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

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17篇)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怎么写?粮食真的是来之不易,今后一定倍加珍惜,做到“光盘”,不浪费一粒粮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一点儿都不假,吃饭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嘛!现在的中国地大物博,粮食资源众多,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浪费粮食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节约”一词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吃饭已不成问题的我们到底要不要重视节约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粮食现状是不容乐观的。2000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粮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

如今,浪费粮食应该是最可耻的行为之一,因为浪费粮食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大家看到,现在铺张浪费的人越来越多,浪费的花样百出,虽说目前我们中国人是饿不死的,但中国人口每年净增长1200万人,如果现在浪费,以后的中国人只有饿死的份儿!另外,我们应该有“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的朴素情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选种、播种,锄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粮食饱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劳!所以,我们珍惜粮食也是对他们劳动的一种尊重。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才能吃得饱,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当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等袭来时,国家才能调拨大批救灾物资,而其中的粮食成为灾民们的第一所需。

也许平时在你看来从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会成为别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看到此,有人会说,我也想节约,可如何去做呢?在这,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去餐馆吃饭,不要因为要面子就瞎点,其实够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馆就餐后,如还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万不要觉得很丢人,这其实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家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点,因为吃完了还可以再盛。还有,最好不要养成挑食的习惯,认为不好吃的就随便丢弃。最后,我大声呼吁,人人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请大家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自身做起!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2

“吃不完兜着走”,比喻惹出了事或造成了不良后果必须自己承受。它和我们的方言“打包”的意思有些相通,意思是将剩下的东西带走。

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就有“光盘行动”这个名词。“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官方到百姓的大力支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相对不太丰富,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很随意,吃不完的就倒掉。去餐厅吃饭的时候,讲面子,摆阔气,本来进餐的人就不多,偏要点很多菜,起身结账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菜动也没动,这不是白白的浪费掉了吗?

由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加工复杂,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对于13亿多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有农业科技的发展,我们固然不需要有“谁来养活中国”的担忧,但也绝没富裕到可以随意浪费的程度。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的人不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型劳动者,我们懂得了珍惜粮食还远远不够,除了要身体力行做好节约粮食之外,还有告诉家人和朋友,做好宣传,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每个人都当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不是要我们不吃或者少吃,而是按需进餐。摒弃餐桌奢侈浪费的陋习,爱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付出,量力点餐,避免浪费。假若因"心里没底"而超量点餐,可以考虑打包。

真正的健康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习惯上。饮食是日常所需的身体营养需要,因此,在满足口味及胃口之时,不要在舌尖上有浪费。由此,我想到了清朝时期的朱柏庐《朱子家训》中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3

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一个片段让我至今难忘——很多非洲的孩子没有饭吃,没有水喝,被饿得骨瘦如柴,他们连干净的水洗脸后都没有,更别提喝了,今天这情景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平时吃饭个坏毛病,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掉到桌子上和地上,爸爸和妈妈常说我,我会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几粒米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吃不上饭了,总是因为这个说我,你们烦不烦啊?”每回这个时候,妈妈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我说:农民种地有多么的不容易,但是我都听不进去。

今天,妈妈和爸爸把我带到了农村,看到了一望无边的农田,绿绿的庄稼,我感到兴奋极了。在这我东张西望时,我忽然看见田里有几个头戴草帽的农民在种地,正弯腰除草呢!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拉着妈妈的手,一定要妈妈陪我去除草。在一个身穿长袖衣服的农民阿姨的指导下,我知道了应该拔什么样的草,我连连说:“这简直太简单了,太简单了……”妈妈看着我笑了,什么也没说,弯腰和我一起拔起了草。开始,我还觉得很有意思,但没到十分钟,我就觉得这日头太毒了,晒得我脸都像发烧一样。妈妈好像也有同感,给我带上了帽子。我低下头继续拔草,没过多大一会儿,我的动作慢了,手也酸了,背也直不起来了。我终于知道“春种秋收”四个字,说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再看看远处的那几个农民伯伯依旧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浑身湿透地在地里拔着草,动作依然那么稳健,那么迅速。我终于懂得了“一粒粮食一滴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回到家,望着桌上的饭菜,看着自己红红的小手,非洲孩子忍饥挨饿的一幕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但把满满一碗饭吃个精光,连掉在桌上的饭菜也被我夹起来吃了。“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养成不浪费,不剩饭的习惯,把节约下来的粮食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吧。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4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

