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漂亮朋友》中,莫泊桑怀着不可抑制的愤慨,以犀利的笔锋提示了新闻界隐蔽的内幕。莫泊桑的现实主义描写,使我们真切地看到了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现实。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漂亮朋友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1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怎么喜欢读外国的所谓文学名著。首先我不喜欢那些冗长而又绕口的姓名。我得承认我看书不怎么仔细,所以碰见名字长一点的人物,往往越看越搞不清楚,得不停的翻到最开始去确定那些人物的身份。而我一开始看的都是诸如《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俄国名著,那种混乱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其次,对于译者的水平我一直不愿意恭维。这其中最典型的我觉得莫过于郭沫若老先生翻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他的翻译加入了太多他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我在读郭老翻译的作品时常常会恍然以为是在读他的诗集——我想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会引起许多人不满,但这只是我的感觉,无所谓正确与否,也和他人无关。
所以一直很少看国外的作品。但这本书的确是一个例外——从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就象一枚新鲜的水果,你可以隔着包装袋闻到它的味道——那短短的几行字所描绘的杜瓦特颇有些狼狈地出场情景立刻让我感觉到了蕴藏在这些文字中间的诱惑,那是一种优美的文字所具有的,令人难以罢手的感觉!
小说从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写起,从一开始就着力描写了“漂亮朋友”和他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作者用对杜瓦特外貌的描写,用顾客对杜瓦特的态度和关注,开门见山的给读者牢牢的树立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俊朗、聪明而且不令人讨厌,甚至看上去相当的绅士。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口袋里的钱却只够他在月底之前每天吃两餐晚饭而没有中饭或者是两餐中饭而没有晚饭——读者的好奇与潜在的同情迅速被煽动了——我想,这也是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初的原因——又或者说,因为杜洛瓦这一刻的窘境和自己的某一时期非常相似而产生了共鸣。
不名一文的杜瓦特浪荡在巴黎优雅的大街上。他有点儿花哨,有点儿庸俗,不愿意放弃自己曾经身为轻骑兵的潇洒身份。他有挤身上流社会的渴望,有对美丽的女人的强烈的占有欲。但是仅此而已,他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无力帮自己从所居住的贫民窟一样的阁楼里逃出来。幸运的是,他碰见了自己在骑兵队时的旧伙伴,现在已经做了《法兰西生活》报社政治专栏编辑的弗赖斯节。弗赖斯节改变了他的命运,把他领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么适合自己的行业,让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弗赖斯节造就了他成功的开始,并且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很知趣的给他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尽管他本人一点都不情愿,但是他还是离开了,被忽视和纵容的小病最终要了他的命,也让原本属于他的一切,包括他的财产和他的妻子都归属了杜瓦特。杜瓦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明白“一切的一切无非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地追求功名、追求财富比起自私自利的追求女人、追求爱情又要高人一等。”杜瓦特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且丝毫不愿意掩饰自己的追求。最后,他做到了。这个狡猾、阴险、伶俐但又非常执着的小人物最终成就了他的理想——尽管那理想在正人君子看来是不值一晒的!
