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人生感触(三、择善而从篇37至39节)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7.勿贸然借款

  借款,就是把钱借给他人或向他人借要钱。由于钱是个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东西,自产生以来,借款现象就成为人世间很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钱又是极其敏感的东西,人如果贸然借款,就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和带来诸多弊端。而且,自古就有“人为财死”之说——有人为钱累死,有人为钱穷死,有人为钱富死,有人为钱恨死……还有人为钱铤而走险,去违法乱纪和犯罪,从而也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人生在世,不要贸然借款。而每当有借款意向的时候,则应该事前就做一番慎重的考虑,以防止引发种种问题。

  贸然借款,无论对借出钱的一方还是对借入钱的一方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贸然借钱,很容易伤害了借出和借入双方之间的和气甚至要让双方借成了冤家对头。这主要反映在:第一,就是只是还在准备实施借款的时候,双方心里通常就不好受了,或于心不安,或于心不忍。从想借要钱的一方来说,想借钱又通常是难以开口,心里或怕他人拒绝,或怕遭到他人看不起……。而从被借钱的一方来说,当他人来向他借要钱的时候也常常是很难为情的。如果给他人钱吗,可能又影响到自己的正常消费,而且常常还要思考着,如若风云突变,当自己突然间也遇到某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急着用钱的时候,这借出去的钱能要得回来吗?而若不给吗,又怕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和感情。第二,在整个借款期间,双方又常常是难以活得自在,甚至要像遭罪似的。借出钱的一方,常常要挂念着所借出去的钱,对方是不是真正按着原来所讲的用途来使用了,且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常常思虑着对方到期能否还得了。而借入钱的一方,通常也因为自己正在欠着人家的钱而心里总是如同长着个疙瘩,是难受的,心情更难以舒展起来的——毕竟自己已成为一个负债的人了,因而总要担心这借来的钱能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并能不能按期偿还,等等。且那借款的数额愈大,则出现这情况就愈明显。尤其对于原本手头就不宽松的人来说更是不能自然自在的过着日子了。第三,如果这借款到期时不能偿还或借出钱的人因特殊原因需要借入方提前还款而借入方又归还不了的,那就容易闹矛盾,容易伤感情,容易闹成债务纠纷进而常常要撕破脸皮上法院去打官司的了。而且,如果那借出的款项已成为卵覆鸟飞,或因债务纠纷而闹出人命案来,则无疑是最可怕且又是无药可救的了。而这时再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也都是毫无意义且毫无用处的了。

  要知道,“借钱容易,还钱难”,“借钱是亲戚,还钱是冤家”,很多人在向他人借要钱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到毕恭毕敬,总是能够说着好话的。而当人家要他还钱的时候,他就不高兴了,甚至要恶语相加和故意赖着不还了。本来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欠债赖帐、欠钱而不能还的债务纠纷,甚至因借钱而变成了冤家对头的情况实在是多得数不胜数的了。这,都是值得注意并须要做到能够辨识清楚的。一个人只有能够辨得清借款人的真实嘴脸,才有助于去防范借款中可能要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恶果。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一般人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消费标准。所以,一个人不能以自己的消费情况去度量他人的消费情况,诸如不能认为人家家大业大,就是有钱,就该借钱给自己,不要认为那个人是自己的亲戚就该借钱给自己。要知道,有钱人或自己有钱的亲戚朋友们是没有义务要借钱给自己的,你也不可能想借就一定能够借到钱的况且,“蛇大窟窿大”,一般收入多的人,其开支也是多的,别人有钱也总是有着自己的用钱方式,总不可能还须资助你并等着你也有钱了他才去用他的钱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会让自己当有借钱念头的时候,应有所克制,不可任性懵懂而乱向他人借钱了,且要借钱也该尽量只到金融部门去借才是更好一些的。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要经得起“钱生钱”的诱惑,有些要借钱的人,往往以给高额利息或给超高“红利”作诱饵。面对这种情况,就更要保持清醒,切不可利令智昏而上当受骗了。

  当然,这不是说因借款容易出现一些恶果,就要求人们不要去做任何的借款了。应该说,借款是人世间互通有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交往形式,只要这社会上还存在着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这借款的形式就会永远延续下去的。只是应该牢牢记住的是,若贸然借款就很容易引发种种不利的情况和种种可怕的结果,因而若确实需要借款时,是万万不可以随随便便去做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现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更有一些网络诈骗分子,通过在网上发布借贷款信息来进行诈骗活动。这尤为引起注意,要彻底摈除一切网上借贷款的贪婪心态,千万不要去图网上借款的什么方便或便宜,以防止被套了进去而被无休无尽的诈骗了……

