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重名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我们村,就我们一家姓“常”的,甚至整个公社,据听说也没有第二家。因此父亲当年为我们兄妹几人起名,绝不会有自己孩子与别人家孩子重名的顾虑。说起来简直是个奇迹,我从上育红班(现在叫幼儿园),到上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参加工作,从没有遇到过与自己重名的人。不象我们年级组有好两个刘慧,每次点名为了弄清到底点的是哪个,领导就其年龄悬殊,分别叫“大刘慧”、“小刘惠”。这样重名的直接后果,是别人叫起来不方便,相信自己听起来也别扭。而我从没有这样的经历,好得说是落个轻松,孬了说还真有一些遗憾,一种孤独的遗憾,一种被姓名冷落的遗憾。

  

  最近上了网,我要实现自己一个多年的愿望,那就是利用搜索引擎,好好搜一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是否有和我重名之人。我使用口碑颇佳的谷歌搜索引擎,打上“常云龙”3个字,随手一击回车键,乖乖!仅用0。24秒的时间,就搜出1790多项有关“常云龙”的网页。我在惊叹科技给我们带来迅猛便捷的同时,更是迫不及待地去点击浏览前10页的结果。俗话说得好“河里无鱼市上看”,还真有重名的。我粗略看了看这些与自己重名朋友的职业,有大学教授;有博士生导师;有小麦专家;有武警指导员、中队长;有法院院长;有和自己一样身份的中学教师;有北大荒受资助的学生;还有笔帽掉进气管里差点送了命的9岁内蒙古小男孩;让我感到可笑的,还有一位屠户的儿子,因为和同行在生意上的摩擦,大打出手,结果使父亲常劲松当场毙命。

  

  说到重名,我不由又想到我的笔名。一开始纯粹是因为比较喜欢自己写过的一篇散文《风的衣裳》,于是随手拿来做了笔名。这个名字追根溯源,改自琼瑶小说《梦的衣裳》。这样该,我觉得是一种创意,根本没想到竟然会有和我想到一块去,也这样创意的。但是我错了。当我闲来无事,尝试登录几家大的中文网站,比如中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榕树下等网站,竟然发现无法注册,因为这个名字早就被人先行注册了。迫不得已,改,用“风之衣裳”试试,不行,原因雷同;用“风衣”,同样不行,一连试了好几个,都无法完成。我一生气,把“常云龙”两头“常龙”两个字拆成四个字“尚巾尤一”,打上去,网站竟然接受了。但是猛然感觉这个名字可怪怪的,那是自己吗?怎么看怎么不像。怎么可能像呢?整一个日本人名字的味道。嗨!本人从不崇洋媚外,也不打算去日本留学,竟然起了个日本式的笔名。怪谁?都怪重名的太多。

  

  这样,在家乡的网站,我仍用“风的衣裳”的笔名,而在外地的网站,比如古榕树下网站,我要么用我的本名“常云龙”,要么用这个怪怪的笔名“尚巾尤一”。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行,渐渐我也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常云龙是我;风的衣裳是我;尚巾尤一也是我。

  

  过经网上搜索查询,知道有那么多常云龙和我这个常云龙重名。“风的衣裳”有多少重得呢?我又用网络查了一下,0。32秒查处454000个结果。我发现重名者不在少数。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湖南怀化的风的衣裳,一个是湖北武汉的风的衣裳,他们都是女性,都开了博客。我拜访几次,每次都失望而归。可能两位太忙,博客都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这样很难联系上他们,我心里失落落的,真是遗憾!

  

  我又尝试搜了一下“尚巾尤一”,也许这个名字太怪,又不美,现在还没有发现重名的。屏幕显示的搜寻结果,都是本人使用“尚巾尤一”发表文章的列表。看着它们,我心里还是怪怪的。我无数次地问自己:“这真得是自己吗?”

14153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