杜洛瓦的成功在于他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也就是他的漂亮。看看莫泊桑是怎么描写他的——“他本来就生的漂亮,又加上从前当过下级军官的那副架子,真是一表人才。他挺直了腰板,雄赳赳地熟练地卷了卷嘴唇上的那撮胡子,目光四射,仿佛渔人撒网一样,对四周迟迟未散的座客很快的扫了一眼。这正是那些漂亮小伙子看人的眼法。”贵族阶级的女人们对于这样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似乎是没有抵抗力的,弗赖斯节夫人——朋友的妻子,德?马莱尔夫人——一个小个子的棕发的贵妇人,华代尔夫人——老板的妻子,甚至连苏珊娜,老板的女儿,美的象洋囡囡的少女都被他一个个征服了。她们心甘情愿的爱着他,让他跪在自己面前柔声的说,我爱您爱的要发疯了!杜洛瓦甚至不需要其他的招式,这一点倒是很象武侠小说里功力以臻化境的武者——一招半式打遍天下!那些假模假势的高傲的女人在他面前迫不及待的卸去伪装,露出自己放荡的一面。莫泊桑用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于贵族阶级虚伪的鄙夷和藐视。
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是作者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杜洛瓦第一次去弗赖斯节家时的拘谨与自卑,在决斗前夜的仓皇不安,在弗赖斯节死后想立即占有玛德丽娜?弗赖斯节的无耻与急迫,以及贵妇人们面对杜洛瓦热烈的追求时的矛盾与不知所措!所有的这些场景都描写的细致入微而且恰倒好处,读来颇有身临其中的感觉。这正是莫泊桑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能力的体现。
另外,小说中对于景物的描写也堪称一绝。
“夜姗姗来到,却似一块轻纱,在右边那一大片原野上面掩罩上了一层透明的阴影。火车沿着塞纳河前进,塞纳河仿佛一条亮晶晶宽大的金属衣带,在铁路旁边奔腾流去,年轻夫妇凝睇着河水,水面红光万道,是天上落下的斑斑点点。太阳在西坠之前将它们涂抹上一层绛绯血红的颜色。落日余辉逐渐消散,色彩愈变愈深,凄凉地一寸寸黑了下去。原野颤栗着,沉浸在黑暗之中;悲怆凄凉的颤栗,每当西山日落,总是带来了人之将亡一般的颤栗掠过大地。”常写字的人都知道,对于景物、人物的刻画是最见功力的事情,尤其是对景物的刻画,它不仅仅增加文章的美感,更可以赋予文章一种灵性和一种层次上的升华。我想,这也就是大师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之处了。
小说中涉及到政治的地方我总是一带而过的,我不愿意仔细去看。政治是少数人玩弄的权术,与普通人没有关系,我们大可不必劳神。
在结尾的时候,我几乎是摒住呼吸向下读。我总认为大师会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安排一出闹剧,以终止那令人发指的乱伦悲剧。但是故事偏偏在杜洛瓦盛大的婚礼中,在巴黎万人空巷争睹杜洛瓦姿容的喧闹中,在杜洛瓦遥望众议院布尔朋宫的目光中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或许是不满,或许是嫉妒,又或许是愤怒的感觉。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2
首先,《漂亮朋友》暴露了当时新闻界的黑幕。报纸从它诞生之日就是各个阶级和党派斗争的工具和喉舌。在《漂亮朋友》中,报纸是操纵在财阀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兰西日报》的后台老板是一批众议员,瓦尔特在议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它是金融家,善于利用政治进行投机,他创办的《法兰西日报》最后成为了内阁的喉舌。小说生动地描述了瓦尔特帮如何利用这份报纸操纵政局,为了让他们中的重要议员拉罗舍—马蒂厄上台,瓦尔特利用报纸制造舆论,实现倒阁阴谋,使马蒂厄终于当上了外交部长,一旦他的生活丑闻暴露以后,瓦尔特就毫不留情的一脚将他踢开。由财阀操纵报纸在政界和报业大显身手,这就是《漂亮朋友》所揭示的报纸黑幕。