  可能有人还疑问道,这里所说的“勿贸然借款”,是不是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可以不要在钱财上做任何的相互扶助之举了。应该说,“勿贸然错款”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因借款而引发的纠纷及其它一些社会问题,它与社会上所倡导的扶弱挤贫之风乃至用钱去资助一些急需钱用的人善举并不矛盾。至少,它们毕竟都是有利于促进和谐和维护稳定的,毕竟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况且,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是“情还情,理还理”,“吃饭归吃饭,生意归生意”——该如何就如何的。勿贸然借款,只犹如把“丑话说在前”那样,为的是防止因借款而引发的种种不测而已。因此,把“勿贸然借款”与不要相互扶助相提并论并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如何具体防止因借款而引发的种种弊端呢?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摸清对方的底细,特别是要摸清楚想借钱用的人的底细,至少要弄清楚其是不是讲诚信,是不是有明确的住所,是不是有相应的偿还能力或已经有了要大于所要借款的额度的抵押物,等等。而且,当正式实施借款时,还要注意立好字据,若该做公证的还要做个公证。

  38.勿勉为其难

  成语“勉为其难”,词典上的解释是: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之事,或勉强去做极其不愿意做之事。然而“强扭的瓜不甜”,一个人如果勉强做事,则做事的效果是不好的。而做事没能做好,那去做这事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不去做的好。因而,人生在世,应该不要勉为其难,即不要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之事,也不要勉强去做极其不愿意做之事。

  能力不及之事,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应该也不可以去为之的。如勉强去做,往往是不可能做得好的,而如果做出了差错,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一个人要去做一件力不从心之事或力所不能及之事,则犹如要渡海而又没有渡海之本事和条件的人只能感到无可奈何而去望洋兴叹了。又比如,人是渺小的,又不能飞,而要去摘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那怎么可能呢,那只是可以当着哄三岁小孩的话或编造神话或在作诗时作夸张的诗句时用罢了。像过去毛泽东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著名诗句,也不过是拿来形容红军的英雄气慨而已。而且,如果明明知道做不了的事情,而偏要去做或勉强去做,则不但做不了,还容易搞坏了事情或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恶果,这,又只能是自食其恶果的了。显而易见,人生在世,是没必要勉强去做那可望而不可即或没有意义的傻事和蠢事的。

  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如勉强去做又容易因为没心机去做,或用心不专,或没能做到全心全意而常常影响到做事的效果。所谓极其不愿意去做,就是特别不愿意去做,也就是根本无心去做的意思。而实际上物随心转,凡做事情,都是必须用心去做才行,如果不愿意去做事情,或已经完全是心不在焉了,就是再怎么聪明的人,也是不能够把事情做得好的。况且,越是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越是需要用心去做,甚至是非要做到全心全意和专心致志地去做不可的。

  面对那能力不及且又不情愿去做的事情,应该是去回避它而不可以去惹它的。如果还勉强去做,则只能说这人是太懵懂了,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太不知进退了。那不仅是所获甚少或毫无所获,还容易惹事生非的。

  此路不通,则要另择它路。人生在世,勿勉为其难,倒是符合客观实际并容易另图发展的。这是因为——

  勿勉为其难,实际上也是尊重客观存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一种为人处世上的一种理智的选择。既然那力所不及和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已经是不该为之的,何必还要勉强去为之呢?这时,只有及时脱身出来,才能免受客观规律的惩罚。况且,每个人都有其力所不及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人们可以正确面对它,并可以回避它,而不是说非要去碰它个头破血流不可的。如“年岁不饶人”是不争的事实,人老了就常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但若还不顾自己已经是年老力衰,或已经是耄耋之老者了,而还要硬去挑百斤重担或硬是去进行100米猛跑,则是很难做好了,也是没必要的。又如,一个极不愿意嫁给对方的人,而硬逼着她嫁过去。这明显又是干涉了她的婚姻自由。而这种用强制手段缀成的婚姻,又不可能是幸福美满的……