有一次吃饭,我感到饭菜很不好吃,刚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弄得满地满桌子都是掉落的饭菜。爸爸见了我这样,很是生气,质问我说:明明,你知道我们碗里的饭菜从哪儿来的吗?从田地里种出来的呗。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种出来的粮食吗?我摇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周末带着我去农村,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带我来到了农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拿着锄头吃力地锄着草,已经汗流浃背,上衣已经湿透了,喘不过气来。我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干如此劳累的活儿,真不容易呀!

老爷爷把杂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净,在看看他那双长期劳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粮食饭菜真的来之不易啊!对自己以往浪费粮食的行为倍感愧疚。我们全球有五十亿人口,我国就有十多亿人口。一人一碗饭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亿碗饭,但我们农村里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高楼大厦,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5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

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锄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写一首诗叫《悯农》,如果先不看内容,光看诗名,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这里的怜悯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每年辛勤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杀虫,可是即使这么的辛苦,有时候遇上天灾,收的粮食也就只能够一年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农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所有的种种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6

一天中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空中。小明又饥又渴地回到家里,一走进大门就大声喊着:“妈妈,饭烧好了没有,饿死我啦。”妈妈说:“小明,放学了,快洗手,饭菜早就为你准备好了。”洗完手,小明兴高采烈地来到饭菜,只见桌上的几个菜都不大合他的口味,不禁皱起了眉头,无可奈何地端起了饭碗。吃了小半碗,小明实在难以下咽,就站起了来,端着剩的半碗剩饭往门外走去,想把剩下的饭倒掉。

妈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边摆着手边说:“小明,不要倒,要爱惜粮食呀,粮食来得多么不容易啊,你忘了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吗?”正在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和颜悦色地说:“要倒饭了。你看外面,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戴着草帽,弯着腰,忙着插秧呢!”说着还用手指了指门外。小明顺着爸爸的手势,往门外看了看,拍了拍后脑勺,忽然想起在学校学过的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这首诗告诉我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好好地爱惜粮食。看着小明若有所思的样子,妈妈说:“小明,是不是嫌菜不好吃,妈妈再给你煎个荷包蛋吧!”小明连忙摇摇手说:“妈妈,不用了,我能把饭吃完的”说着,小明回到了饭桌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饭来了。

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吃饭的时候,小明再也不会挑三拣四,学会了爱惜粮食了。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小时候老师和家长经常说的,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谁都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为数不多。

每到了吃饭,我都是会尽量的把食物多吃掉一些,在以前,我十分讨厌吃白饭,因为这白米饭无味,现在我看到在学校里吃饭的同学总是把白花花的米饭倒进垃圾桶里,这样既花钱又浪费粮食。这些现象真令人痛心。

大家都知道农民有多辛苦吗,每一到夏天农民为了让自己的稻谷长的更好,大热天的当我们在空调间中很舒适时,他们就在田里干活,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挂下来,渗进泥土里。

记得有一次我来到乡下,来到农田时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着许多人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我看到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地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除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如果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把手去碰那肮脏的泥土。火似的太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走出来。

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8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写的《悯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一份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在清朝时,慈禧太后每次吃饭时,都有200多道菜,看到这一些美味的菜,大家一定会口水直流。不过,慈禧太后吃的每一道菜时,顶多是尝一扣,或者只看一眼,有时连看都不看一眼。这么多菜,就白白被慈禧太后浪费了,其实不是这些菜不好吃,而是她没有胃口。这就是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了温饱水平,2004年总产量9380亿斤,消费量9978亿斤,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展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粮食局确定“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粮食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每一位市民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从如今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粮食!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就是尊重农民,就是尊重我们的衣食父母。想比我们的上辈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物质极大丰富,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问题仍然是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更应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前我没有节约粮食的习惯、总是非常的浪费,认为我自己浪费这一点儿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每次吃饭我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能找出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自从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为饥饿而惨死在街头的情景时,我才突然心动: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爸爸妈妈疼爱我们,上学放学车接车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才让我们才养成了不懂节约的坏习惯。想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惭愧。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从那些难民的启示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吃饭之时能够吃多少盛多少,不要乱扔乱倒剩饭菜;在饭店里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吃不完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之所以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粮食养成习惯。借着世界粮食日的东风,我呼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粒粮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富强。节约粮食,从我们身边做起。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0

人们常说,要珍惜粮食。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这首诗是说,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我们不能浪费。这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谁真正做到了呢?