小说还成功塑造了一个现代冒险家的形象,他就是杜洛瓦,为了获得巨额财产和社会地位,他不择手段,短时期就飞黄腾达了。杜洛瓦的本钱是拥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获取上流社会妇女的芳心,使他们都愿意服务于自己,成为他向上爬的工具。在杜洛瓦的盛大婚宴上,教士用献媚的词句向他祝福:“你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们最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别是您,先生,您才华超群,并通过您的道德文章而给芸芸众生以指点和启迪,成为民众的引路人。你身上肩负着伟大的使命……教士的话代表社会、官方对这个冒险家的赞许,但从中也露出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漂亮朋友》通过一个冒险家发迹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复杂现象,不愧为十九世纪末叶法国社会的一幅历史画卷。
《漂亮朋友》是继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幻灭》,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之后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现实主义义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乔治﹒杜洛瓦是一个借助女人的力量,使用各式无耻卑劣的手段,由一个铁路小职员成为一个显赫人物:新闻界赫赫有名的官方记者,大财阀瓦尔物的女婿。在他爬上顶峰前,他所利用的,是四类女性:第一类是马雷尔夫人,有才华自知聪颖,喜欢诙谐,但对待杜洛瓦,逢场作戏的情感多于爱他,所以在作品中,她两次被杜洛瓦所欺骗,但都重归于好。直至杜洛瓦上教堂举行婚礼时,脑子中还显现出她的影像。第二是福雷斯蒂埃夫人玛德莱娜,她丈夫是引导杜洛瓦入新闻界的人,也是杜洛瓦的战友。福雷斯蒂埃死后,杜洛瓦热忱地追求玛德莱娜并最终与之结婚,但当他借助玛德莱娜的力量,当上政治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之后,却感到她已是个包袱,于是使用捉奸的伎俩,甩掉她。第三是瓦尔物夫人,她认识杜洛瓦时,已有两个近二十岁的女儿,其夫是杜洛瓦的老板,但她堕入了杜洛瓦施展的情网不能自拔,从一个恪守妇道本份正派的女人变成一个为了杜洛瓦而痴狂的女人,最后,她几近濒临死亡,下场最可悲。第四,是瓦尔物夫人的女儿苏珊,她天真无知,但拥有着将近两、三千万法郎的嫁资,她是杜洛瓦最后一个“阶梯”。杜洛瓦用甜言蜜语将其拐骗出走,威逼老板的瓦尔特夫人让步,最终成为了百万富翁的女婿。
莫泊桑用冷峻的目光透视了当时的社会,以”一泓清水”的语言风格倾倒读者。其刻划人物入木三分,通过人物及环境的细致描写,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社会的黑暗、人性中的猖狂。在《红与黑》、《幻灭》、《包法利夫人》中,人们尚可看到正义被扭曲,天才被摧残的悲壮,而《漂亮朋友》则是自始至终都是恶的张狂得意。最让人心寒的,是书中恶的代表,杜洛瓦所使用的卑劣手段。他认清了社会那男盗女娼的本质后,首先以马雷尔夫人作为目标,不仅得到了她,甚至还接受她的金钱,当马雷尔夫人第二次知道他要结婚时(与苏珊结婚),她控诉杜洛瓦,她遭到的是杜洛瓦的毒打。这一切都表明了他对女人的评价“女人只能利用,而绝不能真心相待。”如此行径和言语无不表现出那扭曲的人性。杜洛瓦是要往上爬的人的缩影,要“出人头地”要有万贯家财,就得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位“漂亮朋友”往上爬呢?除了金钱、地位外,更有一种天生的欲望。作品中的杜洛瓦有着一种残忍的欲望,我在非洲沙漠中“无忧无虑地杀人越货、抢劫,而后露出一丝残忍而得意的微笑。”《漂亮朋友》所揭示的是人性恶的部分,反映的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作者的悲观绝望的体现,文中不时出现些关于死的见解,全是较深刻而富哲理的。人死后一切都归于无,年轻时追寻的一切都归于无。莫泊桑对于解决社会悲哀而提出的方法,便是死亡,实在是作者的悲哀。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3
杜洛瓦如愿以偿娶到了富豪之女,向着他欲望的颠峰再一次迈进。邪恶得不到遏制,正义得不到伸张,故事就在小人得志时嘎然而止。我震惊的同时,心想也许这就是莫泊桑想要展示给我们的现实。
故事里没有正义之士出来辟谣,没有英雄人物出来挥剑劈开这社会的一团浊气。
整部小说给我的感觉,从头到尾就像处在它自己描述的乌烟瘴气的低级舞厅,闷热而令人窒息,偶尔吹来一阵凉爽的风,大概也就是杜洛瓦与他第一任妻子刚刚结婚的那一段尚算美满的日子。
