是跟不上校园餐饮市场的需求,这就使的校园周边的小饭店特别的活跃,但是环境差乱差、不具备消毒设施、不懂得服务意识,全然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领导高瞻远瞩,以“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为工作方针,先后引进了麦道天香餐厅、万佳美食、面乡情社会竞争机制,社会力量的进驻丰富了校园的餐饮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也保障了全院师生的饮食安全。

目前,我们食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就餐场所,实现了从“食堂”到“餐厅”的质的变化,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设施设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视空间的可交行,营造多层次的文化氛围,集学习、娱乐、休闲、交友、就餐为一体。

2、满意无止境,服务无终点

以服务为宗旨,用优质服务赢得市场,一切以服务的满意为目标。谁的服务质量好,服务态度好,谁就能占领市场,反之则无立足之地,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我们每一个都要充分理解院领导提出的服务育人的观念,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积极开动脑筋,拓宽经营思路,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在服务方式方面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在竞争及恶劣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文明就餐教育

加强文明就餐教育,让学生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人格,懂得去理解别人,让学生明白不管是服务人员还是大学生,在人格上市互相平等的,遇到问题时不要冲动,合理提意见,提合理化意见,这也服务育人的体现。

二、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1、设立突发事件处理机构

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上级部门以及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不定期的现场走访解决实际问题。

2、成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

让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直接参与食堂管理,参加中心工作例会。伙管会成员每天对卫生、质量、安全、价格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每周进行意见反馈,定期召开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会议,中心管理人员引导学生开展市场调查,认识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评议和监督,及时整改,让学生了解食堂的运作模式及卫生状况。每学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评选我最喜欢的食堂师傅、厨艺大赛,举办学生厨艺培训班等。

3、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求餐厅经理执行每日晨会制度,定期召开中心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工作、安排计划,重视培训工作。

4、增强节约意识,杜绝浪费

面对原材料等物价上涨的冲击,食堂要严格控制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水电气成本等。餐厅负责人对每日生产量进行认真控制,将剩饭、剩菜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对原材料加工过程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成品率。培养食堂全体员工的节能优化意识,降低能耗成本,向管理要效益,不仅是解决物价上涨和控制食堂成本的有效措施,也是对高校食堂员工应有素质的要求。

5、强化安全工作意识 “安全工作无小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要让每一个人真正重视起来却很难,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安全防范的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重视员工素质培养,稳定员工队伍

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外出,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利用假期给优秀员工报培训班,让员工有归属感,让每一位员工从各自的工作中得到的不单单是薪资和福利,更多的是乐趣,这样也可以减少员工的流动性。

2、加强岗位知识培训

提高服务能力。每学期开学前新老员工都要做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食品营养常识、安全生产常识、生产操作规程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增加服务意识 比如通过推行“先进班组”“妈妈菜窗口”等评选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的极性,服务的主动性。总之,饮食中心的工作作为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师生员工生活的重要保障。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倡导先进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后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坚持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也是后勤人工作努力奋斗的目标。

5327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