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作文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2小学语文课本写景文教学方法

  一、创设恰当情境,感受散文之美

  写景类散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景物描写也非常生动、细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恰当情境,让学生由此感受到散文之美。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多媒体具有集图、文、声、画于一体的特点,写景类散文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快乐的教学情境,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学写景散文《泉城》时,首先为学生播放了济南“趵突泉”的美景视频,那汩汩涌出的清冽的泉水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笔者配以解说:济南是一座美丽的古城,被誉为“泉城”,古人有诗这样形容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齐多甘泉,冠于天下”,济南的泉水究竟美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泉城》……

  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情境首先使学生领略了泉城美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泉城美景的高度热情,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审美基础。

  (二)营造教学氛围,唤起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写景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由此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散文中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比如,在执教《九寨沟》这篇写景散文时,为了展示九寨沟的美景,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营造了这样的教学氛围: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九寨沟的照片,在轻柔、曼妙的音乐伴奏下,笔者以亲切、流畅、充满诗意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丽风景作了解说,随着解说,学生仿佛置身在了九寨沟的美景之中,为学生体会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渲染了气氛。

  接下来,笔者指出了文章的重点段落并组织配乐朗读,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已经爱上了美丽的九寨沟,那发自内心的赞美溢于言表……

  以恰当的音乐营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些美妙的跳动着的音符,引领学生走进所展示的美丽风景图片中,去凝视散文所描绘的美,去品赏散文字里行间所展示的动态美。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学生懂得了如何去欣赏散文,如何去朗读散文,从而提升了审美能力。

  二、鉴赏散文语言,感知美之所在

  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可谓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我们教材的中每一篇写景散文都展现出了语言美的特点,其遣词造句、表现方式等都有很深的功夫。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语言的鉴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散文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鉴赏,活灵活现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从而感悟到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审美能力。

  对写景散文语言的鉴赏离不开对文章的熟读、精读,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文中的语言细节、运用字词的精妙等。

  比如,《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中,“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每一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以及“银雨洒金街”“随风飘飞”“腾空而起”等,生动地描绘了壮美如画的黄果树瀑布,及其对游人性情的陶冶,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连篇。

  再如《黄山奇松》中的“迎客松”的“遒劲”“斜伸”,“陪客松”的“绿色巨人”,“送客松”的 “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鉴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领略了祖国河山中美好的一草一木。

  三、指导学生诵读,提升欣赏能力

  写景类的散文因其语言具有形象、情感、节奏之美,很适合朗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熟读和朗读中,散文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就会渐渐被学生所领悟、感受,自然而然地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了其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从而获得散文审美能力的提升。

  比如,笔者在执教《泉城》这篇写景散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精读来感悟文章的语言之美,如用课件为学生出示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在学生朗读之后提问: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泉水之美呢?为什么令人喜欢呢?你见过“白浪翻滚”的景色吗?文中描写“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气势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随着散文优美的文字领略了神奇的珍珠泉,大、清、美又活力四射的趵突泉等,形象地感受到了泉城之美,散文语言的美与神奇,使学生陶醉在了这片文字所构建的人间仙境之中。

  四、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同时,结合课文的内容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感受散文中美轮美奂的景物描写,提升欣赏能力。

  比如,《九寨沟》这篇课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九寨沟绮丽的自然景观和可爱的异兽珍禽,蕴含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一片深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小导游――带你游九寨沟”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看、查阅有关九寨沟的资料,熟读课文等方式,更多地熟悉九寨沟,然后写出一篇导游词,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导游竞选活动,导游词的好坏作为竞选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这次活动中,有的学生写的导游词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从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到诺日朗瀑布、湖泊的介绍,以及珍禽异兽的描述,语言简洁生动、绘声绘色,将“游客”引入九寨沟这一人间仙境。这一活动使学生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并进行了拓展性的学习,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3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教案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一、抓景物特点的描写的几种方法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3、“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4、“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二)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4、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抓特点,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写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等)

  4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有哪些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

  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

  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小学语文写景的方法相关文章:

1.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2.小学语文描写方法整理

3.写作指导:小学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4.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5.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

6.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

7.小学语文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8.小学语文常用阅读方法

9.小学语文常用阅读方法技巧

852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