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别有洞天龙潭湖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春天的大悟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朋友们相约到位于芳畈镇的龙潭湖春游。汽车驶出大悟县城,沿途奇峰峻岭,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大约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汽车便行进在了盘山公路上。沿途居高望远,龙潭湖风景区映入眼帘。湖面绵长曲折,形似一条巨龙盘旋在大悟山西麓。

  从玉皇度假村大门进入龙潭湖风景区,汽车明显放慢了速度。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山里透出的植被芳香沁人心脾。龙潭湖地处大别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水面开阔,碧波涟涟,水鸟低翔,明媚阳光下的湖面金光万点,湖中小岛松、杉、茶、竹郁郁葱葱。纵目远眺,龙潭湖如同一条水灵灵的巨龙,蜿蜒盘桓在群山之间。烟雾缭绕的湖面深处,远山、碧水、蓝天相互映衬、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到了目的地,我们一行数人分别选择各自的活动。几位喜欢打牌的朋友箭步走进了娱乐室,我和司机老方却沿着湖岸纵深走去。我仔细打量着湖畔的建筑,除了外形上各具特色,每栋别墅都有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这里楼宇、道路、游乐场地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月”字,如揽月楼、得月楼、霁月园、待月路等等。我有些好奇,近前仔细端详,了解它们美好名字背后的故事。此时,我们正行走在浩月路上。浩者,浩荡也。浩月当空之时,月色明亮而旺盛,自然人气也旺盛。在一块“浩月路”牌上这样辞云:“身似行云流水,心如浩月清风,笑看江湖载酒行,一腔剑胆琴心。”一路上所见之人悠然自得,三五成群观赏着四周美景,豪放爽朗之气扑面而来。

  朋友们下榻的楼名曰“掬月楼”,在楼下的木牌上其辞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远处,一栋名为“得月楼”的别墅坐南朝北紧邻湖畔,如同建在水上一般,楼阁倩影在碧波荡漾中活灵活现,不禁让人吟起:“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词句。从得月楼出来,拾级而上,是一个大花园,此时正是百花绽放的时节,花团锦簇,香味扑鼻。园中有许多花种是我叫不上名的,用万紫千红形容是再恰好不过了。花园有一个十分文雅的名字——“霁月园”。有辞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风流灵巧招人怨,多情公子多牵念。记得这几句词的出处好像是《红楼梦》。是当年雪芹老先生对晴雯姑娘的写照。也是老先生除黛玉外不多的粉黛着笔。此时,霁月园的芙蓉花开得十分鲜艳,也许就是风流灵巧的晴霁姑娘的化身,使整个花园艳丽无比。置身花丛,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湖堤上放眼望去,龙潭湖水清澈浩荡,湖区美景尽收眼底。“澹还风清月朗,雅量海阔天空”。龙潭湖依山而行,群山环抱,翠绿满目,水天一色。清晨朝雾弥漫,晨风拂晓,心旷神怡;傍晚波光粼粼,映射金光万点,湖光山色,浑然天成。龙潭湖与众多的风景名胜一样,也有着古老的传说。

  龙潭湖畔有一个仙女洞。关于仙女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位农夫,有一天出去卖菜,直到日落西山菜也没有卖完。在苍茫的夜色中,当他走到仙女洞时却迷了路,正当焦急万分之时,遇到一位村姑在山洞前洗衣服。农夫一见,欣喜万分,和村姑攀谈起来,言谈之中说尽辛酸。村姑很同情他,把他的剩菜都买了下来,又送给这位农夫一根蜡烛,让他用菜叶托着秉烛而行,以照亮回家的路。奇怪的是,那蜡烛居然遇风而不灭,久燃而不尽。原来,村姑乃是仙女洞中的仙女。此时,天色渐晚,我打趣同伴,我们能否遇上仙女?

  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懒汉求仙”的故事。相传仙姑洞附近村庄有一青年,从小就死了父亲,母亲辛辛苦苦将他拉扯大。原本指望儿子能成家立业,孝敬母亲,谁知他长大后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周围人都叫他“懒货”(懒汉)。懒货见不少人到仙姑洞求仙很灵验,便也前往。他走到山洞深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便点燃备好的蜡烛继续前行,不知走了多远,忽见前方豁然开朗,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他正在惊奇张望时,一位村姑来到面前,问他前来求取什么?懒货说:“不求金,不求银,只求大厦和美人。”村姑说:“这很容易。你家屋后有座山,山中有座金楼玉殿,你把山挖开便能得到;再在你屋门前的河上搭座桥,美女就会从桥上来到你家中。”懒货为难的说:“那么大的山,那么长的桥,我一人怎能挖得开、建得起呢?”村姑笑者说:“你回去后,会见到一个披头散发、穿反衣、倒趿鞋的仙姑,你求她,定会成功的。”说完村姑和眼前的景致都不见了。懒货没精打采走到家门口,见大门紧闭,便恶声恶气的叫老娘开门。其老娘因为卧病在床,一听儿子叫门,便吓得慌慌张张,披头散发前去开门,衣服穿反了,鞋子也趿倒了。儿子一见母亲如此模样,便记起仙姑所说的话,于是一五一十将求仙的事情告诉母亲。母亲对他说:“想住大厦,就要像挖山一样,勤扒苦做;想娶好媳妇,就要像修桥铺路一样,多行善事。”懒货从此醒悟过来,孝敬母亲,尊敬乡邻,手脚勤快,吃苦耐劳,很快就富裕起来。后来,真的建起了高楼大厦,娶了一位美丽贤淑的好媳妇。

  关于龙潭湖的传说还有很多。诸如:龙潭湖的由来、玉皇莅临玉皇岛、伴龙石、黎元洪赌吃、素女偷鼎等等,在当地广为流传。后来,与大悟的几位诗友和民俗学家小聚,又听到一些口授相传的关于龙潭湖的传说,进一步加深了我脑海中的印象。这一不可或缺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其间所蕴含的褒贬惩扬,广泛地倡导和弘扬了良好的民风。

  从龙潭湖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身临龙潭湖的那份激情和喜悦却迟迟没有淡去。相反,回味起来仍觉游兴未尽!

13357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