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人生感触(五、趋利避害篇37至39节)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7.提防遭受他人的算计

  一个人如果遭受到他人的算计,那无疑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却又是极其复杂的,况且人心隔肚皮,人心难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扑朔迷离的,如不提防点就容易遭受到他人的算计了。因此,人生在世,是很有必要用那古人所告诫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去警示和要求自己,必须善于去防范好他人的算计,即一个人活着不可以存心去害别人,但却不能不提防别人要加害自己。尤其是要提防那些两面三刀或人面兽心等一些善于搞伪装的人暗中算计了自己。

  要知道,任何人如果不会提防他人的算计,就有可能在某时某处要遭受到他人算计的。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第一,在这个世界上是人心各异的,人的志趣也是难以相同的。这就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争执和冲突,等等。因此,一个人不服另一个人,或一方人不服另一方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很多人都有一点嫉妒之心理。以至在现实社会中,那种种人们双方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打压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着了。但由于社会在公开场合上是讲文明和提倡公德的,这就使得想打压对方的这一方不好意思明着去干损害别人的事情了,而是要在打压他人之前总是先要把自己伪装成和善的人或遵规守纪的人,然后再暗地里去搞你的鬼了。第二,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乃至对立的现象总是存在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和资源的日趋萎缩乃至枯竭等原因,而人们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或为了更能够去成就自己的人生等情况,社会上所必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日益频繁并激烈起来了。这就决定了每一个人都不能去回避这个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的现实,而且总是需要与一些人去竞争的。一般来讲,社会竞争公开倡导的也只是“公平竞争”,且也有一定的法制保障着,但现实中又总会有那么为数不少的人,为了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总是置“公平竞争”于脑后,甚至要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于不顾的,在一般情况下,他们虽不太敢公开地去损害他人,而暗中总爱操弄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总是暗中算计着他人的,尤其是要打压和算计那些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可能对他们形成威胁,在能力等方面可能要超过他们的人,或可能要与他们争夺着其它利益的人们。第三,这世界上什么类型的人都有。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总还存在着那么一些人,他们总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或老是“狗眼看人低”,老是看人不顺眼而老是心怀叵测想算计他人的。而且,还总是有那么一些狗彘不若的人,他们只专门去干那些损人利己的事情的。但如果明摆着去干损人利己的事,是最容易遭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最容易受到惩治的,而他们通常又总是害怕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遭受到惩治的。于是他们想算计他人也只好暗中去进行的了。等等。这种种情况,都决定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要想维护好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更好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则都有必要去提防他人对自己的算计了。

  要提防遭受他人的算计,就要留意并善于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自己相处或交往的人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你明明知道了那是一些品德卑劣的人了,则应该注意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俗话说:“不可一日近小人。”要知道,那些品德卑劣的人,他们心中只装有自己,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是要去搞损人利己的勾当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你与这种交往则无异于是去玩火,是容易惹火烧身的了——他们会时时想着要算计你的,而你迟早也一定要遭受到他们所祸害的。

  第二,对他人不能一股脑儿地道出自己心中的计划或倒出心底的所有秘密。因为,对于他人,你总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你现在将全部的心里话和全部秘密都说给他听了,他就全部掌握了你的思想动机或抓住了你的什么把柄了,如果他要祸害你就岂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即使他真的不是坏人,也无心要害你,你也不能保证他不再将你的心里动机和全部秘密又传告给了另外的人,而另外的人又可能再透露给又一另外的人……这样,你就极有可能遭受到他人的算计了,而且,你在受到他人祸害时,可能还不知道到底是谁所为的呢!

  第四,那些花言巧语,善于伪装的人,是特别需要去提防好的。正如俗话所说的:“不怕红脸关公,就怕抿嘴菩萨”,“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一般来说,性格刚直的坏人倒是容易对付一些的。因为这样的人如要害你,他是不需要隐藏着自己而暗地里来害你的。他总是直面的、公开的来害你。而你也可以有准备的去应付他的,而你也是可以去“打有准备的仗”的。这样,如果你准备得好了,又有相应的能力了,就完全可以去避免他们的加害,甚至可以去挫败他们的。而那些善于伪装的人,他们表面上是个和善的人,但笑里藏刀,总是暗箭伤人的。这就正如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无心人难防有心人”的了。因此,如果你不善于去识破这些人的伪装并去做好预防和应对的准备,那就很容易被他们所祸害的了。

  第五,你还应注意不要以己度人。如果你是个善良的人,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请不要以为他人也都是像你一样的善良。要知道,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善良而没有对他人保持一点应有的警惕,则有可能是像古人所说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了,你可能因为自己的善良而更容易遭受到他人的算计的。

