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回忆片段 第七章,步履沧桑(3)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  电棒的引力

  1953年夏季,因长年在东丰县城工作,十分想念家。星期天公休因为距家30多里当天返不回来,所以也不能回家。后来就起个大早回家晚上赶回来,但是路远人稀凌晨两点钟天很黑,一人走在路上害怕,就买了一个电棒(手电筒)在路上打开壮胆。那时用手电的人很少,有人惊叹地说:“这电棒真是个好东西!”。 那时带个手电感到很荣耀。

12  毛衣暖身心

  1950年初春的一天晚上,邻里的人结夥去村政府听广播。说是村里安了广播,好奇地夜行5里奔到村政府。村干部都走了,我们围着喇叭看了又看就是没动静,到了晚9点钟还是没声音。这时降小雨刮起冷风,因衣服穿的少冻得发抖。内兄周喜盛(学校老师)把他的毛衣借给我穿上,这是我第一次穿毛衣,真暖和。广播没听到,只好贪黑赶回家。

13  徒步深夜看歌剧

  1952年夏季的一天晚上,家乡永兴村政府演剧。农活劳累一天虽然很乏,也贪黑步行五里去看剧。那时农村没有电,连广播都没有,电视就更没有了。是平安小学剧团来演的歌剧《小女婿》,表演得挺好,深受感染。回到家里也没睡着觉。那些唱词美,剧情更是感人。过不几天我就买了《小女婿》剧本,很多人借去看,很多人哼着唱词风行一时。

14  电脑取代了纸笔

  没有想到,竟然和稿纸有了不解之缘。没有在学堂读过几天书却硬是著文立说,几乎不可思议。其实一切都是逼出来的。你为了谋生就要工作;为了做好工作就要写东西;为了不被人家贬低橇行,就要拿出过硬的成果,于是就逼出了水平。如今虽然下岗,而长期拚搏写作养成的习惯尚在,还在搬弄文笔,可是钢笔和那一叠叠稿纸已经被电脑取代了。

15  犹然谈虎色变

  在无度搞极左的年月里,“阶级斗争”是一个万能的压力。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地出现了一点失误,只要把它拉到阶级斗争的高度,你就会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因为那是置人死地的镣铐。那时没有一个敢降温的,否则就会落个替敌人辩护丧失立场的罪名,弄不好打了自己饭碗不算,还会株连无故的亲友子孙。如今不少人唠起这些事犹然谈虎色变。

14186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