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小将(14)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十四、对联的大辩论

  1966年7月下旬,各单位的一二把手以“黑帮”论处似乎已成定论:被打倒了。在中央文革支持下的反工作组斗争,使相当数量的高级干部也受到冲击。党内残酷斗争的历史使他们不寒而栗。他们的子女也觉得这一切令人窒息。那些尚未成熟的灵魂似乎飘进了无法捉摸的意境。孩子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谈论各自家长的光荣历史,谈论各自所处的尴妎境界。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冲动和义愤的驱使下,7月29日,北航附中学生中的干部子弟,贴出了一付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下联是“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

  对联的出现,就招惹出不少人对它的不同看法来,展开了对对联的大辩论。

  8月1日晚,北航附中的学生把对联贴到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以血统论为基础的对联,开始在北京传播开来。

  8月2日,陈伯达接见辩论的双方代表,指出,对联“不全面”,建议改为“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理应如此。”

  被血统论烧灼着失去理智的对联的支持者,对陈伯达的建议大为不满。8月3日,北航附中组织近千人到清华游行,高呼:“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导致了一场清华园对对联的大辩论。

  8月6日,受对联影响的学生再次在天桥剧场召开对联辩论大会。康生、江青等前往参加。讲台始终为支持对联的革命小将占据着。他们那些耀武扬威的表演,虽然激起不少与会者的反感,然而,这种封建的血统论思想却得以在大庭广众之中极度宣扬。当中学生簇拥着血统论中最高贵的人江青,要她表示意见时,她一再重复了陈伯达的建议。

  温和的劝导压制不住极端的激情的冲动,经过天桥剧场的辩论,对联的思想在社会上泛滥了。无形之中,也成了红卫兵组织的一种指导思想。

  为了表示红卫兵血统论的高贵,把父兄的旧军装与红卫兵袖章配在一起,成为当时的一种服饰时髦。

  天桥剧场一场的大辩论,带来了血统论在社会上的大传播。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谭力夫受对联的影响,思想非常活跃。8月12日,谭力夫与别人联名贴出了【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对联当作全面的策略的党的阶级路线来推行。要把它提炼为政策,上升为条条本本。

  8月20日,谭力夫竟在全校集会上,滔滔不绝,一气呵成了数十分钟的闻名全国的讲话。这篇讲话,不仅宣扬了血统论,也道出了不少处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大革命有复杂感情的青年的某些直觉。

  谭力夫的讲话很快风传北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人用红纸转抄,而且张贴在路人皆过的要道旁。这样一来,学校里的非红五类出身的人,那怕是运动的旁观者都成了红卫兵“专政”的对象。在一段时间里,非红五类出身的学生被集中在一起看报纸,学文件,上厕所都要向红卫兵看守报告,回来稍迟一步,便不是遭白眼,就是遭骂。红卫兵们不仅剥夺了非红五类学生挂毛主席像章,唱语录歌,读语录的权利,而且将他们的语录本没收。家庭出身不好的人被打入另册,他们受人岐视、凌辱,对年少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打击和折磨。

  谭力夫的讲话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以出身定一切的风越刮越猛,上火车、汽车要报出身,进商店、旅馆也要报出身,甚至到医院看病也要查出身,出身不好的人拒之门外,那些既不会载上红卫兵的袖章去唬人,又不会说假话去骗人的人成了最悲惨的牺牲品。

13383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