中午在食堂里吃完饭,总是有许多同学只吃了一半饭菜就倒掉,还有的居然只吃了几口就倒了,几乎没有人把饭菜都吃完。也许你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但如果今天你浪费一口饭,明天我浪费一口饭,后天他再浪费一口饭……这样日积月累,会浪费多少粮食?如果每个人每顿饭都多吃些饭菜,一年又会节约多少粮食?两年,三年呢?我们每天吃的米都是农民伯伯们冒着寒冷,顶着太阳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那些在大山里,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连我们每天都吃的鸡蛋都吃不到。那些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吃山里的蘑菇,野菜。有时一两个月都吃不上饭,更别说肉了。作为在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每一块肉……不能想吃就吃,更不应该挑食。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1

农民辛勤地耕耘; 甘霖及时地浇灌; 阳光无私地照耀; 还有大地地哺育; 培育出了金灿灿的稻谷。 黄牛辛勤地犁地; 晨露入微地滋润; 暖风和煦地安抚; 还有沃土的呵护; 早就出了绿油油的蔬菜。 当我们把那饭菜 因为不合口味而倒入垃圾箱; 可否想过这背后, 有多少农民的心血 在这些饭菜中。 当我们把那鲜汤 因为吃腻了而倒入垃圾桶; 可否想过这背后, 有多少农民的汗水 融入这鲜汤。 古今中外, 有李绅的《悯农》 作为典范; 有马克思的名言 作为榜样。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这是世界的美德。 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这是节粮爱粮的认知。

让我们爱惜 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让我们宣传 这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让我们呼吁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这句令人深思的口号吧!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2

古人云:“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苦,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有一次,我们全家吃饭时妹妹一心想出去玩于是无心吃饭,把饭菜掉的满桌子都是。爸爸看见了非常生气,训斥道:“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食物呢。”妹妹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又不是没饭吃,这么节约干嘛。”我看不下去了,愤愤不平地说:“你这么认为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勤俭节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你不是不明白奶奶的手为什么总是那么枯糙吗?那是因为奶奶长期劳作所造成的。而你却浪费了他们的努力。'妹妹听了,不解的问:“种田真的有那么辛苦吗?' ' 当然,从田里的庄稼到你现在吃的米饭可要经过好长时间的劳动管理加工。”妹妹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动手把桌上的饭粒拾了起来。爸爸欣慰地拍了拍妹妹的头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粒粮食,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非洲地区有三分之一的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在我国百分之四十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要依靠进口。我国还需十年解决少数贫困地区温饱问题。

我们的生活渐渐富裕,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垃圾桶里随处可见人们不吃的食物。难道就因为你吃不下了,你不喜欢吃就不吃了吗?你可知道农民伯伯为了这些粮食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3

我自幼在城市长大,虽然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古诗词倒背如流,但还是缺乏对粮食真正意义上的认识。直到前阵子去农村爷爷家,亲历了收割粮食的一幕,才使我有了体会。

那是收获的日子,我跟随着大人去收割小麦。因为老家是山区,靠天吃饭,雨水多收成就好。在田地里,让我真正感受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耕地在距离村庄很远的地方,一大早起来,就背上水和干粮出发。太阳没出来还好,当太阳当空照时,火辣辣的,长辈们跪在土地上收割小麦,满面汗水,满身黄土,但是,他们不会漏掉一颗麦子。我真正地理解了什么叫“汗滴禾下土”,我也知道了粮食对农民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要“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亲身的体验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我曾亲眼看到爷爷将掉下的馍馍渣仔细捡起来,轻轻地把灰吹了吃掉,这就是农民,粮食就是命啊!