  38.要有计划会计划地去过日子

  一个人活着生活,实际上就是过日子。在现实社会中,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有些人的日子过得充裕多彩,而有些人却过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会出现这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现象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无计划地去过日子这个原因罢了。有计划、会计划地去过日子的人,生活就会充裕起来,而没有计划,也不会计划地去过日子的人,其日子就注定是要困苦难过的了。毫无疑问,谁都害怕去过艰难困苦的日子,而愿意过上充裕多彩的日子的,因此,谁都应该做到有计划、会计划地去过日子了。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常受穷。”对一个人来说,有无计划地去过日子,实际上就是他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的问题。显而易见,只有那些真正端正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人,才会高度重视自己的生活,才会有计划地去生活——他就会认真地去制定好怎么去过好自己的生活的计划。而有了计划,实施起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因为心里有所准备了,还容易做到趋利避害以及做到条理清晰且有条不紊地去生活着,有利于一步步地去实践好他的生活计划。从而也才有可能过上充裕多彩的生活。而那些无计划的过日子的人,一般总是得过且过的,过一天算一天。这种马马虎虎的过着自己的日子的人,就不能不说是生活态度有问题了,这种连过自己的日子的态度都不端正,胡乱地过日子的人,是不可能过上好日子的,而且注定只能是要去过那穷困潦倒的日子的。

  有计划、会计划是过好日子的前提。过日子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如何好好地去创收,二是如何合理地去消费。创收和消费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创收是消费的基础,如果不会创收,则消费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创收,你也就没办法去消费了。创收不是胡乱去干的,而是有目的地去干,因而创收离不开计划。而消费呢,消费也离不开计划。就算你家底厚,祖宗留下了很多财产,如果不会计划着生活也会坐吃山空或乱挖乱淘空老底的。消费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量入为出,并须合理消费。而要做到量入为出以及合理消费,又必须有个消费计划。因此,这个消费计划不能只根据你的需要去消费,更重要的是还要根据你的经济来源情况去消费。所以,消费也必须有计划。人们消费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吃穿住行,常言道:“会算的人是不愁吃穿的。”这个“会算”,就是生活中的有计划、会计划的通俗说法。

  有一个老农,偶然发现他的一块很大的地里藏有某金属矿,于是将这块地转手卖给了一位矿老板,一夜之间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暴发户”。但他有钱后,在生活上还是没有计划,而是乱挖乱用钱,他到饭店吃饭时总是邀请些小姐来倍洒。酒兴的时候,他背着小姐上下楼,背上去一趟付给所背的小姐100元,背下来一趟又付给小姐100元。这样,不过两年,他又一贫如洗了。但这时他却已经变成了“烟鬼”而又没有钱买烟了,于是专捡人家丢在地下的烟头去抽点残余的了。他由暴发户仅仅在两年的时间内又转为穷光蛋,而成为当地的笑料了。还有那原本极其富有家庭中的一些“败家仔”们,之所以败家了,通常也是因为他们不会计划着去过生活,而整日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欲,极其糜烂的生活所引起的。我自己还曾亲眼看到一个老农像条冻狗似的瑟缩在一面墙脚下面,前去问其原因,才知道他几年来辛辛苦苦帮人家犁田和耘田所攒到的3万多元钱,竟在昨晚玩赌博时全部输光了。这无疑又是没有计划和不会计划去过日子的原因所造成的了。还如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中所叙述的高老太爷原来最喜欢的五儿子克定,就是一个不但嫖、赌、抽大烟、玩小旦样样精通,而且还骗取妻子的金银首饰去当卖,在外面私设公馆,蓄妓取乐等等的败家仔。高家正是因为有了克定这样不会计划着过日子的后人,最后才衰败下去的了。

  所以,人生在世,必须有计划、会计划地去过生活。而且由于经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又决定了一个人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做到有计划、会计划地去生活,才能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才能不断地能够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应该说,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计划或不会计划的人,其实就是个不会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是悲哀的,而这又是自己造成的罢了,是自己对不起自己的人生了。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为了能够好好地过日子实在是应该去启动自己的思想,舍得动一动自己的脑筋,去想一想自己该如何去生活的问题。而且,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计划或不会计划的人,其作风就是浮燥的,做事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的,也就不可能做成其它的事情的。这样的人也就难有幸福可言的,其人生也是难有意义的了。

  因此,那种生活没有计划的习惯是必须改正的,而不会计划的习性也必须善于去纠正的。简单地说,要做到“有计划”,就要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就要树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的思想意识,就要养成有计划地去过生活的习惯。不要认为去计划生活会让脑筋劳累了或伤着脑筋而对健康有害了,要知道人脑是越用越活的,科学用脑对身体是有益的,而经常不用脑倒是要使脑“起锈”的,对身体也是有害的。况且,如果因没有计划和不会计划地去过生活而让生活变得艰难地过日子了,还要更令你烦恼和痛苦的,那对健康则更是有害的。而要做到“会计划”,就要树立热爱生活并誓让生活越来越美好起来的思想意识,就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注意不断的学习本领,以不断提高干事能力,还要注意锻炼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永葆自己生活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而且还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要注意培养精打细算和瞻前顾后的生活习惯,尽量把生活计划得全面和周到一些。

