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回忆片段 第二章,艰难岁月(11)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1  屋漏最愁连夜雨

  父亲分家时所得的一间半草房,已经传了三代人年久失修。冬天满屋是霜,雨天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滴嗒。有时雨天全家坐一个通宵,炕都浇湿了。我参加工作后,回来一看房檐草全烂没了,回到班上心里压上一块重重的石头。就利用休息日回来登山割草苫房,又把多年冒烟的炕修好,透风的泥墙墁好,付出了好几年的辛勤劳动。

52  街道中的业务宣传

  1957年秋冬季节,在东丰储蓄所下街道市民中宣传储蓄。那时要求结合街道工作开展存款。和东门贾街长谢支书,还有委员李玉琴、冯素珍等人常同去居民组开会宣传。冬季清雪、压缩口粮等走遍各家各户。来年春城郊社黄了,李玉琴随她爸下乡。那时下乡失业也是痛苦的,她们十分留恋城市。临走前,李玉琴让她妹妹李玉凤把宣传材料还给我。

53  一面山的“窑烧粪”

  1958年春,县里抽调去一面山乡搞突击积肥,当年消灭白茬地(无粪下种)。有八成土地无肥,在几天之内让地里满肥,神仙也办不到,那是大跃进年代,上级下令谁敢驳回,由工作组动脑筋解决。于是就逼出了“窑烧粪”的创举。就是把地里的一堆堆包米茬子烧成灰,每堆顶一车粪肥。农民痛心地说:“高同志啊,我们就有这点烧火柴全完了!”。

54  吃代食喝大锅粥

  1958年秋农村全部以队为单位办食堂,为了多干活取消了各自家庭做饭,一天三顿饭各户端盆把稀粥打回家去喝。那时我家经常是喜梅去打饭,按各家每人一勺分给,食堂里有亲属她去有时多给盛几勺,可以吃得饱些。粮食不够吃,食堂和各家都弄代食品,上地里拣包米叶,上山撸枯干的柞树叶做代食品吃。那时候不少人因为营养奇缺全身浮肿。

55  汗湿衣衫采猪菜

  60年代那咱,为了秋天交全家的口粮钱,喜梅每年养一口猪,200 斤左右出卖。全靠她采野菜树叶当饲料,我回家也常和喜梅在中午顶烈日酷暑去山上田地里撸杏树叶割野菜,经常走得很远。每次扛着麻袋拐着筐满载而归,汗水湿透衣衫也不嫌累的慌。到家再把菜剁碎盛到缸里加水沤或煮熟。后来我做了个小铡刀,切猪菜很省力邻居也常来借用。

1418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