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回忆片段 第十章,情系乡土(2)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6.老石坑

  在旧居往后街去的路上,小道上边有一处原采石场,相连几个大坑,能有五米多深,坑口边堆着散乱的碎石块,大小不一。夏季坑边的土地上生满杂草。南邻是一个斜坡田地,土地贫瘠……。儿时都管它叫“老石坑”,常去玩耍。一提“老石坑”附近前后街的老人小孩无一不知,是家乡的一个景点,但它十分一般,没有什么壮观景物,也没有什么更多相关的故事,就是一个普通的石坑。

  记得五十年前,三叔为出租他的土地,他侄儿高和臣与他亲家沙成会争租道下的土地,动了斧头,抛起石头拼了命,幸为未出伤害,就发生在这“老石坑”的地方。

7.老爷子坟

  东岗上,那一条羊肠小道通到岗顶端。从一株高大的孤柞树脚下直奔向北方,一直通向“蘑菇顶子”。远远地可以望见那株老柞树,树下有几个坟包……。

  那里,夏季杂草丛生,有各色各样的野山花开放,黄花菜、和尚头、蒲公英、羊奶子花……,五颜六色,蝴蝶纷飞,蜜蜂嗡嗡。一阵熏风吹来,吱吱喋喋“山草驴”、蝈蝈声十分悦耳。向东远眺,是柳河县界的大山,蓝而淡,山巅的轮廓宛如一条曲线跟蓝天混合在一起,令人神往。儿时与母亲、姐姐常来此地挖野菜,拣山蘑菇,远窥四周,心情顿时开朗。家人都称这儿是“老爷子坟”,可能是远枝家族老人的坟地。现在坟包早已不见了,是一片茂密的落叶松林,旧道亦杳无踪影。

  在五道岗银行工作的那些年,每归家路过此地,都站在早已面貌全非的岗顶上停留片刻,沉沁在茫茫悠悠的回忆之中,又联想起儿时与家人来此地的情景,无限的向往,留恋。

8.蘑菇顶子

  后街的东侧向西北是一片斜坡地,一望坎坷不平,向东却是一个拔地而起的孤山,高高地耸起,像个蘑菇似的挺立着,人们称它“蘑菇顶子”。这个山从东丰街三十华里外就能望到它,从四十华里外的梅河口也可望见它。顶子上道路弯蜒,古柞满布,杂草丛生。西南坡是一趟山洪冲刷的沟壑,黄土、沙石相拌,有几丈深,远远可以望见。是儿时放猪和玩耍常去的地方。

  据说这个令人瞩目的高地,是地理测量与军事上的常用之地。传说伪满日本侵占时期,想在顶子上建“望爹楼”,没有动工就光复了。

9.北沟的幻觉

  站在东山顶往西北方向看,有一条丘陵起伏偏僻的沟塘子,沟中多岔而大势曲弯,树木森森,杂草丛生,还有几株高大的柳树。斜坡上的水蚀段露出黄土,阳光下泛出淡淡的光,它与阴森的树木、蒿草辉映,显得神秘而又可怕。阵风掠过,草木飒飒作响,令人心惧。北陡坡的柞树丛中,还有几堆古坟,有人讲:有一年夏天山洪把墓中的尸体冲出,肚子破了,肝脏下水还没腐烂,渗淌着鲜红的血水……。

  多年前,还是少年时代,常在梦中置身此地。坟茔,尸体,火光……孤身无伴。每从梦中惊醒,多吓出一身冷汗。如今忆起北沟,仍感心惧,一种像梦境的幻觉常会出现。这都是因为那时,常听到人讲鬼怪的故事,心灵中浸润和残留着可怕的轨迹,于是就把这个阴背的地方幻化了。

   

10.小庙

  从住宅沿小路西行,路过水井,百米的北慢坡的一棵小柞树东南侧,有一座土坯砌的小庙,连底座也不过两米高,见方不到一米,俩庙门,是土地、山神庙,都把它叫“小庙”。庙后的那棵两米高的柞树,像是一棵铁树,年年都那么高,仿佛它不在长。

  那时村村、堡堡都有小庙,过年时人们就去烧香、烧纸、贴对联。还有的人家去许愿,还愿,把它当作神灵所在的地方,庙里小木牌上写着:供奉山神之位、土地之位,前边置放香炉,残香、香灰堆满炉内,庙们两旁各树一米多高的旗杆,牙刻处系上红布条。是那年月乡里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敬崇的地方。

  此习早已破除。千年习俗,封建迷信,崇拜仙灵,那时小庙是谁也不敢非议的神圣地方,人们走过了无知,迷信,盲目崇拜神灵的路,也是无可奈何的路。

14180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