“漂亮朋友”指的即是主人公乔治·杜洛瓦。他“仪表堂堂,气宇不凡”“漂亮的上髭”“士官的风度”再加上他善于伪装的表情,媚惑人心的花言巧语,更兼无丝毫羞耻之心,当然会令女人们发狂,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小说中上至中年风韵犹存的老板娘,下至十一二岁的情妇之女——几乎所有出场的女性都爱上了他。
而在杜洛瓦自己的心目中,并不把爱情当一回事。爱情只是满足他的虚荣与贪婪的工具,他费尽心思、花言巧语利用着他身边的女人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马雷尔夫人可算是他勾搭上的第一个情妇。虽然这位可爱的极具魅力的情妇并没有在杜洛瓦的事业上起到什么作用,但她却是陪伴杜洛瓦时间最长的女人。
我也不得不承认马雷尔夫人确是非常的可爱,她令我不禁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的活泼贪玩喜爱刺激与冒险。
虽然马雷尔夫人与她的漂亮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违背人伦的羞耻之心与行为准则,但她那机灵可爱的性格和对杜洛瓦的深情却怎么也让人讨厌不起来。而杜洛瓦显然就没有他的情妇那样专注,在与马雷尔夫人交往的同时,他可以和其他好几个女士调情求爱——无论是为了利益或者情欲。而马雷尔夫人在一次次面对杜洛瓦的背叛与欺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回到他的身边,她聪慧的双目似乎永远也看不到杜洛瓦的卑劣处,又或者她看到了,却并不在意这些。在马雷尔夫人的引荐下,杜洛瓦与她的丈夫认识了,并得以在她丈夫在家的情况下继续前往他的情妇家里。他与情妇的丈夫成了朋友,杜洛瓦的厚颜无耻也从这里体现出来,面对情妇的丈夫,他漂亮的脸庞上从未浮起过一丝羞愧之色。
杜洛瓦似乎就有这样的能耐——占有朋友的妻子,并不为此有丝毫的良心上的谴责。他的第一任妻子玛德莱娜·福雷斯迪埃夫人正是将他提携为记者的已故好友福雷斯迪埃的妻子。玛德莱娜在这本小说中可谓是光辉闪闪,这种光辉不仅仅是美貌更是智慧的闪光。
她的思想在那时可以算很前卫——她希望在与丈夫保持夫妻关系的同时,能保有自由与对彼此的尊重。她美貌卓著性格温和智慧绝顶,可惜杜洛瓦却没有好好珍惜。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这样聪明的女子,怎么就没有用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神看穿杜洛瓦伪善的面孔——很显然,她只看到了杜洛瓦存在的能力、发展的前途与个性的狡诈,她可以利用这个男人来实现她自己的抱负。当然,爱情也是她嫁给杜洛瓦的一大因素。结婚初期,他们都表现出了对对方的尊重与依赖,转折点在玛德莱娜透露了她还是“福雷斯迪埃夫人”时曾有过的出轨行为。这里可算是充分印证了当代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是贞女,别人的妻子都是荡妇。
杜洛瓦产生了极大的反应,从此他对妻子开始冷嘲热讽,甚至为他死去的好友福雷斯迪埃而感到愤怒。他的妻子却表现出了平静,面对杜洛瓦恶劣的态度,她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气愤,有时候她的表现都让人错觉这是一位看透人世的智者,唯一让她与现实相联系的是她与她的丈夫共同进行的工作,以及她对此表现出的不寻常的热情。
让她彻底看透杜洛瓦本性的大概就是伏雷德克伯爵的遗产,他的丈夫是怎样假装为难地从她这里诈窃了一半的遗产。玛德莱娜只是漠不关心地看着——那样冷漠,就好像一切与她无关。就算到最后,她的丈夫带领着警察撞破她的私情,她的脸色在最初的惊讶后,也只是冷漠地抽起了烟。
这个女人从头到尾都冷静自持得可怕,但是她也并非没有柔情之处,比如新婚时她与杜洛瓦之间甜蜜的细节,她与伏雷德克伯爵间暧昧但纯洁的温情——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沉与冷漠,也许只是因为太过清楚地看到了世间的丑陋而进行的自我保护吧。
我一直觉得奇怪的是,她怎么会成为外交部长拉罗舍·马蒂厄这样平庸而虚伪的人的情妇。如果从她的性格轨迹来猜想的话,也许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政治上的消息吧?但我又不愿把她想得太功利,总有一些感情上的因素吧?那她曾经又为什么会嫁给更为平庸虚伪的福雷斯迪埃呢?
