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江城风云录(28)

爱库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炮竹声中新冠除,世界太平贴新符。祝读者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二十八、反复旧运动

  一九六九年初,胡厚民看到报刊上有关“反复旧”的提法和王效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击退二月逆流的新反扑】。后来他到青岛,见了杨葆华【青岛造反派】,下决心回江城发动反复旧运动。

  一九六九年二月二十日,胡厚民从山东回江城,不久,他在汉洞协和医院住院。在住院期间,他派人去看吴力金。夏邦银、朱鸿霞也多次上门拜访吴力金,并传达胡的意见:

  过去钢、新之争,我们是有些以老大自居,搞了以我为核心,钢化江城。【二八声明】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你们,伤了新派同志的感情,这是不对的,我们诚恳地向你们表示歉意。

  在后来的几次谈话中,夏邦银、朱鸿霞转达了想钢新两派联合起来搞反复旧的意见。三月下旬,胡厚民把吴力金请到家里去,说反复旧不搞不行,最好是有朱鸿霞、李想玉、吴力金三个人出面挂帅牵头。

  吴力金起初不同意搞,理由是党的九大正在召开,搞反复旧风险太大,经夏邦银、朱鸿霞、胡厚民作思想工作,便下决心搞,从此不推辞任何责任。

  不久,胡厚民在江城化工厂召集了江城工代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朱鸿霞、李想玉、吴力金等参加。会上,大伙分析了形势。李想玉 首先提出:“江城的问题就是造反派受压,造反派挨整。吴力金接着补充:“江城的问题是毛主席九届一中全会上说的那个不见得派没有被批判。”朱鸿霞点了正题:“江城的问题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感情问题。”胡厚民最后总结:“江城的问题,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复旧,实质是复旧和反复旧、复辟与反复辟、夺权与反夺权的问题。”

  但九大开会后,在九大“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舆论的压力下,反复旧马上就停止了,没人敢写大字报。吴力金就写了一篇【以实际行动向九大献礼】的大字报,胡厚民看了以后,又召集了一次会议,认为反复旧应继续搞。会议决定,由朱鸿霞起草,以朱、李、吴共同署名的大字报,胡厚民作了一些修改,又把反复旧搞了起来。朱鸿霞对吴力金表明了态度:“这回反复旧要准备担风险,准备再次被打成反革命。我是准备好了掉脑袋的,我和我爱人、家里都讲好了,不怕坐牢杀头,我们早就做了安排。”

  大字报写好以后,准备登载在【江城工人报】上,但联合厂拒绝印刷报纸。他们问是谁不给印,联厂负责人说是市革委会政工组组长张景录的指示,他们几个人就去围攻张景录,朱鸿霞动了火:“你市革委会不给我印,我们一样可以印,你就是不给我印,也不要紧,我的嘴还可以讲。

  吴力金比朱鸿霞还要“左”:“你今天下午不答复,我晚上就上街讲话。”

  当天晚上,吴力金第一个到街头演讲,发动了不少群众。

  四月十日,这张大字报在水塔贴出后,立刻震动了江城市,转抄者不计其数。以后,吴力金又去中原印刷厂,该厂为他们印了大量朱、李、吴署名的大字报。在他们的带头下,各单位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反复旧运动开始了。

  胡厚民非常高兴:“声势还要搞大,越大越好。”他建议朱、李、吴继续走上街头,到处去作报告,扩大影响。于是,朱、李、吴三人在江城市作了十多场反复旧的报告,每场都是数万人。

  另外,胡厚民还定出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由江锅、江重出面点火,把群众发动起来。第二步,群众起来了,工代会对运动进行领导。第三步,由省市革委会领导反复旧运动。

  吴力金每天都上街演讲,把喉咙都讲哑了,不能讲话了。经过反复的工作,群众都发动起来了。

  四月二十七日,在汉洞中山大道工艺大楼门前召开了反复旧誓师大会,到会的群众有十几万人。大会由吴力金主持,朱鸿霞讲话,李想玉宣读大会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大会声势浩大,江城反复旧运动达到了高潮。

  同日,【江城工代会】报刊登了【反复旧倾向的十种表现】,介绍了复旧表现的情况,号召“颠倒被颠倒了的历史”,夺回被“资产阶级当权派篡夺了的权力。”

  过了两天,省、市革委会中的造反派头头到省交运局开会。胡厚民举着毛主席画像走在最前面,吴力金和朱鸿霞等人在后面,队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13363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