  勿勉为其难,实际上又是求真务实,注重干事效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需要。要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但每干一件事情,都是要消耗一定的资源。所以,应该把种种有限的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乃至宝贵的时间等都用在刀刃上,以便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并能够生产出最好最大的实效来。而如果勉为其难,就是把它们当作无谓的消耗而任意作浪费了,这不仅违背了客观规律,还要造成对资源的实际浪费。况且,现在人们是越来越注重干事效率了,且越来越多的人还视效率为生命。因此,人人已经是很有必要防止或吐绝去干那耗费多,见效少甚至是毫无意义和实效的事情了。

  勿勉为其难,又有于少走弯路,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利于快速提升和不断地发展好自己的人生事业。虽然,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人们走人生路也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人应该尽量避免走弯路,应该尽量避免遭受一些挫折。如尊重客观存在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又是可以做到做好的。勿勉为其难,正是人们避免走弯路和避免遭受一些挫折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而如果勉为其难,则只犹如“开眼跳黄河”,是眼睁睁地硬要去走弯路和硬要去遭挫折的愚蠢之举,因而实在是不可为之的。况且,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是经不起太多的折腾的,如果把它们消耗在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那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对自己、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当然,勿勉为其难,还应注意厘清一些漠糊认识,并不得混淆是非。这有三个方面的情况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一是,要知道,不只是自己是需要做到勿勉为其难的,对他人来说也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有必要记住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告诫,如果自己已经知道那事情实在做不了或实在不愿去做,且自己已经决定不勉强为之了,则也别苟刻地要求别人去做了。要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若他人也是力所不及并不愿去做的,就不要要求或强迫其去做了。当然,各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有些事情,自己做不了又不愿意去做,但他人可能做得了且很愿意去做。这,就应该允许或者赞同他人去做了,而不可小肚鸡肠似的,怕人家把利益占去了而不让别人去做。

  二是,要把勿勉为其难与畏首畏尾那纯粹只是害怕困难区别开来。那种纯粹只是害怕困难的,就是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没能保持清醒而盲目悲观失望了,也一种没有意志力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没志气,没骨气的糊涂而又软弱之举。而且往往不是其能力不及,而主要是怕苦怕累或怕死罢了。而勿勉为其难,则是沉静面对那困难,是在清醒地认识到那确实是自己力所不及或不值得去做的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将其放弃的,只是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无谓的牺牲,因而是一种明智之举。因此,不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否则会容易导致不应有的失误。

  三是,要善于分清和处理好事物发展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就“勿勉为其难”来说,也是有其特殊的时候,即也有能力不及和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情况。比如在战场上,在关系到整个战局的重要阵地上,若只剩下几个人,也是须要尽力而为或浴血奋战到底的,那是不管你能力及不及或愿不愿意的了。况且战场上这坚持最后一拼,往往是很有必要的,往往是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输赢。因此,这时就不能说这剩下几个人就不要勉为其难而可以去苟且偷生的了,就不能说顶不住了就可以弃之离去的了……还有,诸如在做科学攻关时,也是需要迎难而上的,等等。因此,这就需要分清和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且不得漠糊认识,混淆是非,而去搞“一刀切”了。况且,在那特殊的情况下,其实质与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科学探索是允许失败的,很多科研成果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成功的,甚至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方能成功的。这就说明了,那些虽然没能最后获得成功,但也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等等的,因而,这最后的成功无疑也凝聚着他们劳动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因而也说明了他们的做事都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事情通常不是勉强去做,而是出于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而很愿意或很很希望去做的。就是那些坚守着重要阵地的“剩下几个人”,之所要战斗到底,也是出于对最后胜利的渴望,等等。因此,这实际上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勉为其难”,至少他们还算是愿意为之的,因而倒是显得难能可贵的了。而这,又反过来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勿勉为其难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去提倡的。

  39.善于发现并及时处理“小害”

  “小害”,就是小小的损害和危害。这里要谈的人生中的小害,就是指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发生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节和事务之中的小害。这“小害”是容易酿成大害的,如果没能及时被发现并治理好,则就会蔓延和发展壮大起来,进而容易酿成大的祸害了。人生在世,要善于发现那种种有可能泛滥成灾或有可能蔓延成大的祸害的小害,并及时地实施有效的治理。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蠹众则木折,隙大而墙坏。”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这是我们的前人在长期观察了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经验教训之后而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们告诫着我们不能忽视了小害的危害性,要善于发现小害,特别是要在发现了小害之后还要及时地实施有效的治理。