只能说这是聪明女子生错时代而产生的一场悲哀。如果她能以自己的名义发挥自聪明才智,或许她会有更多的选择吧。
杜洛瓦利用诡计与妻子离婚,从而得以迎娶对他更有利的富豪之女苏珊·瓦尔特。这时,杜洛瓦终于站在了巴黎的顶峰,从一个浪迹街头的流氓长成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奸雄。而在他脚下,最为痛苦绝望的另有其人,那是他的妻子的母亲瓦尔特夫人——杜洛瓦的又一个情妇。这个女人并不能做到玛德莱娜的超然物外与马雷尔夫人的满不在乎,情人与女儿的结合令她痛苦得一夜间满头白发。
因为这位夫人性格实在不讨人喜欢,甚至死缠烂打到有些下贱,所以对她的痛苦我只是感到可怜、却并不同情她。看到瓦尔特夫人与杜洛瓦交好时的表现,令我不由想到一句俗语“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用这句话来形容四十多岁的瓦尔特夫人真是再合适不过。
瓦尔特夫人“恋爱”后异乎寻常的热情令杜洛瓦早早感到厌倦,对待她的态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恶劣与鄙视——尽管这位夫人面对这样的待遇仍然对他死心塌地,完全没有想到过报复诸事,倒也让人敬佩。杜洛瓦对待她前后的差异之大,倒令我起意抄两句他的甜言蜜语上来——
“我并不期待下文……也不抱任何希望。我爱您。不管您作如何反应,我还是要以极大的毅力和满腔的热情,不断地向您重复这一点,您总有一天会理解的。我要让我的柔情渗透到您的身体里,倾注到您的心海里。我要一句一句,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让我的爱像一滴滴甜酒,最终将您浸透、泡软,使您动情,最后也不得不回答我:‘我也一样,我爱您。’”
鸡皮疙瘩掉落中……
这个女人无疑太软弱了,三两句甜言蜜语就被俘虏。并且再次证明,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容易被珍惜。
杜洛瓦一路真是得风顺水,春风得意啊,开篇时口袋里还没有几个籽儿,连喝杯劣质啤酒都要左思右想,而莫泊桑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下来,他就已经娶了个家财千万的富家女,还给自己的双亲寄去了五万法郎。孝顺——这是杜洛瓦形象不至于太惹人厌恶的原因之一,老实说,看到最后时,我还有点担心会在他的婚礼上会冒出个什么人来,大肆揭露他的一切卑劣行径与险恶用心,让他身败名裂从顶峰一下落到谷底。当时没有细想,如今想起来,正如杜洛瓦刚在记者路上起步时所说,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人世,其实在骨子里都是阴险下流的,而如今跻身为他们中的一人的杜洛瓦,其实也只是“平常的坏”罢了。
“……啊!这个无赖,瞧他把我们捉弄得多么厉害……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很能干的。我们可以找到地位比他高得多的人,但却找不到像他这么精明,这么有前途的人,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人,将来能当上议员,当上部长。”
这是杜洛瓦的岳父对他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深谋远虑。
杜洛瓦最后能爬得这么高,不仅仅是他时来运转,更兼他的精明强悍、狡诈阴险、厚颜无耻、虚伪恶毒等等本性。
同是有大量描述情人的情节,《包法利夫人》是从女性的角度,而《漂亮朋友》则是从男性,结局也是大大地不同,爱玛最后为高利贷逼迫服砒霜而死,杜洛瓦却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个“贵族”。
莫泊桑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无声的回响——这个社会如此残酷,足够冷酷与精明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不管他当时讽刺的是谁,这本书如今读来仍然意义非常。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4
