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客服QQ:357588611

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_致敬英雄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家荣光》是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_致敬英雄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滚滚长河中,永远都会存在闪耀着辉煌星光的一批人,那就是英雄。他们拥有为了实现目标理想而取得的伟大事迹,更主要的是他们能够给后人一种瞻仰的精神,不断的鼓励后人以他们为目标不断前进,不断超越所以我们需要英雄,需要崇尚英雄,来给我们指明方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每一个时代的英雄会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英雄的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和平建设的年代,年轻人可能会把比尔·盖茨当成英雄崇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纪念过去的英雄,缅怀英雄们为我们所作出的奉献。在俄罗斯,年轻人结婚时,新郎新娘会身穿礼服,到烈士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景仰, 这几乎成为俄罗斯年轻人举行婚礼的传统; 在美国, 到处可见以英雄命名的公共场所, 为英雄修建的纪念塔或纪念堂;同样,董存瑞、黄继光、杨靖宇……这些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英雄,应该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怀想起他们当年的英雄壮举,我们心中会油然生起神圣和崇敬的情感 —— 这才是人类美好天性的体现。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股质疑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历史虚无主义暗流。一些人以娱乐的心态、猎奇的心理,消解和恶搞英雄,抹黑历史事实,不仅损害了英雄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光辉形象,也混淆了是非曲直,值得警惕。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忽视和冷落英雄,就将失去未来。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能英雄辈出,中华民族向来崇敬英雄,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或成为成语妇孺皆知,或写入课本口口相传。今天的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很多英雄都是战争年代诞生的,时过境迁记忆容易模糊,但英雄精神并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崇尚英雄,呼唤英雄,就是要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社会风尚,就是要秉承一种从容而有担当的英雄气质。今天我们常常抱怨世风日下,慨叹社会朝气不足、暮气沉沉,说到底就是缺乏这种“英雄气质”。英雄气质是对待职业、对待他人、对待命运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追求。正是有了英雄,“人”字更加高大,社会更加美好,发展更加给力。

  英雄是价值的标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英雄敬仰”,这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精神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尊重英雄,就是尊重我们内在的精神坚守,为社会文明进步蓄积能量与动力。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篇2】

 

 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立业先立德,明德才能引领风尚。文学艺术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深深作用于人心,广泛影响着社会。要想明德于世道人心,自身就必须是正人君子;要想烛照他人,自己必须拥有足够的光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反观现实,文艺界和学术界一些人近年来传出不少丑闻乱象,离习近平总书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标准差得挺远,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界人士和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用明德引领风尚,实际上站在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角度,要求塑造灵魂的人,首先要先立德,先塑造好自己,如此才能引领风尚。

  明德重自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修养与价值观紧密相联,文艺和社科工作以自身的独特属性,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义无反顾地承载起时代使命,担当起历史责任。回望历史,很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都是明德典范。高喊“坚信我们既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就应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而断然拒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蓄须明志、息影舞台的梅兰芳;带领剧社义演了大半个中国,为志愿军捐献战机的常香玉……这些崇德尚艺的文艺工作者,不仅作品过硬,其高尚的人格更是受到世人称颂。新时代的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时时注重修心修身修行,克服浮躁心态,校准精神坐标,做一名有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应成为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更好地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聚焦新时代,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一根本问题。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就要求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反映观照现实,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大时代之中,重视自身品德建设,把社会责任摆在第一位,才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写就永恒的大我。

  新时代呼唤着文学、艺术和理论界,牢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的教导,躬身践行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用情用心用力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开创文艺和社科事业新气象。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篇3】

  《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导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我不是文艺工作者,也不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是一名奋战在基层的人防工作者,但我仍受益良多。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结合日常工作,谈谈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也让不良文化和负面情绪侵蚀我们的内心,容易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滋生享乐主义、虚荣心理和拜金思想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以史为鉴,同历史对话,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前,面向未来。

  二是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切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和使命,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依靠群众,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国家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人生而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紧迫感,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处于何岗位,我们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篇4】

 

 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可称之为英雄者,寥寥可数。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个时代远去了冲锋陷阵的机会,抛去了闹革命促生产的蛮劲儿,不见了革命小将的造反有理举动,能有的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慵懒生活。习惯了安逸与漠然,如何在内心里激起那种一呼即应的使命感,如何在简单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19岁。他们的生命永远19岁,他们的青春永远19岁。

  且不必说他们是八零后,亦不必说他们是大学生。仅仅他们站出来的这个举动我们就该为他们鼓掌,呐喊。而他们不仅站了出来,还用生命向我们证明这代人,并不尽如世人眼中所谓垮掉的一代。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我们的身上也留着英雄的血,英雄的精神。

  鲜活的生命已经化作尘埃,他们用生命做出的呐喊却久久回荡在我们耳边。唤起我们心中沉睡的真神。

  真爱大爱,不只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浮躁与喧嚣可能会模糊我们对于梦想的坚持,挫折与磨难可能会阻挡我们迈向成功的彼岸,唯有道德的底线和灵魂的救赎不能放弃。

  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和记忆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微不足道却举足轻重的力量,让我们得以安生,倍受感动。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篇5】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在微信上总能看见关于习近平主席踏遍大江南北缅怀英烈的报道。“英雄精神”也成为了这些报道中国最常出现的一个词。

  什么是英雄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英雄精神代表着民族精神,如何评价英雄,如何看待英雄,反应的不只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更有着新时代精气神的体现。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不只是我们前行中的鼓舞和鞭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或许有人会认为,英雄仅仅是那些在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只有像“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英雄杨靖宇等这样的人才能够被称为英雄。实则不然,英雄不只是战争年代所独有的,在和平年代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奋斗的人们同样能被称为英雄。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所以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需要英雄情怀。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应该具有英雄情怀。习近平主席说过:“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英雄因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信仰的忠贞不渝而伟大。英雄是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拥有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要崇尚英雄精神,从中汲取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学习先辈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地奉献精神;学会先辈们的不忘初心,不畏艰险,才能在未来砥砺前行。我们要传承英雄精神,这能够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积极上进。我们有善于向榜样们学习如何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真正做到“见贤思齐”四个字。让先辈们不只是课本上、屏幕上排列整齐的文字,而是作为指路的明灯,人生的导师,引领我们前进,照亮我们脚下前行的路。

  人人生而平凡,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变得不平凡,对英雄最好的铭记不是我们嘴里空喊的口号,而是努力向他们一样,积极,奉献,忠贞,奋进。

18390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