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豆汁网文库范文大全网!

学会轻松的活着

豆汁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常常的,看到儿子在电视剧伤感情节处总要哭的稀里哗啦!老婆每次略带贬义的说上一句:“这没出息的男子汉!”男人流泪总给人没出息的感觉,但富有同情心绝对是一个人不能不有的。

  曾经读过野夫的《残忍教育》,我一直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

  记得一个经常一块玩的家伙,将人家小一点的孩子屁眼、鸡鸡用泥巴糊住,小孩难受的不行,他们却觉得看他十分难挨的样子很娱乐。

  那时候,我们还合伙逼着让同学喝尿,看着同学无奈又委屈的喝下自己的尿,感觉很刺激很爽……我们也一样将老鼠浇上煤油点着了,老鼠身上的皮毛被火烧的滋滋响,老鼠痛苦的四处乱窜叽叽乱叫,最后萎缩成一圈渐渐死去,我们总从老鼠极度的痛苦中感到一阵一阵的快感,老鼠的偷盗让我们恨是一回事,但那种快感绝不是解恨仅此而已,也包含了人性的残忍。


  有一天,我听大哥讲到古代罗马角斗场,将活人丢到狮子笼子里,据说猫科动物都有玩耍猎物的兴致,狮子将人咬的遍体鳞伤而不直接咬死,一个人在极度恐惧和挣扎求生的绝望中表现的一切,都成了那些贵族的娱乐,我忽然莫名的想到,如果那个人是我,会怎么样?忽然感到全身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恰好第二天,二哥从野外抓回一只活着的跳兔子(大约有大人拳头那么大),他将跳兔子丢给猫,那残忍的猫不直接吃掉那只兔子,而是爪子拨着兔子逃跑了它扑过去一口咬住,疼的兔子“吱吱!”乱叫,然后它再松口让兔子逃跑,其实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神不停的挑逗你。

  那时候,我忽然联想到罗马角斗场,接着就感觉自己就是那只兔子,我几步过去一脚把猫踢出去一米远,不知所以然的猫惨叫一声再追兔子,我再踢,猫吓得逃开,跳兔子落荒而逃。

  奶奶指着我骂:“这样把猫口吓松了以后还能捉住老鼠了?”二哥过来给我两脚,我也纳闷了,自己到底在干些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这种同情属于正义还是愚蠢?

  多年以后的一年冬天,老婆买回几条鱼打算杀了腌制,三四岁的儿子守住鱼不让杀,哭的稀里哗啦,那时候我已经开始读大量各个宗教的经书,我为儿子有一颗混沌的善良天性而高兴。

  回想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记得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们都叫馋,母亲就说:“想吃肉,家里有个公鸡在那里跑呢,你们谁有那个本事杀了!”

  那时不知道有多馋肉,听到这句话,出门看那公鸡,简直就是一堆馋人的鸡肉在到处游走,我是实在受不了这种诱惑,找个背篓悄悄将鸡冷不防扣住,从背篓里将鸡按住,然后从两只翅膀拎到厨房找到菜刀,将鸡脖子放到门槛上,手起刀落鸡头飞了,鸡“噗通!噗通!”乱颤。母亲听到动静出来一看,气的差点背过气去,操起棍子要揍我,我扔掉“噗通!噗通!”乱挣扎的无头鸡,落荒而逃,那年我好像只有十一、二岁,为了吃到肉就可以手起刀落斩断鸡头,其实与儿子一样我的恶念也只是个混沌的无知天性而已。

  当然母亲并不是因为我小小年纪就如此残忍而要揍我,她只是说说父亲不在我们几个小孩连只鸡也杀不了的现实,谁知道就这一句话她唯一打鸣公鸡就没命了。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我对于人之初,性本无善恶还是比较偏向。如果说自私是恶,原始人性就偏重恶的方向,自私是爱是善,那原始人性就偏重善的方向,人性之初的意识是解决了利己的所有倾向才会向身边放射爱心,孩子会向自己喜爱的父母、兄弟、还有那些猫猫狗狗释放爱心。孟子提倡的天性保持和修养我还是赞同的。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所说率性而为就是中庸之道吗?不是!他还有一个修养的过程。

  我们再看中庸后面这句;“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谦谦君子的率性而为和小人的率性而为会有天壤之别的差距,简直就是反向而行的,因为谦谦君子在人格修养的过程中,养成以大家舒适的方式自然表现的行为举止,最终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而舒适,而小人没有修养,毫无忌惮的的妄为是他们的率真之性,往往也只是他一个人畅快了,大家都觉得不痛快甚至痛恨,最终他自己也会收获不痛快的回报。

