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让并快乐着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果人人都能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题记

  

  孔融让梨,千古佳话;唐尧让帝,神让相传。我赞美让,因为让是一种美德;我立志于让,要常常让要让该让的一切;我赞成这样一句口号:让并快乐着。

  

  让可以消除隔阂,缓解矛盾,让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古代肚大能容五湖四海的蔺相如可谓“让”的光辉典范:受排挤而甘愿沉默,顾大局而一声不吭,甚至绕道而行,真是该让的都让了!而正因为这样,让使廉蔺成为了至交,让使赵国强大了一段时期,让使文明中多了一种美德,让可以与“真、善、美”并蒂,因为让可以使沙漠出现绿洲,可以使冰冻之河泉水叮咚。

  

  让能够终止争辩,使不让力争者自知乏味,善于退让者人格彰显,境界层出。狭路相逢,如双方各执有理,不肯相让,只好先是嘴上功夫,再不行便回到与动物相差不多的状态:决斗。如果两败俱伤则既误事又误时,既伤身又伤神,何苦呢?假如有一方主动退让,则不仅可以立即消除矛盾,而且可以使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自然而然上升一个台阶,何乐而不为呢?

  

  让的确要比争难于做到,因为顾名思义,让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意味着要吃亏。但退一步想,如果不让,是否就不吃亏呢?我看未必。鹬蚌相争的故例虽是指动物,但其中寓意却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时不让而争的结果只能是放大痛苦,远不如让了好。让了绝对要比不让好,这也不一定,但对于素质高尚的人,把让作为一种美德的人而言,则应是让——多多益善。

  

  社会就像一座跷跷板,如何能持平而非此起彼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假如人人都力争不让,其结果只能是拦腰折断,结果自然不好。倘若有大多数善于仍让的绅士主义者,那么便可平衡不让者的无理与执拗;如果人人都学会忍让,那么这座跷跷板不仅可以平衡,而且会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那该是一副多美的图画啊!

  

  因此和谐的社会需要“让”这种品质,称之为“绅士精神”也不伤大雅。

  

  如何使“让”永驻人们心中,吸足养分,开满美丽的文明之花,需要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并付出切实努力。绅士固然高尚,但也不能强求绅士时时让、处处让、事事让,那就好比把无数的并不很重的桂冠戴在一个胜利者头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忍让者自美其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我们应该学会忍,善于让,把让当作一种快乐,在不想让的时候稍稍勉励自己:十次百次都让了,还怕这一次快乐,何乐不为呢?

  

  不让者一再被让,倘有良知也不会再不肯让了,这恐怕是最好的结局。

  

  让让的链条永续不断,让并快乐着,社会将和谐而美好!

14150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