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鲁钝生感言录(14——只因绳未断)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鲁钝生感言录14——只因绳未断

  一日,鲁钝生在网上查资料,偶然看见一则故事,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去深山的一座古寺问卜,走在半路上,他看见一头牛被穿了鼻子,拴在一棵大树下,树的不远处有一片嫩嫩的青草,那头牛很想去吃那片青草,可无论如何也挣不脱绳索,围着树团团转。他灵机一动,心想,都说那老禅师能掐会算,我何不借此考考他。

  走进寺院,老禅师正在蒲团上端坐,闭目养神。打过招呼后,那人劈头便问:“为何团团转?”

  老禅师声色未动,略一沉思,答曰:“只因绳未断。”

  那人十分惊讶,顿时恭敬起来,施礼问道:“老仙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老禅师一脸茫然,反问:“我知道什么?”

  于是,那人便讲了路上所见。

  禅师笑曰:“老衲常年于寺内诵经,自然不知道你之所见。不过,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说的是物相,我讲的是心境。”

  故事到此结束。不难推测,依据佛教不执于物的“放下”原理,老禅师将给出的建议是:断其缚心之“绳”,放“心”于自由天地。但问题在于:人是否真能断其缚心之绳?人生在世,青少年要读书学习,努力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中年人要工作,努力挣钱养家、培育子女和赡养老人;老年人要与衰老、疾病抗争,且饱受孤独感、无能力感、无尊严感等消极情感困扰。这一切一切,有万千绳索套在人心上,焉能断得了?!

  基督说,人是原罪和本罪的叠加,只有信奉基督,才能在有生之年赎回罪过,死后才能进天堂;佛说,人生是苦海,人生的苦如恒河沙数,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渡过无边苦海,达致真如彼岸。宗教以天堂为诱饵,以地狱为威慑,教人扬善抑恶,这倒没什么不好,不过,说的终究是虚妄。

  人注定不可能完全彻底、毫无遗漏地斩断缚心之绳,人只能相对“不执”和相应放下,因此,在鲁钝生看来,人要想尽可能多地获得自主自由而不被牢牢缚住团团转,兼用儒释道,即洙泗、濠濮、菩提迦耶有机结合,则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径。儒家入世利生,主张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避世养生,主张道法自然、见素抱朴、涤除玄览、清静无为;佛家出世无生,主张缘起性空、凡相虚妄、不执于相、净空涅槃”。将三种思想融于一身,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凡事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凡功利,有所追求而绝不苛求,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成败安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凡境遇,识势之态,明势之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努力追求“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与舒”的境界。能如是,可算活得比较洒脱。

1425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