  为什么中庸会讲到率性之为道呢?因为人性自私的原因,有时候人们会利用表面的谦和,做阴奉阳违的伪君子之道,利用中正之道干一些大伙都不痛快的阴谋,着实令人头痛。当然这样的假面也不能长久,最终会在人家的醒悟中一败涂地。

  毛喻源在《疾病与哲学》中说:“哲学是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关于我们如何生存的思想。它不仅是关于如何思索的学问,更是关于如何生活的学问。”

  人类是进化最成功的物种,不管你再怎么进化出保护自己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比不过大脑的进化。既然我们进化出了自我保护的超强大脑,就利用他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当然不是那种抓住芝麻扔掉西瓜,为蝇头小利毁掉巨大利益的愚蠢保护)。

  追求舒适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共同利益所驱就没有排斥的存在,舒服要是建立在对大多数人的伤害上,那这种舒服也可能是要了命的死穴。

  “人首先要深入到物质世界的对立性中,深入到躯体、疾病、罪孽和过失之中,以便在最深的绝望中找到认识之光,寻求解放之路”。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中这句话我见过南怀瑾先生批判宋儒的解释很有意思;“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

  如果你把道德搞成唱高调的不实际理论,那除了说一套做一套就真的没什么用了。

  “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不建立在人道上的东西如何取,只能被醒悟过来的新潮思想打倒。

  当然我们有证据孔子他绝对不是个唱高调的虚伪圣贤;“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足以证明;“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的意思。“(南怀瑾《论语别裁》)。

  说了这么些话,当然不是给你们装腔作势胡乱侃,我只告诉你做个圣人提倡的谦谦君子绝对是利己的行为。

  首先坦荡荡的人,自然会多助少疾病;一个胸怀坦荡的人首先不会有太多的敌人,所以有困难的时候愿意帮助的人就多,至少落井下石的人不会多。如果你说,那些变态的人就喜欢看别人的笑话,或者以肆虐别人为娱乐,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如果一个群体到了这种人占多数的时候,那已经是社会的变态行为了,这样的群体自然会疾病肆虐灾难不断的,这不是迷信。这样的群体必然人人自危,心情无不紧张压抑,因为压抑中生存的人,身体和心理走向病态是必然的。

  其次坦荡的人表面看是利他的实在人,其实这种人有绝对利己的种种因果福报;当然不是三世因果,三世太久我们只看今生。

  如果你把一切不放心上,自然身心永远是放松愉悦的。

  毛俞源在《疾病的哲学》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避免内在世界、私人空间的巨大损失,至少能过上一种身体不病、心灵不那么变态的生活?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身体没病,心情愉快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也许你还会说:“我还要金钱与名利,这样我才能快乐!”其实上进心是很可贵的,正常的上进,量力而为的上进,是值得佩服的,但千万不要倒在上进的路上;“壮志未酬身先死。”多么悲凉!

  我们老祖先说:“知足常乐!”就是让你量力而为,不要倒在奋斗的路上,或者载在投机取巧的欲望里,那样的人生就不好看了。

  如果你想名垂青史不是不可能的,但这只是个可能,芸芸众生若牛毛、若草芥一样繁多,名垂青史的有几个?这只是一个比喻,就是说成功的机缘有太多,奋斗了就没遗憾,这就够了!

  快手是个好东西,一下子将媒体多元化、量化了,也完全展示了社会底层文化,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我们这些社会底层人骨子里爱慕虚荣的秉性,和找不到北的迷茫!

  有很多视频都假设那些混的有些起色的青铜,对并不显眼的底层员工各种刁难侮辱,到头来这个表面窝囊的员工却是早已奋斗成功的王者,结局总有一种江湖快意恩仇的爽快感。其实这说白了也就是给穷屌丝的一个意淫机会,梦里爽快完了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这种无聊的地下终极王者,看视频的人就算曾经真受过这样的凌辱,也更不可能把自己突然变成王者快意恩仇,一切只是个幻想,让自己意淫一下而已。

  每个人都想当王者,理想当王者这种上进心是可嘉的,但社会的定律是千百个奋斗者只能产生一个王者,剩下更多人是天生的屌丝,其实屌丝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利益受到侵害;自尊受到凌辱后,懦弱的承受着,然后幻想自己有一天成功后威风八面的意淫,或者各种手段非要成功,这样有可能将自己奋斗到监狱,有可能劳累到英年早逝。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学会维护正当的尊严;正常的途径保证自己的权益,只有正常的社会常态下才会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从而减少我们因为爱慕虚荣而带来的负面压力,导致更多的成功者,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一副王老五的病态气质,压力与他终身相随的结果。

  因为你再努力也不会是终极王者,一样还是粗壮了一点的孙子而已,所以只有正确的观念才是步入满足与轻松快乐的途径。

  学会轻松的活着,应该是我们毕生最正确的追求!

1425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