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晨曦中消失的岁月(第二部 第四章 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 第二节 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 7)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章 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 第二节 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7(回顾与返思)

  离开黄草坪后,我和凌时人急急忙忙赶往会东聚集,从此和参加老君滩滩险观察的船员们失去了联系。

  1965年11月,我看见了人民日报登载的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文章,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王杰同志学习,学习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王杰同志为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1965年7月14日,在指导民兵军训时发生意外,他奋不顾身扑向炸点,壮烈牺牲,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生命安全。

  王杰日记里曾这样写道: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活要活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活在世上不能碌碌无为,虛度年华,要像黄继光,董存瑞,雷锋那样,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献给祖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 。

  王杰同志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扑向炸点,挽救了众多鲜活的生命,他的状举,彰显出中华英雄的夲色。

  时光在历史的流云中缓缓逝去,当时参加交通部431工程建设的年青大学生,如今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回顾那个早已逝去的岁月,少数基层干部的激进做法给431工程带来了灾难。

  1966年初,一位刚从海军转业到431工程任职的指导员,带着大木船驰至黄草坪,当他了解老君滩滩险情況和历史典故后,仍不听劝阻,要求船工们学习王杰同志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划木船强闯老君滩,为打通金沙江作出新贡献!

  当时曾在老君滩下游布置专人救援搶险,令他意料不到的是,一切救援措施都是无效的空谈。

  我和凌时人同学曾在老君滩进行过三个多月的滩险观察作业,十分熟悉老君滩的地理情况和滩险状況,还在白沙沟,老君滩一带接待过华东水利学院,成都地质学院,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师生和专家学者,经过实地勘察和认真研究讨论得出统一结论:

  1,白沙沟泥石流是老君滩形成的主要原因。

  2,老君滩波浪涛天,水位落差很大,在没有彻底整治前,目前没有任何通航可能性,强行闯滩只会落得船毁人亡的下场!

  艰苦的滩险观察生活使我俩和船工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离开黄草坪前昔,徐瑞虎船长和机动艇张船长还特地为我们践行,真诚祝福我俩一路走好!笫二天清晨,徐瑞虎船长带着两名船员和几位彝族乡亲,把我和凌时人送到老君山顶,目送我俩揹着行装向前方山寨走去。

  那位指导员带来的大木船,就是我和凌时人滩险观察时使用过的大船,徐瑞虎船长带领六名船工划船,船工门都来自四川省乐山县。

  为了坚定打通老君滩的信心,临行前,那位指导员带领船员们在黄草坪江畔宣誓,: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打通老君滩再立新功!

  大木船驶离黄草坪后向老君滩方向奔去,金沙江水也越来越湍急,刚驶入第二个大浪区时,汹涌澎湃的巨浪把大木船船板都打飞了,船上七人同时落水,江面上飘浮着一块块大木板,令人惨不忍睹。

  老君滩一带两岸山势陡峭,捜救人员行动范围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落水船员向下游漂去,未能救起一人生还。

  事后,431工程指挥部在紧邻老君滩的鹿鹤公社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我和凌时人同学都前往参加,会场上乐山来的亲人们悲痛欲绝哭声震天,我站在亲人们身傍,眼淚夺哐而出,向逝者表示最沉痛的悼念

  在那个极左年代里,除了悲伤与哭泣,我们还能作些什么呢?在那个年代里,谁的口号喊得最响亮,谁就最革命。

  五十四个年头过去了,往事回顾,激我返思催人奋进,当年强行闯滩的做法不可取!那是不讲科学,拿人的生命当儿戏的错误做法!

  如何制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如何把科学的,正确的技术措施用在工作上,促进国家迅猛发展,是每个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应该认真考虑,思索的大事,真诚希望过去那种极左的做法永远不要再出现。

13368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