自农村回来后,我在六中住校,每当我在食堂吃饭,看到有同学浪费粮食时,我就会告诉他我在农村的所见所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前,我们国家发展很快,大量的土地被城市的发展吞并,耕地越来越少,粮食和水资源一样更加宝贵,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绝不浪费一粒粮,自觉成为节粮的榜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时总是想起农名伯伯十分辛苦的工作,供应大家的需要,而我却在下面这件事浪费了一些粮食。

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吃饭,妈妈给我夹了许多菜,其中就有青椒,我看见以后马上把青椒扔进了垃圾桶,妈妈看见后立马责问我:“为什么不吃青椒?”我说:“我不喜欢吃。”“不吃也不应该就这样把食物扔到垃圾桶啊!”“我不想吃,才扔掉的,我要是喜欢吃,早就全吃了!”“那你也不能扔掉呀!可以给爸爸妈妈吃呀!而且你知不知道那可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血汗种出来的,要是人人和你一样浪费食物,那农民伯伯付出的血汗不是白费了吗?”我对妈妈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把不喜欢吃的扔掉,只吃自己喜欢的。”妈妈看了看我说:“这才是好孩子!”

下面这件事我也差点浪费一些食物。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同煤快餐吃饭。我们到了那里以后开始点菜,饭菜上来以后我和爸爸开始吃饭。不一会儿,我吃的就剩下一点了。可这是我肚子饱了,我自言自语道:“剩下的这点不吃了。”我正准备走时爸爸拦住了我说:“张昊,别走,把这点吃完了再走!”“肚子饱了,不想再吃了。”“你不可以浪费食物,难道你忘了“悯农”这首诗了吗?”我想了一下说:“噢,想起来了,对不起爸爸,我不应该剩饭,要不农民伯伯就白工作了!”我赶紧回到坐位上,开始吃剩余的饭。爸爸边看边说:“对,好孩子,人人都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同学们,通过上面这两件事的教育,使我深刻的明白浪费食物是可耻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农民伯伯们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米,做个真真正正的好孩子。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5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

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锄禾日中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写一首诗叫《悯农》,如果先不看内容,光看诗名,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这里的怜悯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每年辛勤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杀虫,可是即使这么的辛苦,有时候遇上天灾,收的粮食也就只能够一年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农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所有的种。种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每一个粮食都是由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节俭粮食。

在山区,每一位同学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一顿饭都是吃的黄豆蒸饭,并且仅有早、晚两顿,中午没有饭吃,他们的生活这么艰苦,如果换作是你,你是肯定吃不下去的,我们此刻过着幸福的生活,你应当去珍惜呀!在我们学校中就有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在中午,同学们都纷纷来到桶旁,准备倒饭,但有些同学想趁机而入,悄悄的把剩下的饭菜倒进桶里,结果被教师发现了,立刻阻止了他们的不良行为。同学们,每一个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如果你把它浪费掉了,农民伯伯该多么的悲痛呀!如果我们没有粮食了,那你忍受得了吗?你当然忍受不了饥饿!如果你不再浪费粮食,那就说明你是一个关心农民伯伯的好孩子,这样,灿烂的笑容就能够挂在农民伯伯的脸上了,这样,农民伯伯看到同学们这么珍惜自我的劳动成果,也必须会感到欣慰的!

同学们,我们应当节俭粮食,也劝告起身边的人不要浪费粮食!

“爱粮节粮秋收万颗子”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心得精选篇1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是啊,这首诗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理解的一首诗。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粮食,珍惜粮食便应该从我们小学生做起!

我们国家虽然是一个繁荣昌盛,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里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吃山里的蘑菇,野菜。更别说肉了,有时一两个月都吃不上肉,吃不饱肚子。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应该很满足了。整天,衣食无忧。每天鱼肉虾,样样齐全,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可有些人却却在福中不知福,还浪费粮食。

有些人只要是他吃过的东西总要剩下一口。剩下一口馒头,留下一口稀饭。为了让人们珍惜粮食,为了提醒人们注意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避免更多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别有心栽的做法。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了的东西掉在地上,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在饭馆,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有多大方,点上了一桌子菜。往往这些菜总会剩下。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完全可以让这一类的事情不再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完了再点,或者打包回家都是一个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不费丝毫力气。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为那些营养不良,忍饥挨饿的人们想想。当你想到掉这些食物的时候,想想他们。或许他们此时,正在挨饿。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做一个节约粮食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14530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