  然而,“小害”却是常常要被人们所忽视的,特别是,如果你粗心大意的时候就更难以去发现它们的。而如果忽视了小害,连小害都不能去发现,则甭谈什么还能去治理它们的了。因此,要能够发现和治理好小害,首先要去注意和把握好几个容易让你忽略的问题。

  第一,不能忽视了小害。有些人因小害尚不显眼,或者说它尚未形成大的祸害时,往往对它们不那么重视,甚至错误地认为那区区小害成不了什么气候,是不碍事的,从而不对小害做任何的防备工作,以至最后竟使得小害泛滥成大害并让自己遭殃的事情发生了。所以,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或干事创业中,应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小害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蔓延和泛滥的小害决不可视而不见。要知道,那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的蚁,以及“蠹众则木折,隙大而墙坏”中的蠹,本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所发生的诸如众蚁挖掘而成的蚁穴可以造成堤坝崩溃,众囊的啃咬可以造成木折墙坏等事实已充分地证明了有些小害是潜伏着极大的危险的,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要善于把握好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如对那小害是如何酿成大害的,也有必要去摸清楚和掌控好的。以便能相应地拿出个有效的治理方法出来。诸如那堤坝中的蚁,木块中的蠹这些小生灵是由于繁殖力极强并喜欢作孽,所以治理它们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及时地遏制他们的繁殖和为害并设法去消灭它们,否则它们就会去作孽,就容易酿成大祸的了。可以说,不能忽视小害特别是那些容易滋生和蔓延的小害,也是一个人要想能够较好地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又一个不可忽视且应该去学会和掌握好的人生道理。

  第二,不要为小害的“小”所蒙蔽。要注意防止小害因其“小”,具有一定的隐藏性而让你难以去鉴别和发现它们,以致你后来真的没能去发现它们的事情发生。一是要注意树立和努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你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干事才有干劲和激情,也才愿意认真地去把工作真正做好。二是要戒骄戒躁,要有一点求真务实的精神并树立起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难想象,由于小害是“小”而且具有隐蔽性,若骄傲和浮躁了就难以去发现它们,而只有做到不骄不躁,工作踏实和认真了,才能够去发现它们。而且,越是重要和复杂的工作,就越是需要做到认真细致,就越是不能马虎和懈怠的。三是要做到居安思危,平时就要切实做好各种防范工作,以确保能够真正做到防患于末然。

  第三,要提高对于小害的辨识能力。要注重学习,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只有努力使自己的学识丰富了,才使得自己长就着“火眼金星”,才能够及时辨识或发现那种种小害了,而且这注重学习和提高自己之举还可以为日后再具体实施治理小害储蓄着应有的能力和水平。

  在发现了小害之后,就要去正视它,该治理的还要及时去治理它。而在治理“小害”这个环节上,也需要特别注意做好几个方面。

  第一,对已经发现了的小害,就要认真去面对和处置它们。对小害,如果你是抱执着麻痹大意或心存侥幸之心理,就可能没能引起你足够的重视,甚至视而不见,或根本不当作一回事。要知道,可能确实有一些小害,只是呈现于一时而已,是要自生自灭的,这倒是不用去牵挂的。但是,大多数小害却是滥以滋生和蔓延的,如果不及时去治理,它就要泛滥成大祸害了。因此,面对小害,要做到能够分清不同的情况而相应地做出具体而不同的妥善处理,至少要保证做到以后不会受到它们的危害了。

  第二,在着手治理小害的时候,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做到“防微吐渐”。要树立小害也是害的思想意识,都是应该去治理的,尤其是那些容易泛滥和蔓延的小害,更是非要给予及时地根治不可。如赌博等一些不良风气,如不去刹住和处理,它们就会很快蔓延开来,等到社会的不良风气泛滥成大气候了就要形成很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而这时再去治理就很难做得好了。

  第三,要注重实效和讲究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因此,治理小害也要充分地利用好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去治理它们。毫无疑问,讲究科学有利于你在治理小害的时候,防止任意蛮干和保证实效了,是可以让你做到事半功倍的。而且,还要善于做到该防则防,要让“防”着重于做到防患于末然;还要注意做到该治就治,要让“治”着重于将其治理于萌芽状态;还应根据需要,该做到防治结合的,还要进行科学的防与治的结合,等等。总之,要注重提高治理“小害”的实效。

1426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