《漂亮朋友》还是初中买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真是觉得乏味无趣,一点读不下去,可是高中再读一下子,觉得还不错,但是读了将近一半的时候觉得除了令人蹙眉的疑惑我还读不出别的什么,文中的主人公杜瓦特是一个在巴黎大街上浪荡的男子。他打扮得有点花哨,有点儿庸俗,有内而外透着那股难以忘却自己曾经身为轻骑兵的高贵身份的劲头。因此总有挤身上流社会的渴望,对有魅力的女性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他并没有因为欲望而发奋图强,做个配得上自己需求的人,他不想怎么改变现状也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更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所居住的贫民窟一样的阁楼里逃出来。我不懂他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但是我感觉到他的“虚”:虚伪和虚荣。
我感到很多人像他一样,例如生在有钱人家的小孩,家中破产,吃惯了山珍海味,就算在外面吃餐馆都觉得苦,一心想着满汉全席,和穷人家的小孩子追求的一个月一顿肉怎么比啊?幸福感和满足感都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可是在比较好的时候往往感受不到比较差的结果有多么恐怖,你丧失自信,甚至自尊自爱。不知道什么叫脚踏实地,一心想着美好的事物,根本不面对现实,其实这些都是虚荣心作祟,像杜瓦特一样,凭借自己仅剩的美貌和曾为上层认识的经历,伪装自己,虚伪之极。在穷困潦倒之时,他碰见了自己在骑兵队时的旧朋友,现在已经做了《法兰西生活》报社政治专栏编辑的弗赖斯节。弗赖斯节改变了他的命运,把他领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么适合自己的行业,让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且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很知趣的给他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尽管他本人一点都不情愿,但是他还是离开了,被忽视和纵容的毛病最终要了他的命,也让原本属于他的一切,包括他的财产和他的妻子都归属了杜瓦特。可能我看不起杜瓦特,可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明白“一切的一切无非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地追求功名、追求财富比起自私自利的追求女人、追求爱情又要高人一等。”杜瓦特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且丝毫不愿意掩饰自己的追求。最后,他做到了。这个狡猾、阴险、伶俐但又非常执着的小人物最终成就了他的理想——尽管那理想在正人君子看来是不值一晒的!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话:不成功便成仁,杜瓦特显然达到了目标,他“成功”了但是并没有成仁。
除了主人公,他身边的女人也让我难以捉摸。例如在杜洛华的情妇与妻子身上可以看出上流社会女人的感情的放纵与复杂,她们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单调的生活,她们想要寻找刺激与放荡,想接触一些不属于自己圈内的生活与人物,想拥有一份让自己总远无法忘怀的出轨。要说他的情妇中最想获得寻求刺激生活的莫过于德·玛海勒,她虽已经身为人母但在她的身上仍然有寻求刺激的因素,而杜洛华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她那份渴望的心。在读到德·玛海勒和杜洛华的感情时,我还以为杜洛华只是个吃软饭的,挣点钱便能生活的好点,对他的前景一点都不看好,也不理解情妇的心情,如果被发现那岂不是连后半辈子都保证不了了呢。在40岁的时候选择冒险,是不是决定让生命的高潮在40岁时候再显然后一度下滑?这样的人生有意思么。相比之下雷吉埃的遗孀、杜洛华的前妻玛德莱娜则是一位相当有才华且自信满满的一个女人。 她没有因为弗雷吉埃的死、杜洛华的抛弃而放弃自己的生存或做一些有失自己身份的事情来,而是潇洒平静地离开。可以说她是个心不依附于男人身上的女人,丧偶,离婚,不忠与背叛对她来说似乎显得无动于衷。为什么她能如此不为人所伤、不为事所动呢?我想,原因在于她并不爱她的丈夫们,在她那里婚姻只是一种合作关系。在她经历了丧偶,离婚,不忠与背叛之后还依然能够再与哪个男人像签合同一样地获得结婚证书。她的才华自信令人羡慕但是冷漠的心令人恐慌。这样有能力的女人在当今社会,也许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或许也能遇见让自己变成小女人的男人,一切都很好,我想可能是当时社会不允许这样的人出现吧!也很困惑。小说还没读完,并不是很感兴趣,不会满怀热情的阅读,但是总有点疑问想知道结果如何。想钻进这些个的心看个究竟。我想这种乐趣才是小说的感觉吧。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5