  39.趋利须保持理智

  趋利乃人之常情,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本性,因而,一个人适当地趋利是无可厚非的,且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利欲心强的人对“利”有着强烈的追求,就是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或所谓的禁欲主义者,一般也有着过好自己的人生的美好愿望而不愿浑浑噩噩地过其一生的,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利益也总还有着一定的追逐。人生在世,谁都离不开要去追逐一定的利益,但人们在趋利的时候必须保持理智,要切实做到趋利避害或兴利除弊。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同“福与祸为邻”一样,作为与“福”近似的“利”,通常也是以“害”或“弊”为邻的,而且常常还是相伴相生的,只是大小份量有所区别而已。一个人如果在趋利的时候没能从理性上做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进而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一些过急或过分行为的话,则容易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甚至本想抓A那个有利的东西,却是抓到了B那个有害或有弊病的东西了。有时就是稍有不慎,也会犯错误了的,或得不偿失和因小失大,甚至南辕北辙,其结果是完全相反的了。

  而且,这“利”跟“害”或“弊”还是相对的,是能给人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因而利对人是极具锈惑力的,很容易迷惑了人。它容易让人犯错而事前却又不易察觉的,尤其是在丧失了理智的情况之下,正如所谓的“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了,利欲熏心的人常常是面对利益时就丧失理智了。用“利令智昏”、“见利忘义”来形容那些看到利益而忘乎所以的人是最适当不过的了。他们全然不知道眼前的利益可能只是一种诱惑而已,或明知有危险和祸害也要铤而走险的。那种不顾忌引诱和等待着他们去上钩的种种祸害的没理智的趋利之举,其结果常常是要栽跟头、倒霉和吃大亏的。

  那种唯利是图或惟利是趋,其实也就是利欲熏心之徒本性使然的狂妄之举。而对于利益的种种过当追求往往是要遭受到广大群众的反感、诅咒和捶弃,甚至要遭受到一些报应和惩罚的,等等——

  一是极容易造成见利忘义之举,在给自己造成损害的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和谐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唯利是图或惟利是趋者在见到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不会顾及什么情义和感情了,为了争夺利益往往不惜要与他人,即使是昔日的朋友、同事乃至亲人去争抡、吵闹甚至大打出手,等等。这样,就使得自己难以再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而且还容易失去朋友和亲情,甚至要与他们反目成为仇敌。毫无疑问,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就是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也容易产生着种种负面的影响。

  二是容易让自己遭受到惩处,且又危害着社会风气,助推着社会贪腐之风的形成和漫延。唯利是图或惟利是趋,容易使得人的私欲澎涨起来,甚至欲壑难填起来。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就极易出现为了实现自己的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置法律法规于不顾而去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正如所谓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贪欲者的贪婪往往是自堀坟墓的,一般最终是逃脱不了要受到惩处的。而且,也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腐蚀着社会风气的了。

  而如果在趋利的时候,能够保持理智,就可以避免遭受到种种损害和避免遭受到种种祸害了。而要保持理智,则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趋利之前要做个统筹兼顾,认真地权衡一下利弊得失。必须从全面和长远的角度着眼考虑其利弊得失。当然,首先要对当前的利弊做个正确的权衡,如果其利确实大于其弊,而去为之时又不至于造成后遗症的,当然即可以去为之了。如果眼前利益不大,但从长远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也可以去为之。特别情况下,即使从眼前利益甚至长远利益来说都不算太大,但属于紧急和迫切的事情那也必须特事特办了,有时也必须不惜代价而为之了。也有的时候,从物质方面和经济效益方面去考虑可能是利小弊大,但从信誉上或从社会效益去看却又是利大于弊的。这种情况,就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实际需要来做决定是否可以去为之的了。总的来说,不管怎么样,总的原则就是只有利大于弊才可以去为之。

  在趋利的整个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保持理智,并善于及时纠正和更改好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保证自己的实际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知道,这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着的,有时还瞬息万变呢,而且,事物的好坏在一定条件下还互相转化着。因此,如果干事呆板而不随机应变的话,则事情往往要被耽搁或被弄糟的了。无论是趋利还是避害,一定要将自己的实际需要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不得违背了客观规律行事,还要注意掌握在法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偏离了这个规律,则应及时予以纠正或更改。总的来说,就是要始终做到理智的,牢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切实做到该推进就推进,该纠正就纠正,该改就改,该停就停。

  在趋利的整个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做到趋利而又避害,兴利而又除弊。正如上面所说的,利与弊常常是一开始的时候总是相伴相生的。而最后它们通常又是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要想趋利就必须避害和除害。这犹如在田地中种植作物一样,只有除去了那种种有碍于作物生长的杂草,作物才得以健康茁壮成长。因此,趋利的时候,还须注意做到避害和除害。

14265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