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大梁”修复记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夜醒来,左腿明显感到出问题了:下肢麻木,拇指无法上翘,整条腿不听指挥。请漯河市骨科医院专家、朋友吴广良诊断,继而拍片子印证,结果不妙:腰椎骨质增生,相伴骨质增生的是腰管里边有个直径一厘米、长度两厘米左右的囊肿。囊肿压迫神经,增生的骨头助纣为虐!

  正应了自己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总结:人体是个奇妙无比的圣物,平时各个部件协调运转、忙而有序,互不争功,大脑也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某个时刻,突然感觉到某个器官存在了,那就说明这个器官出毛病了。

  在人体器官的协同方面,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感觉到的就是有毛病的。我一直这样认为。

  既然有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

  专家说,要解决掉“突出”和囊肿,唯一的办法是手术。

  两年之内已经连续做过肛肠、盲肠手术。上手术台、麻醉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熟悉的领域。某个环节该做什么,不需要医护人员提示都会主动想医护人员所想、做医护人员所需,在配合治疗方面,算个比较合格的“熟练工”了。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此前的盲肠手术“整理”的是发动机底壳、肛肠手术修理的是排气管管道,那这次的腰椎手术就相当于修“大梁”了——椎骨本身也叫脊梁嘛。

  手术方案简单明了:先是常规条件下将“突出”部位给打回原形,然后在第三第四个腰椎之间掏出一个“壁橱”,再在显微镜下将囊肿从神经丛中剥离出来,取出囊肿,最后用“骨水泥”封堵“壁橱”。时间确定在圣诞节这天。刚好一个方便记忆的日子。

  手术前后进行了七个半小时。虽说时间较长但也算顺利,“大梁”修复工程完工,更重要的是花了一台手术的钱,做了铲除“突出”、摘除囊肿两个手术,大有节日大酬宾、买一送一的味道。

  之后就是漫长的卧床静养、恢复元气期,也就是修复后的“大梁”保养阶段。

  躺在床上,两眼瞪着天花板,思绪漫无边际地遨游,胡思乱想中对“大梁”修复之外有了不着边际的想法。

  据医生介绍,人的脊柱也就是脊梁有两个地方最容易出毛病,一是颈椎、二是腰椎,至于胸椎只要不是外伤,问题不是很大。颈椎毛病出在长期低头劳作,久而久之骨质增生,多属于职业病;腰椎毛病出在久坐,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长期压在腰椎上,导致骨质增生,也多属于职业病。

  此次手术部位在腰椎,胡思乱想的也只能是腰椎。

  既然是身体上半部重量长期压迫而成,假如人像猪马牛羊等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重新回到四肢行走阶段,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到前后四肢,这一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将这一疑问求证医生,竟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与人相比,四肢爬行的哺乳动物真的绝少有脊柱类疾病!

  由此联想到此前的肛肠手术。人的直立行走造成肠胃等消化器官累积在上部。从口而胃、而肠、而肛,全部为上下排列,消化通道畅达,食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缩短,给肠胃造成的压力增大。对肛而言,则是排泄和身体自身重量的双重压力,出毛病的几率自然更大。故而肛肠类的毛病也成为直立行走的人类的“专属”。

  推而广之,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除了食物结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心脏作为供给身体各个部位血液的“泵”,既要时刻不停地工作,还要克服供血路上各种各样的障碍,其中自下往上供血是最大的障碍,因为要克服高度差也就是压差。从心脏到头部供血需要这个“泵”往上加压,从心脏到脚部抽血完成血液的循环仍然需要这个“泵”往上“吸压”形成负压。同样行使“泵”的职能,对于四肢行走的动物来说就简单得多:无论身体的长度还是高度,心脏基本处于中间部位,辐射半径居中,这个“泵”既不做无用功,也不做事倍功半的事,动物们的心脑血管疾病自然也就少得多。

  进一步设想,我们臀部的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脚腕部的踝骨骨折等疾病恐怕大多也与体重过于集中、这些部位不胜其累有关。

  此前侥幸“买一送一”的手术,也因为这一思绪给冲刷得踪影皆无:压迫住神经的囊肿也许压根就不在那个位置,也许在脊柱上部的某个地方,无非是重力作用下,随着岁月的流失,囊肿顺着椎管自上而下一点点地坠落,直到目前的这个地方才戛然而止。因为椎管到此已是尽头,下边是骶骨,囊肿已无处可坠。骶者底也。自大脑而出的各路神经管线通过椎管到达骶骨,负责排泄、生殖的那部分分出,另一部分分管下肢的分左右两路自左右四个孔路分别导出,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生物是在不停地进化,为什么猪马牛羊类的哺乳动物在上述疾病的发病几率上比人类还低得多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和猪马牛羊一样仍然四肢行走,干嘛要直立起来呢?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这个世界上进化最为成功的生物不是进化最早的(比如恐龙)、也不是进化得最为凶猛的(比如老虎),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即我们人类)。按照这一理论,人类之所以舍弃四肢行走改为直立下肢行走,自然有它的道理:

  首先,直立行走让我们的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后肢负责走路,名字叫“脚”,也叫“足”(其实它的负担确实是“足够”大的);前肢配合大脑完成后肢无法完成的抓、拿、握、挠、砸、勾、抹、拽等各种动作,名字叫“手”。按照其变化后形状的不同,这个“手”也可以叫做掌或者拳。至于老广们为啥把猪的前腿叫猪手、后腿叫猪脚,将其和我们人类等而视之,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做肘子需要的是猪前腿、做火腿需要的是猪后腿,这样更方便区分吧。

  解放后的前肢由“蹄子”或者“爪子”变成了手,我们可以用“手”制造工具,也可以“亲手”“亲自”。可以拍手称快,也可以捶胸顿足;可以出手大方,也可以扣扣索索;可以“握手”言和,也可以“挥拳”相向;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可以心灵手巧、妙手回春。当然关键时刻还可以“手足”并用。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这双灵巧的“双手”,才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主宰。自然,这次腰椎肩盘突出的铲除和囊肿的摘除,都依赖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廖文胜这位“高手”。他的“手到病除”使我最终解脱了痛苦。

  其次是直立行走让人类的视力绝对高差成倍提升,双眼距离地面从几十厘米提高到一米多。这一提升尽管无法与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相比,但也足以超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们。大象、长颈鹿们的视野比人类宽广得多,但因为它们还处于四肢着地的爬行阶段,前边的蹄子还是那双蹄子,没有进化成双手,所以与人类相比,只能只能“拱蹄相让”,屈居人类之下。

  疾病是可以克服的,尽管时间有长有短。我们的前蹄进化成了双手,我们才有可能对付各种外来猛兽的袭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自身各种各样的疾病。

  “心灵手巧”只能是人类的专属。这是我们反复“换算、品算”后的最优选择,是进化的结果,含糊不得。

  2021年2月16日

13372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