这本书是在家乐福买的。逛超市时看到许多文学名著的16开装订本,3.8一册,便心血来潮买了两本莫泊桑的小说。上中学时学过他的许多课文,可能潜意识里对他的文风比较喜欢,再或者教过我的某个语文老师比较欣赏他,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第一次读《漂亮朋友》,也是第一次读莫的长篇。通观全文,他写长篇似乎没有短篇精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长篇并不冗长拖沓,虽然故事人物很多,每一段都交待得简介清晰,连贯自然。男主角杜洛华凭借自己英俊的外表,甜蜜的言语,以及卑鄙的品行,轻而易举地吊到了许多身份高贵的情妇,从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踏入法国贵族社会,步步青云。也许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不了解,并不觉得描述如此一个人物有啥大的历史意义,也无法理解别人对这篇名著评价为什么那么高。
一个男人,三个女人,一句话。
杜洛瓦,美丽、敏锐,欲|望驱使下,丧失最基本的美德。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他是个幸运儿,他平步青云,最终成功。
三个女人,一人一个台阶,但与爱情无关。爱情只是杜洛瓦的工具,对马雷尔夫人无所谓,对福雷斯蒂埃夫人也不过是“惺惺相惜”而已,对瓦尔特夫人,则是一场面对现实血淋淋的悲剧,只因为她动了感情,最后女儿的命运会和她一样么?哦~可怜的苏珊。
文中的一句话很好:“欲|望,一种苦涩的欲|望,好似胆汁,一滴滴落在他心头,破坏了他所有的快乐,使他顿时感到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欲|望,这个词是多少人追随了一辈子的东西,只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这种残酷的现实又何止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会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像杜洛瓦这样幸运的人有多少?当我们面对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又做何抉择?
英俊的外表,充满挑逗的举止,紧要关头的冒险。把女人牢牢掌握在手中作为求名获利的资源。依靠一个女人的同时转身踢倒另一个女人,并残忍的撕裂这两个女人间原有的关系,全书在隆重,神圣的婚礼中结束,更增添了几分荒谬的味道。无疑,一个机灵的人是大有前途的,但是他能摆脱周围人看他的眼光么?能够在一个依傍妻子的角色,里活出自尊么?一个机灵的人也是急功近利的,他失去的忍耐和等待会让他失去真正的幸福。他尽可以向陌生人展示自己的财富名头,但对于熟悉的人来说,他很难有再次证明的机会了。如果活着只是为了在陌生人面前炫耀,这是多么虚妄阿。
小时候(初中)看过,很多遍。很生动,很真实,把生活包裹在声色,场下的残酷都写出来了。
看过很多很多遍,诸多细节栩栩如生,心理活动也很真实细致,人物性,格分明,不脸谱化,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了。这样通过女人们往上爬的男人,我相信绝对有。不分国籍。
不过说老实话,很多美食、华服的描写很吸引我,特别是鹅肝酱和新鲜牡蛎、冰香槟……
女人中最喜欢的还是报社人的老婆,漂亮、多才、优雅、魅力十足。 老板的小女儿象玻璃娃娃,该多么的漂亮啊。但是她是最不幸的牺牲品。总有一天她会认清真相而后悔的。
大学生漂亮朋友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 《漂亮朋友》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 漂亮朋友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 《漂亮朋友》读后感范文5篇
★ 漂亮朋友读后感1000字精选
★ 漂亮朋友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 莫泊桑长篇小说《漂亮朋友》读后感
★ 漂亮朋友高中读后感700字范文
★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
★ 莫泊桑漂亮朋友读后感范文5篇
★ 最新的漂亮朋友读后感
上一篇:六年级的城南旧事读书笔记6篇
下一篇:大三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